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我想吃草莓”,孩子指着40元一斤的草莓,你會答應買嗎?

“媽媽,我想吃這個!”,隻見一個4歲多的小男孩,一手拉着媽媽,一手指着盆裡鮮豔的草莓。媽媽看了看草莓旁邊的價格,大黑字寫着“40元/斤”。

“媽媽,我想吃草莓”,孩子指着40元一斤的草莓,你會答應買嗎?

這時,男孩媽媽顯然有些猶豫,看了看孩子,又看了看草莓,轉身對店家說道:“草莓可以少點嗎?”

“這個價格少不了,這是剛從草莓基地摘回來的,很新鮮......”店家老闆認真地說道;

聽着店家老闆的話,媽媽蹲下身對男孩說道:“乖兒子,現在的草莓雖然大,都是激素催出來的,一點也不好吃,走,媽媽帶你去大蘋果”。

聽到媽媽這麼說,男孩半信半疑的點了點頭,不情願地跟着媽媽走到蘋果區,一路上還時不時的往草莓處望去。

“媽媽,我想吃草莓”,孩子指着40元一斤的草莓,你會答應買嗎?

最後,小男孩跟媽媽一起買了一袋蘋果,媽媽一邊誇孩子懂事,一邊拉着手回家了。文文爸看着他們離去的背影,内心久久不能平靜。媽媽這樣用“欺騙”的方式,拒絕給孩子買草莓,真的好嗎?

文文爸将這一幕發到育兒群,詢問如果是自家小孩,父母會怎樣應對?

群裡有很多媽媽都還是站在了男孩媽媽一邊,說道:“40元一斤的草莓真心不便宜,都夠全家人一天的生活開銷了,如果給孩子買了一次,以後天天都要吃怎麼辦”;

也有媽媽說道:“偶爾給孩子買一次嘗嘗鮮,孩子開心,還有利于健康,是可以的!”

還有媽媽擔心道:“給孩子破例買一次,以後就會提各種不合理的要求,堅決不能破例”;

看完群中媽媽們的發言,她們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直接答應孩子,怕寵壞了孩子,以後會“得寸進尺”;拒絕孩子吧,也怕傷害孩子。

但文文爸認為,對于孩子的需求,父母需要仔細斟酌,如果是合理的,還是值得被尊重與滿足的;但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就要正确地“說不”。

01、孩子的心願,值得被滿足

正如很多媽媽贊同男孩媽媽的做法,認為“自家經濟條件不夠好,無法滿足孩子吃草莓”的願望,進而就拒絕給孩子買。

“媽媽,我想吃草莓”,孩子指着40元一斤的草莓,你會答應買嗎?

但在文文爸看來,雖然在媽媽的引導下,男孩同意買蘋果,但内心對草莓的渴望并未消減,隻是以“聽、懂事”之名壓制起來了。如果父母長期無視孩子的願望,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内心的匮乏感就越嚴重。

小時候,文文爸的父母一直給自己灌輸“家裡窮”的觀念,導緻自己從小就很自卑、缺乏安全感,明明成績很好,總覺得跟同學有差距。

“媽媽,我想吃草莓”,孩子指着40元一斤的草莓,你會答應買嗎?

其實,孩子的某些心願,看似不合理,确實内心最想要的!如果常用成年人的理性思維去要求孩子,無論最後買與不買,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如果女兒提出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文文爸雖然覺得很貴,但應該會少買點,比如買20塊錢的,讓孩子嘗嘗鮮。

這樣花20塊錢,就達成了孩子吃草莓的心願,何樂而不為!

02、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正确說“不”

孩子的需求,父母無法達到時

女兒班上好幾個孩子都去了三亞玩,女兒回家後,也央求文文爸帶她去三亞玩。但家裡才買了車、房,短期内并沒有多餘的錢去三亞。

“媽媽,我想吃草莓”,孩子指着40元一斤的草莓,你會答應買嗎?

看着女兒渴望的眼神,文文爸并不忍心拒絕,于是對女兒說:“你看,我們家剛買了車、房,都貸款了,短期内沒有多餘的錢去三亞哦”。

女兒顯然有些失望,我笑着說:“我們可以将去三亞當成一個目标,隻要從現在開始存錢,總有一天可以去的。”

于是,我便拿出電腦、筆、本子,跟女兒計劃去三亞所需的花費,并制定了一個攢錢計劃。期間,女兒主動提出不去遊樂場玩了,将錢節約起來。

算完之後,女兒很開心,抱着我的脖子說道:“爸爸,再過一年,我們就可以去三亞了”。

孩子的需求,父母要适當滿足

随着物價的升高,不得不說,很多水果都比較貴,就如上文中小男孩想吃的草莓,40元一斤,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價格的确有些貴。

“媽媽,我想吃草莓”,孩子指着40元一斤的草莓,你會答應買嗎?

文文爸認為,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适當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同時也讓孩子付出一點“代價”,比如給孩子買了草莓,就不能買玩具了;或者将草莓當作孩子表現好的獎勵。

為滿足需求,孩子撒潑打滾時

無論是在超市還是在商場,文文爸見過不少撒潑打滾的孩子,究其原因,都是想要的玩具、零食......家長不同意買。

這時,家長怎麼處理好呢?李玫瑾教授曾公開提出了“四不要”的處理辦法,即不要罵他、不要打他、不要說他、不要走開;

當孩子撒潑打滾時,建議及時将孩子帶回家,然後不要走開、不要罵孩子、不要打孩子,也不要說教,就靜靜地陪着孩子,直到孩子哭完。

然後問孩子:“現在情緒平靜了嗎?能好好說話了嗎?”如果孩子同意好好說話,再來跟孩子講道理,告訴他為什麼不能撒潑打滾、媽媽為什麼不同意買。

但同時,李教授也建議媽媽們,可以按照“3:1”的頻次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即孩子提出3次需求,可以滿足一次。

互動話題:當孩子指着“40元一斤的草莓”說想吃時,你會買嗎?

聲明:圖檔來源網絡,與本文内容無關,侵權必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