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經典的美食來自傳承,最誘人的風味來自家鄉。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别人搶不走:一是吃進肚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裡的詩意。當各種食材帶着家鄉的雨露、習俗,佐以五味,走上你的餐桌,綻放在你的舌尖,就會在你的心裡種下美好的記憶。這份美好,将與你的人生結伴同行,成為一遍遍撫慰你的鄉情、鄉思和鄉愁。
洛甯扯面
走進洛甯的縣城,随處可見到扯面館。扯面,光看字面意思,就是用手扯出來的面,但是它和拉面、燴面都是不一樣的,首先表現在形狀上,都知道燴西拉出來的是特别寬的面片,拉面是特别細圓的,而扯面出來是比較方方正正的,長方體的那種。最早做扯面的是陝西人,尤其以寶雞的西府扯面最為出名,後來随着河南、陝西兩地人員往來和飲食文化的交流不斷加強,陝西的扯面傳到了洛甯。本來,羊牛肉是甯夏、内蒙的特産,扯面是陝西的特産,但是經過聰明的洛甯人改造更新,就成了洛甯的名吃。如今,經過一系列工藝創新的洛甯扯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鄭州、洛陽、三門峽等地的客人不遠百裡慕名而來,隻為了吃一碗香而不膩的洛甯扯面。

扯面是一種很傳統的面食,扯面的技術性很強,要做好扯面必須掌握正确要領,即和面要防止脫水,晃條必須均勻,出條要均勻圓滾,下鍋要撒開,防止蹲鍋疙瘩。和好饧好的面,放在案闆上,揉勻或搓成長條,扯成粗細均勻的面條,開水下鍋,牛肉湯特别關鍵,扯面味正不正,就看這鍋老湯。煮面的過程中,将碗底鋪上香菜蔥碎,放上調料,倒上這一勺老湯,然後,出鍋裝碗,撒上牛肉丁,一碗香噴噴的扯面就做好了。
洛甯扯面的肉更具特色。其他地方的都要切成片,一筷子就挑個精光,一碗沒有肉的扯面就像失去了靈魂。而洛甯扯面把肉切成小丁,散布一碗,幾乎每口都會不自覺地滑到嘴裡一點,口味得到了平衡,肉、面、湯融為一體,渾然天成,肉味發揮到了極緻,肉味誘着人喝湯,湯味因為肉而更加鮮活,生動,它們結合在一起,跳動着,往嘴裡跑。這時候,吃飯,真成了享受。
原材料:辣椒,醬油,醋,雞精,鮮蝦,百合,紅椒,香菇,蔥,油,精鹽,面粉。
第一步,面粉中加入少許精鹽和幾滴油,用涼水和成面團,揉勻,揪成大小相等的劑子,搓成長條,盤中抹一層油,放入搓好的條碼,放好後再刷一層油,用保鮮膜封好,放置10分鐘備用。
第二步,10分鐘後,用手把長條按扁,坐鍋待水開後,拿出面劑,手拿兩端,扯成薄而未斷的面片,入沸水鍋中煮熟撈出。
第三步,用香菇、紅椒、百合、鮮蝦炒成鹵汁澆拌在面上即可食用。也可用精鹽、雞精、醋、醬油、辣椒面,澆上燒熱的蔥油攪拌均勻食用。
内容來源:《舌尖上的洛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