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新後續!遇難者家屬和小米見面并删除微網誌,網友:錢到位了

文 | 小娛侃圈

編輯 | 芒果粉

這幾天,小米SU7高速車禍事件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這起事故讓三個年輕生命消逝,大家都很關心後續結果。

最近又有了新動态,事故模拟路線被還原,小米與家屬見面後卻突然删除了微網誌,網友看到這一幕直接吐槽:難道錢到位了?就删除微網誌了?

小米SU7高速車禍事件

3月29号晚上,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發生了一起事故,一輛小米SU7正載着三個年輕女孩前往安徽參加事業編考試,誰知道不幸發生,一場災禍無情地奪走了她們的生命。

據小米官方調查,事故發生前,出事車輛開啟了NOA智能輔助駕駛,以116km/h的速度行駛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

當時,事發路段正在施工,車道被封閉,車輛需要改道至逆向車道。

車輛檢測到前方障礙物,迅速發出提醒,同時自動開始減速,察覺到異常後,駕駛員立即手動接管車輛進行操控,試圖避開危險。

然而,盡管駕駛員及時做出反應,汽車最終還是以約97km/h的速度,撞上了隔離帶水泥樁。

事故發生後,遇難者家屬發聲,質疑車輛撞到護欄後為什麼會突然自燃,車門又為何會鎖死打不開,導緻車上的人員根本沒有機會逃生。

家屬說駕駛員是自己23歲的女兒,三年前就拿到了駕照,之前家裡常開别克君越,她開車頻繁,也習慣用智駕功能。

去年10月,女兒男友買了這輛小米SU7,女兒還獨自開去佛山,對車的性能挺熟悉。

事故當晚十一點多,家屬得到消息,馬上往安徽趕,淩晨快三點到了事故地點,到的時候已經封路,他看見車被拖下來,收費站從業人員說,兩輛殡儀館的車拉走了兩具遺體,還有一人被送醫搶救。

家屬跟交警打聽後才知道,當時前面路段在修路,車撞上水泥樁後一下子就起火了,車門怎麼也打不開,女兒和她同學被大火困住,根本來不及逃出來。

3月31号,家屬才看到女兒的遺體,都燒成炭了,完全認不出模樣。

向交警詢問情況,得知事故前方在修路,車輛撞到水泥樁後自燃,車鎖打不開,女兒和另一個同學是被活活燒死的,3月31日他才見到女兒的遺體,當時都燒得碳化了,認不出人了。

4月1号下午,小米公司發言人釋出了調查詳情,表示在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小組,于30号趕赴銅陵,全力配合警方調查、驗證,在31号晚向警方送出了車輛行駛資料以及系統運作資訊 。

小米表示後續一定會不遺餘力地配合警方,肯定讓整個事件的處理公開透明,而且,小米也會主動和家屬多溝通,幫着把善後的事兒辦好 。

但遇難者家屬對于小米的做法并不滿意,羅某的媽媽說一直到4月1号,小米都沒有一個人主動聯系過家屬。

她還對車門無法打開、車輛自燃、智能駕駛切換時間過短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質疑。

羅某的男朋友也表示,距離事故發生已經4天了,小米方面始終沒有主動聯系過他們,而且客服的說辭和實際情況完全不一樣。

4月1号下午,記者聯系到了羅某的男朋友,他說自己常年在深圳打拼,買這輛車就是想着能讓女朋友出行更友善些,哪曾想,一場悲劇突然降臨。

他承認小米聯系他的時間是對的,但除此之外,小米在事故發生後的種種行為,都讓他難以信服。

随着事件在網上持續發酵,小米集團的股價也受到了明顯影響,4月1号午後,小米股價突然跳水,一度跌幅超過6% 。

4月1号晚上,雷軍出面回應小米SU7車禍,他說那場事故讓他心裡很難受,三個年輕女孩去世,這消息不管對誰來說,都是天大的悲痛。

他代表小米,向遇難女孩表示哀悼,也向她們家人送去慰問,雷軍還承諾,小米絕不逃避,會配合警方調查,努力回應家屬和大家關心的問題。

然而,雷軍的發聲和小米公司的回應,并沒有讓遇難者家屬感到滿意,他們希望公司能給我們一個更詳細的說法,希望能對外詳細通報車輛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免後續再發生悲劇 。

