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枝清瘦竹”的告诫

v

孙秉伟

“一枝清瘦竹”的告诫

冬初去了一趟鸢都潍坊。

潍坊古称潍县,这曾是郑板桥任过知县的地方。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当年他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可窥出其体恤民间疾苦,施惠政于民的风范。他因此深受乡民爱戴。

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遭贬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据说,当时送行的百姓恳请郑知县为百姓留话。郑板桥看着乡民扶老携幼,说道“诚望诸位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自己的老人”。众人闻此言面面相嘘,突然悟出其中道理,皆点头称是。郑板桥对乡民的这句“告诫”,虽未见于县志正史,但其真正的生命力在于已在民间流传了200多年,当地百姓至今还在津津乐道。

一部悠悠青史,“敬老爱幼”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流传了不知有多少动人的故事,谱写了民族文化中不朽的篇章。孝敬自己的父母、抚养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人间正道。一般来说,敬老和爱幼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敬老者必是心地善良仁义之士,有道是“养儿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抚养下一代的经历,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会强烈地体会、感受到父母拉扯自己长大成人的无比艰辛。因而在育儿的同时,能加倍地孝敬侍奉双亲。可“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世上人们的“爱幼”与“敬老”相比,其用心之细腻、方式之周到、承受力之大,前者远远胜过后者。以至于有些母亲感慨地对孩子说,“我对你的好,将来你成了人能还给我一半,我就烧了高香了”。更不用说,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他们把舐犊之情演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爱幼”到了溺爱的程度,“敬老”却到了苍白的境况。更有极甚者,竟然不孝、虐待老人。这也许就是郑板桥临别赠语的“有所指”吧。

孔孟之道使中华民族推崇的“敬老爱幼”已远远超出了单纯亲情的范畴。孔子对大同世界的理解:使老人能够安享晚年,使中年人能够实现其价值,青年人以及小孩子有自己的特长,使丧偶者、孤苦无依者、残疾人以及生病的人的生活都有保障。(“……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忘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忘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几千年来,尽管战乱不止、朝代更替,可历代社会贤达、志士贤人、善良百姓追求这一理想社会和大同世界的信念从未泯灭。此风源远流长,作为整个民族的宝贵共识和传统的博爱思想“薪火相传”。

而今“换了人间”。今天的中国艳阳普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孔孟之道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神州大地春花璀璨,“敬老爱幼”早已成为社会风气。不计其数的“好儿女”、“好媳妇”、“贤内助”、“好女婿”、“好邻里”为和谐社会的“大主题曲”增添着美好的音符。那些“感动中国”“感动..”的先进人物,用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父母的“大孝”行为和动人事迹,书写着前无古人的辉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党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写在自己的大旗上,各级党和政府大力发展保障民生,在扶贫、就业、养老、教育、医疗诸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历代政府、官吏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近两年来的全民抗疫,讲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故事”,令世人瞩目。尽管在关系国计民生诸方面还不尽完善,甚至欠账太多,个别的还积怨甚重。但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天下百姓心里是亮堂的、踏实的。他们用阳光的的心态,活在当下,向往未来。

那位“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的郑知县,九泉之下有知,理应笑慰!

壹点号浮山书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