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邊詩境入畫來——王明明古人詩意圖賞析

支英琦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詩書畫本為一體。墨寫古人詩意,圖說文人情懷,是曆代畫家樂此不疲的雅事。詩情畫意的場景是悅目怡情的:高士踞坐在松下聽泉,有鳥群飛翔在雨霧缥缈處,蜿蜒的山徑走來攜琴的舊友;或者,是一葉小舟蕩于絕壁下,留白的地方不着一痕,山水雲氣裡已經是濤聲如震……詩中有畫,是以高山水流,曲徑通幽;畫中有詩,是以微花低吟,竹葉有鋒。詩情畫意的筆墨交融,給中國人一方彼攝相因的精神桃源,人與萬物自然生息,天下靈性往來加持。

這樣的畫面看得久了,不知不覺就走回了古時的文人情态,明知做不成畫中漁樵,也癡情于那種行走山林的潇灑通脫,心甘情願在詩畫中安妥心靈。同時,這樣的畫面看得多了,内心深處也會生出許多怅惘:同樣的詞意,同樣的筆墨,經過曆代畫家的皴擦渲染,漸漸地成了一種程式化的構圖。特别是今人畫的古人詩意圖,筆墨還在,圖形仿佛,但缺少了文化的神會與精神的體貼,也就缺少了情感的蘊涵和人格的風标。就好像在嘈雜的商場裡聽到一首古琴曲,音韻仿佛,情态不複,心中終是惘然。

惘然終歸惘然,無奈内心裡終是不甘,期待着還能看到讓人心旌搖動的詩韻丹青,能谛聽詩畫中幾不可聞的妙音天籁,灑落如光風霁月,依然可入我眼我心。

無邊詩境入畫來——王明明古人詩意圖賞析

也許是天随人願吧,庚子深秋,與王明明先生等一衆好友偕遊閩浙,每日流連山海之間,看溪澗水流,鳥飛花落,傾聽歲月深處風聲入林,恍惚間,已然循着溪山往迹,走回了唐宋的詩詞勝境。那天午時,我們漫步在雁蕩山徑,秋色澄澈,鳥去林寂,明明先生拿出随身攜帶的IPAID,給我看他剛剛完成的100開古人詩意圖冊。一幅幅圖畫次第展開,即使是隔着電子螢幕,那久違的文人氣息也已随着墨色淋漓于眼前。靜穆的空谷中,小龍湫滴滴答答的流瀑宛若誰在吟誦: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多麼美好的畫面:春天的山谷寂靜無聲,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着花瓣。月光像瀑布一樣,從四面八方瀉落下來,月色與水光一起升騰,竟然驚動了栖息的小鳥。山澗中鳴響的是鳥鳴?是水聲?還是西人德彪西的《月光曲》?朦胧的月夜裡,依然可見堅韌的荊蔓,在亂石間無拘無束地叢生瘋長,喻示着生命的勢力。

——這是王明明的《鳥鳴澗》。他以大寫技法營造出瀑布形态的千變萬幻,再把飛鳥、山澗、藤蔓和諧地納入觀者的視野 ,物象豐富而不蕪雜,筆墨緻密而又靈秀,給人一種沉靜悠遠、清寂恬淡的精神享受。在這裡,他不是簡單地以水墨摹寫王維詩意,而是以水墨作為語言,在情感的深處和文化的高處,同王維進行的時空對話,是古今文人的精神抵牾與融通。在他的筆下,詩與畫是一個香世界裡的兩莖幽蘭,含道飛舞,彼此相應,在寂靜的山谷裡超然逸出。

在當代畫家王明明的情感深處,是和唐代詩人王維靈犀相投的。

在中國文化史上,王維最重要的成就是開創了詩情畫意的境界,詩與畫在意境上的交融,形成了氣韻生動的美感。從王維開始,詩的情懷進入了繪畫,逐漸成了重要的審美标準之一。而在王明明這裡,他把詩意融入畫境,詩的蘊藉簡遠,洇化為畫的含蓄豐富,形成了清曠遼遠的意境之美。在他畫王維的另一首詩意《竹裡館》中,月下操琴的高士與竹簧扶疏的場景水乳交融,積塵的心緒,似乎早已被皎潔的月色洗得清涼透亮------這樣的畫面情境,和王維的詩意美學是一緻的:淡遠、和諧、深厚,似山野天籁,又不乏人間煙火,有形之象的背後,是意味無限的世界。

