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枝清瘦竹”的告誡

v

孫秉偉

“一枝清瘦竹”的告誡

冬初去了一趟鸢都濰坊。

濰坊古稱濰縣,這曾是鄭闆橋任過知縣的地方。鄭闆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揚州八怪”之一。當年他任山東濰縣知縣時,曾作過一幅畫《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畫中題畫詩雲:“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可窺出其體恤民間疾苦,施惠政于民的風範。他是以深受鄉民愛戴。

1753年,鄭闆橋六十一歲,遭貶去官。“去濰之時,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畫像以祀,并自發于濰城海島寺為鄭闆橋建立了生祠”。據說,當時送行的百姓懇請鄭知縣為百姓留話。鄭闆橋看着鄉民扶老攜幼,說道“誠望諸位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來對待自己的老人”。衆人聞此言面面相噓,突然悟出其中道理,皆點頭稱是。鄭闆橋對鄉民的這句“告誡”,雖未見于縣志正史,但其真正的生命力在于已在民間流傳了200多年,當地百姓至今還在津津樂道。

一部悠悠青史,“敬老愛幼”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流傳了不知有多少動人的故事,譜寫了民族文化中不朽的篇章。孝敬自己的父母、撫養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人間正道。一般來說,敬老和愛幼二者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敬老者必是心地善良仁義之士,有道是“養兒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撫養下一代的經曆,點點滴滴、絲絲縷縷都會強烈地體會、感受到父母拉扯自己長大成人的無比艱辛。因而在育兒的同時,能加倍地孝敬侍奉雙親。可“人心裡都有一杆秤”,世上人們的“愛幼”與“敬老”相比,其用心之細膩、方式之周到、承受力之大,前者遠遠勝過後者。以至于有些母親感慨地對孩子說,“我對你的好,将來你成了人能還給我一半,我就燒了高香了”。更不用說,還有為數不少的人,他們把舐犢之情演繹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愛幼”到了溺愛的程度,“敬老”卻到了蒼白的境況。更有極甚者,竟然不孝、虐待老人。這也許就是鄭闆橋臨别贈語的“有所指”吧。

孔孟之道使中華民族推崇的“敬老愛幼”已遠遠超出了單純親情的範疇。孔子對大同世界的了解:使老人能夠安享晚年,使中年人能夠實作其價值,青年人以及小孩子有自己的特長,使喪偶者、孤苦無依者、殘障人士以及生病的人的生活都有保障。(“……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會時說: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幾千年來,盡管戰亂不止、朝代更替,可曆代社會賢達、志士賢人、善良百姓追求這一理想社會和大同世界的信念從未泯滅。此風源遠流長,作為整個民族的寶貴共識和傳統的博愛思想“薪火相傳”。

而今“換了人間”。今天的中國豔陽普照。社會主義公德心建設為孔孟之道賦予了新的時代内容,神州大地春花璀璨,“敬老愛幼”早已成為社會風氣。不計其數的“好兒女”、“好媳婦”、“賢内助”、“好女婿”、“好鄰裡”為和諧社會的“大主題曲”增添着美好的音符。那些“感動中國”“感動..”的先進人物,用他們對祖國對人民對事業對父母的“大孝”行為和動人事迹,書寫着前無古人的輝煌。在實作中國夢的偉大程序中,我們黨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寫在自己的大旗上,各級黨和政府大力發展保障民生,在扶貧、就業、養老、教育、醫療諸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曆代政府、官吏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近兩年來的全民抗疫,講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國故事”,令世人矚目。盡管在關系國計民生諸方面還不盡完善,甚至欠賬太多,個别的還積怨甚重。但生活在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天下百姓心裡是亮堂的、踏實的。他們用陽光的的心态,活在當下,向往未來。

那位“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的鄭知縣,九泉之下有知,理應笑慰!

壹點号浮山書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