天天看點

當初日本并非“無條件投降”,提了一個無恥條件,不答應死戰到底

二戰時期,日本的主戰場在中國,其實早在1931年日本就發動了侵華戰争。給我們造成了許多的災難。日本作為法西斯國家之一,發動戰争和進行戰争的手段極其殘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失去生命。不單是在中國的戰場上,後來日本還發動了太平洋戰争,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交戰,但也正是這場戰争将日本拖進了深淵。

當初日本并非“無條件投降”,提了一個無恥條件,不答應死戰到底

在戰争後期,美國為了盡早的使日本投降釋出了《波坦茨公告》,而日本根本不聽勸,頑死抵抗,還制定了“玉碎計劃”應對這份公告,美國在多次警告無果之後向日本扔了兩枚原子彈。随着兩朵蘑菇雲升起,幾十萬人再也不到陽光。為此日本不得不宣布“無條件投降”。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并非“無條件投降”,他們當時提出了一個很無恥的條件。

當初日本并非“無條件投降”,提了一個無恥條件,不答應死戰到底

日本的無恥條件是保留天皇,不允許在戰後對天皇進行審判。受長期封建思想和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日本天皇在日本群眾心中,就是他們的信仰,是如“神”一般的存在。他享有日本最高的權利,所有人要絕對服從于他,再加上曆史的因素,天皇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當初日本并非“無條件投降”,提了一個無恥條件,不答應死戰到底

日本的王朝名為菊花王朝,是從第一代神武天皇建立至今就沒有再被推翻過的王朝,存在了幾千年。因為根深蒂固的思想,哪怕哪一代的天皇再不務正業,再沒用,也不會有人敢去推翻他。而不允許對天皇的審判是因為,日本的天皇在二戰之前一直認為是“神”的後裔,沒有人可以審判他。

當初日本并非“無條件投降”,提了一個無恥條件,不答應死戰到底

當時澳洲卻極力主張審判天皇,因為有了分歧,日本向美國提出了這個條件,如果不答應的話,日本就打算實行“玉碎”計劃,死戰到底。而美國為了後續更好的掌控日本,獲得更多的利益,便同意了這個條件,而代價是極具榮耀位置的首席法官交給了澳洲人來當。

當初日本并非“無條件投降”,提了一個無恥條件,不答應死戰到底

随後美國公開回應道:從日本釋出投降時刻起,不管是日本天皇還是日本政府,所有的一切必須聽從盟軍最高統帥的安排。而當時登陸日本,掌管這一切的最高将領就是美國将軍麥克阿瑟。這樣的舉動和話語變相的承認了日本的天皇制度,期間還為了日本天皇的開脫尋找了許多的證據。無恥的天皇,甚至一度聲稱發動戰争時,他是不同意的。這巨大的謊言估計連他自己都不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