本來,王明明就是一位傳統文化觀念極強的畫家,他執意在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探索現代國畫藝術發展的脈向。這些年來,他把目光略過旗幟招搖的當下向古代回望,在文人先賢的生活場景裡,找到了水墨精神的栖園。在他的100開古人詩意圖中,這種懷古的情思,更是變成了溯古追今的文化對話:李白的浪漫高韬,杜甫的感懷濟世,蘇轼的灑脫豪邁,陶潛的隐逸閑适,成為他筆墨裡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那些形象,更像是一個個具體可感的老朋友,仿佛拍拍手,就能栩栩眼前: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于是,才飲下杜工部新焙的熱酒,王明明又酩酊大醉于李白的《将進酒》:

你看:滔滔黃河水,從天上銀河瀉落而來,畫面上滿是歲月翻滾的波痕。岸邊巨石上,李白站成了一尊雕塑,他舉杯向青天的姿态,從唐朝至今,陶醉了千年時光------在這幅畫上,黃河水占了上方四分之三的篇幅。畫家将李白安置在濁浪排空的空間環境裡,以簡勁的線條和有力的皴擦,烘染出詩人浪漫高韬的精神空間,那種“會當一飲三百杯”放浪不羁的意象撲面而來------

許多年前,我曾經在黃河壺口瀑布久久伫立,任憑飛濺的水霧涼涼地吹濕身體。我感受着歲月的風聲、大河的呼吸、那些幽寂至深處的生命天籁,讓我淚流不止。在王明明的《将進酒》詩意圖裡,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黃河的撫摸,體會到沖擊心壁的浪飛濤渲——這是那些矯揉造作的圖式化制作所無法帶給我的真實的内心感受。

無邊詩境入畫來——王明明古人詩意圖賞析

法國作家雅克·馬利坦曾說過:“詩是所有藝術的神秘生命。”詩歌可以激發藝術家的靈感,一幅好的詩意圖創作,會把詩人、畫家和觀者的情緒調動起來,産生審美的同頻共振,詩即是畫,畫即是詩,人在畫中,畫在韻裡。這是一種妙不可言的審美享受。

王明明先生無疑深谙此道,在他的古詩意作品中,時刻洋溢着深厚蘊藉的文化關懷與浪漫超逸的詩意精神。他充分認識到“詩意”對中國畫創作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注重“引詩入畫”,對曆代詩人名作精讀細研,其間,加入了他對曆史、社會、人生、自然的感悟和體會,融入了即時的自我精神情感。在創作中,王明明樂于通過獨出己意的構圖深化詩歌的意境,并通過畫意強化詩境。 這樣一來,他的繪畫在立意、造境上局呈現出濃得化不開的詩意氛圍和哲思境界。

優美的詩詞審美意境、浪漫的抒情基調和強烈的主觀表現色彩,構成了王明明繪畫獨有的特質。他的這種“詩畫”特質,是通過精嚴的創作呈現的。

無邊詩境入畫來——王明明古人詩意圖賞析

與一般意義上的文人畫不同,王明明很少“逸筆草草”。 他的作品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在于通過精嚴的筆墨所表現出的深厚精神内涵。比如在賈島的《尋隐者不遇》中,松樹是畫幅的主角,他用濃墨重寫出遒曲攀延的古松,以細筆略寫出松樹下童叟兩人,老者颔首詢問的姿态與稚童認真回答的形貌相映成趣。而順着童子手指的方向,用淡漠暈染出深深的雲霧,那裡,是一個虛靜廓落的世界------這幅作品,造型嚴謹而不失空靈,法在其中又不失于度。可以說,王明明的每幅作品,都是妙設巧造的結晶, 他用筆随意,墨氣沉穩,筆簡神完,線條有力而飛揚不張。他追求含蓄而豐富的畫面韻味,意境清曠蒼秀,含蓄悠遠。

