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2個月,資料驅動的汽車駛上新賽道

22個月,資料驅動的汽車駛上新賽道

2021年行将收官,今天夜裡,多輛造型前衛的智能汽車組成車隊,駛過上海熱門商圈,構成一道迎新的靓麗風景。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裡,誕生于上汽集團臨港智能工廠的智己L7,将在全國9個城市開展類似巡遊。

“這不是為了吸引眼球。”智己汽車CEO蔣峻介紹,此次巡遊,根本目的是為了給智能汽車預熱它的“資料引擎”。

傳統汽車工廠下線後,已是完全定型的産品,隻待傳遞到消費者手裡。但這次,新款汽車下線,卻像應用軟體一樣被命名為Beta版(測試體驗版)。

22個月,資料驅動的汽車駛上新賽道

在上汽集團臨港智能工廠,智己L7Beta版正式下線

這些新車已完全符合在公開道路上駕駛的法律法規要求,具有完備的安全性,傳遞給系統測試使用者後,将在真實環境下,開啟資料驅動智能汽車的優化過程。

傳統汽車開發周期約為36個月,國内造車新勢力開發一款新車平均也需2至3年。智己汽車從立項到首款車型下線,隻用了22個月。千方百計搶進度,一方面為了搶市場——不到兩年全國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翻了10倍;另一方面則為了搶時間——為下線後的巡遊測試留出更多的時間,适應智能汽車全新的開發模式。

智能汽車工程師介紹,兩個月裡的巡遊中,将通過9個城市的真實場景資料,精調使用者觸點和産品軟體系統的智能化性能;同時對産品的感覺系統、域控制器軟體、人機互動等進行最優标定。“真實場景下的資料回報,将用來優化更新後續傳遞車輛。這與傳統汽車開發、生産模式大相徑庭。”工程師表示。

22個月,資料驅動的汽車駛上新賽道

智己汽車外觀

一次獨特的“巡遊路試”,折射出汽車産業技術和産品變革又到了新的階段。傳統汽車作為單純的工業品,購買後便開始“折舊”;但如今的智能網聯汽車,正從工業品,加快轉變為“新型終端”。資料積累和驅動下,汽車的人工智能“大腦”将不斷釋放潛能,算法軟體不斷疊代更新,為消費者持續創造新的體驗和價值。

2020年,上汽集團、阿裡巴巴、張江高科三方斥資百億元,共同打造智己汽車。當時的“百億工程”,便是基于這一邏輯。現在推出智己L7 Beta體驗版,資料驅動産品體驗,重新定義智能汽車開發流程,亦是這一邏輯的展現。

“22個月裡,寫了2.9億行代碼。”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表示,曾經傳統車企切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賽道,憑借優勢仍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三大件”;但在這個“百億工程”中,車企已完全将雲計算與大資料、人工智能、晶片算力等作為“技術底座”。

智己汽車傾力打造資料工廠,通過資料回收、資料處理、模型訓練評測和OTA(空中下載下傳),幫助汽車實作智能更新,進而在實體引擎之外,為汽車添加一個虛拟引擎。

對于汽車本身,智己通過革命性的電子電氣架構跨域融合技術,從底層打通整車各個控制域,從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底盤等大型車載域系統,到車載攝像、智能燈光、無線充電等小型功能子產品,皆可更新;FOTA每3個月更新一次,SOTA實作随時更新。

22個月的開發過程中,參與“百億工程”不隻是三大股東。上汽集團介紹,甯德時代、Momenta、地平線等國内領先的電池、算法、晶片企業,都是智己汽車的合作夥伴。以Momenta公司為例,今年這家自動駕駛頭部企業剛剛獲得寶馬、奔馳、通用等汽車巨頭投資,而上汽正是其初創時的領投者。

22個月,資料驅動的汽車駛上新賽道

智己L7采用了倍耐力P ZERO輪胎

與優秀同行者之外,上汽還在内部孵化新興力量。目前,上汽已在集團内形成20家“科創小巨人”,22個月裡衆多不同領域的“小巨人”聯合攻關,約3000名軟體開放和驗證工程師通過“大會戰”,確定整車軟體系統和智能體驗高品質落地。

“我們将通過智己汽車這樣的智能網聯終端産品,以使用者為中心,加快新賽道布局,推動上汽集團向高科技企業全面轉型。”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表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