家屬删除微網誌

這兩天,網上流出一段模拟路線的視訊,和這次事故現場極其相似。

雖然這并非小米SU7事故的行車記錄儀視訊,而是另外一起高速碰撞事故,但二者的相似程度很高。

視訊裡,一輛車以112km/h的速度行駛在高速上,同樣遇到了高速施工路段,原本的兩車道變成一車道,路上設有提示牌、錐桶和速度提示牌 。

就在快要撞上障礙物的時候,駕駛員才匆忙介入操作,慌亂地左打右打方向盤。

可最後還是沒能避免碰撞,而且撞上去的速度竟然也是97km/h。

值得關注的是,遇難女生母親之前一直在網上連續發聲,質疑車輛存在的問題。

但最近卻突然删除了所有相關發文,隻保留了好多年前的食譜之類的内容,還把評論區設定成不能評論。

看到這一幕網友們心中疑惑不解,或許事态有了新的變化。

昨天下午,羅某男朋友陪同女友父母,與小米從業人員會面,其他兩家遇難者家屬也一同到場,大家都在等着調查結果,希望給逝者一個交代 。

可能是有了新的證據,也可能交警已經有了初步判斷,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

是以羅某家屬才會删除發文,說不定在今明兩天,就會有正式的通報出來,結果究竟怎樣,到時候就清楚了。

朱西産教授發聲

在這場事故引發的熱烈讨論中,朱西産教授的發聲最引人關注,他是同濟大學汽車學院的。

小米官方指出從NOA發出風險提示到碰撞大約2—4秒,可朱西産教授對“2秒預警”提出了質疑。

他做了個模拟器測試,結果真讓人捏把汗,正常情況下,駕駛員完成接管操作平均得花2.3秒,可從系統給出提示到事故發生,平均就1.7秒。

這麼短的時間,駕駛員哪來得及反應,預警時間明顯嚴重不足。

另外,小米之前還宣傳,自家車在處于高速行駛狀态時,能實作大幅度降速,130km/h,能降到70km/h。

結果呢出事故的時候,車速還有97km/h,這麼一看,AEB大機率掉鍊子,根本沒正常啟動。

朱西産教授解釋說出事的車是小米SU7标準版,沒裝雷射雷達,大晚上光線又不好,很難及時發現障礙物。

再加上事故路段在維修,那些障礙物也不好分類,系統不敢随随便便就緊急制動,是以ABE沒有啟動。

對于事故後車輛起火和車門打不開的問題,朱西産教授分析,目前電動汽車多使用液态電解液锂電池,碰撞擠壓易緻隔膜破裂、短路起火,像此次近100公裡每小時的側面撞擊,起火幾乎不可避免。

至于車門打不開,大機率是氣囊沒點火,或者電路出問題中斷了。

現在大部分車,車門解鎖靠的是氣囊控制單元,氣囊要是沒點火,車門就沒法解鎖。

從這兒能看出,我們現在的車輛安全标準,還有不少能改進的地方。

朱西産教授還提醒,有些車企為了讓使用者用起來感覺好點,就減少安全提示,這可太不應該了。

智駕系統裡,警報機制那可是保命的關鍵,就說這次小米事故,系統剛提示,車就撞了,時間短得離譜,駕駛員根本反應不過來。

是以,智駕系統必須得及時報警,要是碰到那些開車老分心,提醒好幾次都沒用的駕駛員。

就得把他們的NOA功能關掉,可不能讓他們把輔助駕駛當成自動駕駛,不然太危險了。

這次事件提醒了我們,開車出行,安全永遠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不管是依賴智能駕駛,還是傳統的人工駕駛,駕駛員都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

現在我們都希望警方能夠盡快調查出最終結果,給這三個年輕女孩的家屬一個合理的交代,也讓我們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上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