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作者丨馬西風

責編丨崔力文

編輯丨别   緻

汽車手機彼此跨界,誰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華為,蘋果,小米開始向汽車領域大舉進軍,既是由于電動汽車領域是未來主賽道,也是因為本身所處的智能手機領域正在逐漸飽和。

全球汽車産業規模大,産值上萬億,市場規模龐大。根據2022年3月的資料預測,到2028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預計将超過3540億美元,可預見的康莊大道任誰都想早點駛入。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似乎汽車廠商也不甘于被動局面,組織反攻開始造手機造智能手表。吉利入股魅族對标蘋果,蔚來成立手機團隊,同時蔚來宣布2023年新機亮相。吉利蔚來甚至比亞迪也加入了打造“智能手表”的行業。

實際上,手機和汽車之間并不是互搶生意的局勢,而是朝着一個大目标進近。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智能手機和智能汽車的技術不斷發展,手機和車機正彼此融合,在智能化和軟體生态方面,手機廠商正在大展拳腳,比如蘋果的CarPlay,華為的鴻蒙車機系統,正壟斷着汽車的大腦,軟體定義汽車逐漸成為主流趨勢。

而依賴手機為其提供軟體優勢的智能汽車正在擴大自己的使用場景,開始擺脫最初“鋼鐵機械”标簽,賦予汽車這個出行工具更豐富,全場景的新價值。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小米,蘋果和華為其實并不能被定義為手機廠商,手機隻是其中的一個強大分支,事實上他們都算是創新型的科技企業。

而且看樣子科技巨頭們是動真格的造車,無論是首期投入100億的小米汽車,步入九年征程的蘋果造車,還是車企最強“輔助”華為都沒有在汽車領域一帆風順。

01

在唱衰與期待中前行

他們雖然是汽車圈新人身份卻不是無名小卒,無論是唱衰還是期待,背後都意味着巨大的壓力。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華為選擇不造“整車”,而是助力車企造好車。是以華為利用自身科技公司的定位,通過聚焦ICT技術,定位智能汽車增量零部件供應商,提供傳統汽車所不具備的增量:包括高精地圖、晶片、感覺硬體(雷射雷達等)、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生态服務、雲端服務等。

華為造車的布局分為三大闆塊,分别是零部件供應模式、解決方案內建HI模式和智選車模式。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這三個離造車最近的是智選車模式,因為隻有這條路華為不僅參與産品造型設計、内飾設計,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同時還負責車型營銷和終端銷售。該模式下華為在管道和品牌上深度加持,參與程度最深,占據主導地位。

華為推出的AITO賽力斯就是采用的智選車模式,在今年的表現也比較亮眼,全年累計銷量7.5萬台,成為了造車新勢力中成長最快的品牌,更多車企注意到了這種模式旺盛的生命力。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此前在甯德時代與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架構協定時,餘承東竟然出場并處于C位,也側面證明其合作夥伴的不斷擴充。一同到場的還有奇瑞董事長尹同躍、甯德時代曾毓群和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

年初,江淮汽車也選擇了華為智選車的合作路線,有消息稱,奇瑞和華為合作的首款車型将于今年釋出,此外還有北汽也将推出智選車業務,加上賽力斯和江淮,華為智選車的隊伍在快速壯大。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華為在造車領域進展相對順利,并且快速找準了自己的定位,和小米和蘋果比起來,華為似乎是腳踏實地的代表。

顯然,蘋果并不滿足于成為提供科技依靠的“幕後大佬”,蘋果的野心是巨大的,小米也有自己的抱負。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2014年,“Project Titan”(泰坦項目)使蘋果造車成為公開的秘密,在庫比蒂諾總部附近的一個秘密地點,超過1,000名汽車專家和工程師開始為蘋果汽車搭建一個完全自動駕駛的夢。

2021年3月,小米創始人雷軍用眼淚和全部聲譽為小米汽車帶隊,以全棧自研的雄心開始雷軍的最後一次創業。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過大的抱負會成為前行路上的包袱。

步入2023年,就是蘋果汽車開發的第九個年頭了,負責人就換了四個,開發目标也是不斷地轉換和放棄。最初的全自動駕駛也在嘗試無果後放棄,釋出計劃被推遲到2026年,價格區間也是下探至了10萬美元以下。這将與特斯拉 Model S 和梅賽德斯EQS擠入同一賽道競賽。

