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元 趙孟頫 自畫像

文人與竹,向來有不解之緣。竹有非同一般的氣質,甯折不彎,傲立風霜。一叢竹,婀娜多姿,清麗映日,也似風雨麗人、江南才女。竹有非同一般的用處,削竹作簡,韋編成書;還可以做成笙箫琴笛,絲竹之樂給文人帶來寫作靈感。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宋代-夏圭 梧竹溪堂圖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愛竹成癖,每到一個地方,即使是暫時的居所,都會叫人在宅旁種下青青翠竹,有人問他:“暫住何須爾?”他則指着剛種下的竹子回答:“何可一日無此君?”後來王徽之是以被稱為“竹君”。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吳昌碩 竹林七賢圖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出了名的文人墨客,他們七人,或主張老莊之學,或融老莊以儒術,或主張與自然合一,但無論觀點如何,他們都是生活上不拘禮法之士。七人常常聚集在當時的山陽縣一片竹林之下對酒當歌、促膝長談,因而得名“竹林七賢”。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張大千 東坡居士像

蘇東坡在炎炎夏日,“暫借藤床和瓦枕,莫教辜負竹風涼”。蘇東坡詩曰:“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而其詩作“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更是流傳千古。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清 鄭闆橋 風竹石圖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闆橋,一生酷愛畫竹、寫竹,竹在這位“難得糊塗”的畫家心中可謂“一枝一葉總關情”。他畫的竹子,神秀、挺拔、飄逸,别具一格。鄭闆橋在自己兩間寒房的南面種滿了許多竹子,沒事時就凝視着那些竹子,細心觀察,漸漸這些竹子從入眼到入心,他提筆一揮,青竹躍然紙上:“一節複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唐寅 修竹茅亭圖

蒲松齡亦愛竹如命,他植竹于院内,朝夕與之相伴。他在《鬥室》詩中吟道:“短榻信抽引睡書,日上南窗竹影碧。”他的窗下,白日翠竹搖曳,晚上月洩清輝,窗上還印着斑駁婆娑的竹影。這讓蒲松齡頗感惬意。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明代 仇英 梧竹書堂圖

中國人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幾千年來與竹朝夕相處,風雨滄桑,自然養成了竹的文化精神。而竹的挺拔灑脫、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寄托着中國文人的人格追求。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明代-錢榖 竹亭對棋圖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明代 司馬光歸隐圖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金城 竹蔭靜讀

劉旦宅 竹林七賢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吳昌碩 山林幽聚圖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張大千 尋梅圖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張大千 蕉蔭避暑圖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傅抱石 竹蔭仕女圖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胡若佛 翠袖未須依修竹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溥心畬 竹石仕女圖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徐燕孫 秋思圖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張大千 仕女圖

文人與竹,不解之緣

張大千 白衣觀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