在創作中,王明明特别注意人物與景物的情緒貫通,以景物烘染人物的内心情感,同時,以人物的情态“傳染”給自然,賦予景物以生氣。在他的古人詩意作品中,人物無論大小,都是作品的中心。是以,他特别注意把握人物的内在情感,把生動傳神的形象放置在自然環境裡,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中國繪畫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赤壁懷古》中,一截森嚴的石壁屹立在畫幅的右側,任憑滔滔東逝的江水不斷沖擊。一條小船從迷蒙的遠處劃來,船上人意态從容,遙望遠方,若有所思-----浩渺的江天、靜默的石壁、移動的船和吟詠的人,構成了一個和諧的世界。而畫中的蘇東坡,面容清和舒暢,神色堅毅,表現出樂觀、豪邁的人生态度和豐富深厚的内心世界。在這幅畫裡,我還似乎看到了畫家王明明寄寓的隐逸之思與超邁之情——你看,雲霧遠處的繁華、富麗、誘惑,蘇東坡都棄絕了,他選擇的是擺脫滞礙,沒有限制的自在優遊。人生沉浮,世事莫測,我自乘一葉扁舟,任風吹,随浪搖,吟風嘯月,随意西東。性靈的自由,意志的恒定,精神的充盈,在這裡都俱全了,仰天一嘯,就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多麼暢懷的情境,藝術家王明明真的是醉了,他沉醉于唐詩宋詞的阆苑,和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們,或竹林清談、或漁隐汀州,或撫松望月,或對酒當歌。在這樣的太虛境中,人生的一切浮華都開始退隐,心靈進入廓落通透的大甯靜。

然而,神遊于古人詩意中的王明明,和他的跨越時空的好友們一樣,内心深處其實是孤獨的,他們也想家了。

無邊詩境入畫來——王明明古人詩意圖賞析

在中國的優秀古詩詞中,懷鄉,是永恒的主題。人生就是一段旅程,仕進和歸隐,一直是文人士大夫們殊途同歸的理想選擇,而故鄉,就是他們安妥身心的歸園。故鄉,是遠行者窖藏的老酒,一旦喝下去,吟出的就是劍氣和月光。

王明明的故鄉是山東蓬萊,那是一個仙氣缭繞的地方,但他并沒有在那裡生活過。蓬萊,是他籍貫中的故鄉。在他圖寫古人詩意的作品中,我們清晰地看到,他一直在苦苦尋找着心中的故鄉——他畫陶淵明的《歸田園居》,良田美宅,隐約雨霧中;他畫王安石的《菩薩蠻·數家茅屋閑臨水》,幾間茅屋臨水而駐,“何物最關情?黃鹂一兩聲”;他畫韋應物的《滁州西澗》,一葉小舟,飄搖于畫幅的右上角,那幽草叢生的野渡不就是他的出發地?

無邊詩境入畫來——王明明古人詩意圖賞析

對于藝術家王明明來說,故鄉,不是一個明确的地理概念,而是一個精神故園,他的故鄉是“明月何時照我還”的瓜州,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赤壁,是“洞在清溪何處邊”的桃花溪……他畫“明月松間照”的松,畫出一派淩然迎迓月光,那是故園人格高标的象征;他畫“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竹,清正有節,飒飒有姿,那是故園潇灑高逸的象征;他畫“一覽衆山小”的泰山,層疊的岩石如骨骼強健,那是他仰之彌高的偉丈夫。

沉醉于古人詩意中的當代藝術家王明明,有着異于常人的文化清醒。他透過詩化的場景,為我們展示了一種傳統古典文化的存在,呈現了一個天人合一、可以安妥靈魂的文化故園。有了這個故鄉,不管你身在何處,都是神怡氣定的。而這,或許就是王明明古人詩意圖系列作品真正意義所在。

在一個喧嚣浮躁的季節裡,看王明明的畫,感覺好比走進自然的山野,秋水澄澈,朗月清風,一條幽寂的小路,通向鳥群歸栖的樹林。林盡水源處,天光如水,桃花燦爛。那是我們世代耕作的物質家園,也是精神的詩意歸宿。

歸去來兮,田園将蕪,胡不歸?

無邊詩境入畫來——王明明古人詩意圖賞析

作者與王明明先生(右)于泰山

壹點号支言畫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