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功夫拍案

2024-05-24 11:24釋出于廣東汽車領域創作者

理想汽車股價的“跌跌不休”仍在繼續。

5月22日,理想汽車的股價已經跌到了20.77美元,總市值也來到了220.37億美元,相比高峰時期的股價已經跌掉了一半還多。

最離譜的是,理想還在5月21日公布了周銷量排行榜,超過問界奪得了2024年第20周的銷冠。與銷量大火和股價暴跌并行的,還有理想多部門開始裁員的消息,總“優化”人員超過5600人。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銷量大火、股價暴跌,再加上裁員,這似乎是汽車行業的“不可能三角”。為何會在理想汽車身上發生呢?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看似銷量紅火,實則圖窮匕見?

單從銷量來看,理想确實表現不錯,五月的第三周賣出了近8000輛新車,依舊維持着單月4萬左右的規模,在新勢力中名列前茅。

但仔細分析一下就知道,理想汽車的這個成績其實水分相當大。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2023年,理想賣出了37.6萬台新車,甚至達成了月銷量突破5萬的成績,可謂勢頭正猛。理想也順勢定出了2024年要狂銷80萬輛的目标,并開始以這個目标為前提招人、拓展管道。

但人算不如天算,理想寄予厚望的旗艦MPV MEGA完全不被市場所接受。3月份好歹還堆出了3229輛的成績,4月份就隻剩下671輛了,接下來的5月,大機率還要再跌一輪,後續就直接慢慢停産了。

這樣的事情并不奇怪,燃油車時代也有過這種“出師不利”的車型。比較典型的就是大衆的輝騰,當時也是熱度極高,但最終銷量寥寥。但輝騰這樣的車本就是用來提升品牌形象的,MEGA可是背了理想銷量的KPI,之前打算讓它貢獻一年10萬左右的銷量,如今直接跌成路人,對于理想的打擊極大。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在這種情況下,理想隻能圖窮匕見,把希望寄托在了理想L6身上。這款入門級的車型也确實争氣,才上市一個月就實作了第1萬台量産車正式下線,并打算在6月份把産能提升到2萬台。

問題是理想L6出來,其實更多是搶的理想L7的市場。畢竟兩者外觀、尺寸、配置都差不多,指導價卻相差了7萬,很多L7的目标使用者都轉投了L6。理想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從21款理想ONE對20款理想ONE,再到換成L系列,再到L9、L8、L7、L6按順序推出,理想一直都在靠“背刺”維持着熱度。

代價是車價越來越便宜,當旗艦車型MEGA徹底失敗後,理想能打的牌已經不多了。畢竟再出個L5,可就與比亞迪狹路相逢了,大機率還有小米接下來出的SUV,理想很難破局。

這也是理想股價暴跌的原因,整個産品定義已經圖窮匕見。

(2)純電失利,影響深遠?

MEGA失利更大的影響,可能還在技術路線層面,宣告理想走不通純電路線。本來在理想的定義中,MEGA一旦取得成功,後續就要推出理想M7/M8/M9等幾款純電SUV,拓展出新的賽道。現如今這種狀況,理想的純電技術路線再次推遲了。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理想的成功,與走增程路線是密切相關的。當年理想ONE橫空出世,确實對于中大型SUV市場沖擊非常大。畢竟以往30萬價位隻有合資燃油車可選,如今理想的冰箱、彩電、大沙發來了,吸引了不少使用者。

但如今增程路線早已人滿為患,先不說問界的後來居上對于理想的巨大沖擊,哪吒、零跑、深藍這些後起的新勢力都走上了增程賽道。理想一直穩健還好,畢竟有先發的優勢。一旦再次出現MEGA這樣的定位失誤在自己的增程産品上,很可能是萬劫不複。

再就是利潤問題,更強的競争意味着更小的利潤。理想第一季度淨利潤為5.91億元,同比下滑了36.7%,環比下滑近90%。可以說就紅火了半年的時間,就接近清零了。原因也很簡單,理想為了維持銷量一直在拼命降價,利潤自然就低了。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相比之下,純電賽道的利潤還是要更高一些,但如今這條路已經被堵死了。理想也是在賭,通過不斷下探并且降價的方式維持高銷量,等其他新勢力撐不住。一旦這個目标不能實作,那理想可能自己就提前崩潰了。

這也是理想雖然看上去銷量不錯,卻要大裁員的關鍵。因為被限制在了增程SUV這個範疇,理想能做的研發工作已經非常少,那養那麼多研發人員做什麼呢?還不如提前調整好過冬。

但資本從來都不傻,這樣的表面繁榮自然是瞞不過去的,這也是理想實作“不可能三角”的關鍵。

(2)護城河太淺是關鍵?

很多人不了解,理想的銷量不是一直很高嗎?而且哪怕是下探,車價也比絕大多數車企要高,怎麼就突然不行了呢?其中涉及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護城河。說白了賺錢不是問題,靠什麼賺錢才是關鍵。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前陣子理想的電池問題引發了很大的争議,其中關鍵性的點,就是欣旺達和甯德時代電池的混用。最後理想不得不降價息事甯人,否則當時理想就很難過這個輿論的檻。但結果是理想新申報的車型,選擇了全系用欣旺達的電池,選擇了跟消費者對着幹,理由就是成本吃不住。

欣旺達雖然比甯德時代便宜,但也一樣是要賺錢的,這也意味着理想後續可能還要尋求價格更低的供應商。沒有研發實力,也就意味着很難有議價能力。

而自研能力強的車企,就不會有這個問題。最典型的就是比亞迪,秦PLUS一款10萬級的車,能夠從11萬降到998,再降到798,靠的就是全産業鍊的優勢。比亞迪可以把電池的利潤拿出來,電機也一樣賺錢,晶片還能賺錢,護城河确實比理想深多了。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說白了,理想能做的事,其他車企也能做。比亞迪們可以通過對核心零部件的優化來降低成本,理想就隻能換供應商了。從一線換到二線,從二線換到三線,但代價是口碑可能是一路下坡。如今這個表現還不明顯,但未來就不好說了。

(4)功夫拍案

不得不說理想是一家聰明的企業,包括看到風向不對就裁員,看到MEGA勢頭不好就立馬調整路線。這種靈活機動的方式确實避免了理想跳入大坑,不然按部就班下半年推出幾款純電SUV打水漂,理想可能直接就垮了。

但造車并非靠小聰明就可以的,最終比的還是核心的競争力。比亞迪的全産業鍊,華為的智駕,都是理想繞不過去的坎。還有已經回過神來的奇瑞、吉利、長城這些,留給理想的喘息之機還有多久呢?

檢視原圖 57K

  •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 銷冠+裁員+股價暴跌,理想汽車重陷新危機,L6或成最後巅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