看來,蘋果停止為“愛”發“瘋”,開始着眼于現實了。對于當下高速變化的一年來說,價格下探的兩萬,是對當下市場環境的妥協和對産品定位的大幅轉變。推遲的1年,意味着又有許多未知和競争對手将大量湧現。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小米的狀況也近似,在今年小米釋出會上雷軍第一次将小米汽車推向台前後,就立刻宣布在小米汽車正式亮相之前,這也是最後一次釋出和澄清關于小米汽車的一切。

隻是在謠言滿天飛的月初,小米公關部總經理還是無奈下場回怼“小米汽車品牌批複遇坎”是個假消息。

背着蘋果小米這樣的品牌效應,想要悶聲幹大事已經不太可能,是以他們隻能在唱衰和期待中繼續前行。

02

先搭架構再安輪子

而屬于它們的前行方向是什麼呢?怎麼在同一條電動車的路上壓出不一樣的車轍呢?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雖然汽車半個輪子都沒見到,但是兩者的車轍卻開始明确了起來,蘋果早早開始“布局”,小米風馳電掣地“組局”,兩者都有了自己的架構和思路。

蘋果雖然放棄了完全自動駕駛,但是對自動駕駛和智能化的追求依然執着。

蘋果打算在其汽車中安裝各種傳感器,有攝像頭、雷達和雷射雷達,可以說是自動駕駛“眼睛”的集大成者。當結合雷射雷達、雷達和攝像頭系統時,理論上未來可以實作更高等級的自動駕駛。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從各種傳感器流入的海量資料,以及基于雲的智能和其他多項管理功能,未來汽車将需要大量的處理能力。

蘋果的優勢在于它在計算機系統的經驗和積累,有消息稱蘋果已經開發出一種車載計算機系統,該系統連接配接到代号為“Denali”的定制傳感器陣列,其高端處理器的計算能力相當于蘋果電腦Mac中用于AI功能的四個最佳晶片的總和。

宣布造車以來,小米正在快速組建起屬于自己的造車團隊。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首先,小米投資了多家汽車晶片相關公司。2021年9月,小米投資了自動駕駛計算晶片公司頭部企業黑芝麻智能,這是其對汽車上遊核心晶片環節的第一筆投資。

今年7月,小米還參與了雲途半導體數億元人民币A+輪融資,雲途則專注于車規級晶片研發。年末小米獨家投資了去年剛成立的傲芯科技,本輪融資将用于車内網絡(CAN/Ethernet PHY)系列晶片方面的研發。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對汽車行業來說,晶片可以說是供不應求的“硬通貨”。在硬核晶片的基礎上,才能夠随心所欲搭建更為複雜的自動駕駛和智能化等。

小米在自動駕駛方面也是頗為重視,6月8日,國内雷射雷達的獨角獸企業禾賽科技宣布完成了超3億美元的融資,領投方之一就是小米集團。一個多月後,小米集團又領投了一家以毫米波雷達為主的公司——上海幾何夥伴,融資金額将近4億元。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小米CEO雷軍認為自動駕駛是智能汽車決勝的關鍵點,小米自動駕駛也将采用全棧自研算法。

除此之外,手機廠商生态互動方面的優勢是傳統汽車企業無法比拟的,蘋果的Carplay能夠被多家車企應用,正是因為其手機使用者的廣泛和閉合的生态鍊。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小米和蘋果都擁有大家已經熟知的人工智能語音互動引擎,智聯萬物的AI虛拟助理Siri和小愛同學。與蘋果類似的是,小米在推行汽車項目時,對AI設立了靠前的優先級。這些如果能被很好地整合到汽車上,互動方面将成為他們的優勢。

可以看到和華為的果斷出手不同的是,小米和蘋果一個在布局一個在組局,都還在不停将架構越搭越大,雖然這些架構都有着非常明确的細分領域和品牌特征,但終究不是手機加四個輪子就能上路的情況,時間将成為他們最大的敵人。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手機和汽車的互相跨界,其實是科技在相容,在尋找新的宿主。在軟硬體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汽車似乎有望成為科技的新載體。

正因如此,手機廠商才能将上個時代從手機方面積累下來的AI、軟體、晶片和生态鍊合理地內建在汽車上,手機企業跨界也許會為智能電動汽車打開新的領域。但時間不等人,越晚市場越飽和,留下的空間就越少。

馬西風

A merry heart goes 

all the way.

心曠神怡,

事事順利。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盼來4680電芯穩定量産,但對特斯拉還遠遠不夠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 向上45°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CES 2023,從科技駛向未來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