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與父母“合作”的孩子
.

特邀專家:王炳元老師
大家好,今天小北邀請到了内蒙古醫科大學理學心理學教授,王炳元老師為我們講解,怎樣培養與父母“合作”的孩子?
說到孩子跟父母的合作,就是說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孩子比較聽話,需要做一些事情的時候,能夠跟父母積極的有效的去回應配合。很多家長其實都很不自覺的就會要求孩子去聽話,在很多人眼裡,這個孩子的好與壞就跟聽話與不聽話就完全結合在一起了。實際上把聽話跟叛逆對立起來,這本身是不合适的做法。
孩子不管是聽話還是不聽話,太聽話,還是太叛逆,其實都是不正常的,它是走的兩個極端,實際上我們這裡所說的聽話,不是說什麼都聽父母的,而是希望孩子跟父母之間能夠建立起比較良好的合作互動關系。
那麼怎麼樣培養能夠跟父母合作的孩子?
#01#
尊重
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特的個體,并不是控制的對象,那也就是我們要允許孩子在他探索的過程當中犯錯誤,因為孩子難免要犯錯誤的,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孩子認識到,然後加以矯正,這樣孩子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比較順利的與父母合作互動。
#02#
情感和行為
獨立
情感和行為的獨立,這一點是孩子長大和成熟的一個标志。那麼當他出現了獨立的需求和表現的時候,也就并不意味着說這個孩子是在跟你作對,是因為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你就得要尊重他。那麼孩子要求獨立,并不是不聽你的話,作為父母,我們要正确了解,正确的去應對。
#03#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選擇
也就說我們要鍛煉孩子自己去選擇的這樣的一個能力。不要一從小我們就要求孩子去實作大人沒有完成的心願,過早的給他安排各種各樣的奮鬥目标,這個做法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
#04#
相信孩子
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我們要經常對孩子說你能行,我相信你的能力,這個做法實際上就是要鼓勵孩子們去嘗試。當然在嘗試過程當中,我們要給孩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提出一些有效的指導,這樣孩子也會重視你的建議,那麼你們之間的這種合作關系就可以很好的建立起來。不要替孩子做太多決定,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他們自然會變得有主見。家長尊重孩子,給他提出一些選擇的項目,讓他自己來選擇,這就幫助孩子有自己的獨立,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
#05#
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
意見
讓孩子能夠跟父母去争論,這個争論不是說吵架,而是就一些問題,就一些事情來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們可以讓孩子來參與家庭或者學校裡的一些事情,讓他們自己來做決策,這樣的話就是對孩子價值的認可,就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這些事情可以自己做決定,那孩子就會覺得你去尊重他了,你尊重他,他當然也會尊重你,這樣的話他以後有事情就很願意跟父母去合作去商量。
#06#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起是非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這樣的話就可以在他的頭腦當中逐漸的建立起一套是非的标準,他自己就可以去判斷,而孩子按照這個标準就能夠認識到自己這個行為是不是正确,是以就能夠很好的去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