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終将至,家長需注意孩子的“年末憂慮”

年終将至,家長需注意孩子的“年末憂慮”

不少成人在年底時壓力感不斷上升,工作目标未完成,過年随禮要一大筆,工作和家庭的壓力産生自責和恐慌的心理,出現“年末憂慮”。

年終将至,家長需注意孩子的“年末憂慮”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中國有4100萬焦慮症患者和5400萬抑郁症患者。而在全球青少年兒童中,有11%患有焦慮障礙。因為焦慮和抑郁而采取極端行為的兒童逐年遞增,數目驚人。”

孩子的憂慮也需要家長的注意。孩子在學校的學期也快結束了,擔心成績跟不上,沒有完成好老師布置的任務,訂立的學習目标仍有差距,同學間的比較感覺落後等。導緻孩子不想上學,食欲不振,沉默寡言等消極的行為想法。

年終将至,家長需注意孩子的“年末憂慮”

如何給孩子做好心理調節?

年終将至,家長需注意孩子的“年末憂慮”

1.幫助孩子肯定自我

“自我暗示有積極與消極之分。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人充滿自信,擁有好心情,可以起到緩解肌肉緊張和情緒焦慮的效果;消極的心理暗示會影響人的邏輯、心情和判斷,更可能擾亂人的生理機能。”

孩子之是以對于學期末有憂慮的想法,說明孩子本身對自我的目标是有追求的。

首先,結合孩子自身情況,考慮目标設定的合理性。比如跟孩子聊聊現在覺得哪些目标沒完成,是不是可以放慢腳步,分割成階段性的小目标,然後再付諸行動一步步實作它。

然後,家長應該輔助孩子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在面對不如意的時候,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告訴自己“我可以有進步”“我能學得很好”等積極的自我暗示,頂替“我總是考不好”“我不是學習的料”等消極的自我暗示。

最後,不要過分地苛求自己。幫助孩子客觀積極地看到自己的成長過程,這個學期取得了多少進步,獲得了什麼榮譽,目标都完成了哪些,完成得不夠好?可以找找客觀的不可控的外在原因,家長不要過分地總覺得是孩子的自身問題,對孩子的努力做一個合理的評價。

年終将至,家長需注意孩子的“年末憂慮”

2.幫助孩子釋放情緒

“負面情緒長期積累可能導緻心理失衡,影響身心健康。合理宣洩是保證情緒穩定和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通過對于孩子的觀察,逐漸引導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

年終将至,家長需注意孩子的“年末憂慮”

首先,認識和表達情緒。比如可以畫一張“我的情緒小怪獸”,或者吹脹一個“情緒小氣球”,一起了解孩子的情緒來源,說說孩子的心裡話,讓孩子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一起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溝通也是一種釋放不良情緒的良方。

然後,轉移注意力。讓孩子從引起負面情緒的憂慮中,轉移到其他事物上來,防止因為持續性的不良情緒加強不良的後果。比如想想怎麼樣有效提升學習進度,把害怕轉化成學習的動力。

最後,發展興趣愛好。培養孩子一個喜歡的興趣,可以是打籃球,唱歌,聽音樂等等,從興趣愛好中釋放壓力,找到滿足自我的愉悅感。

Seezon最後說:

又快一年過去了,家長要調節自己的同時,别忽視孩子的“年末憂慮”。嘗試把眼光擴散到喜歡的人和事物上,做智慧父母,懂得孩子的“情緒語言”,釋放不良情緒,陽光快樂每一天。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