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宏塔,李大钊之孫,獲“七一勳章”

2021年6月29日,在中國共産黨成立百年之際,72歲的李宏塔,榮獲“七一勳章”。

身邊的人都知道李宏塔,在長達18年的民政系統工作期間,他每年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基層度過的。

他視社會弱勢群體為自己的親人,始終保持艱苦樸素和廉潔清正。

李宏塔的優良作風,源自于對革命堅定信念的代代傳承。

因為他的祖父,是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钊。

他的年歲與共和國同齡,隻是在他出生的時候,祖父李大钊已經被反動軍閥殺害22年了。

從小,李宏塔對祖父的所有印象,都源自父親李葆華以及姑姑等人的回憶和講述。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大钊

除了三女李鐘華在三歲時意外夭折,李大钊一生育有5個兒女。

子女們對父親最深切的記憶,就是1921年共産黨成立之後的那段歲月。

彼時,十幾歲的長女李星華記得很清楚,每個月發工資的那天,父親拿回家的不是銀元,而是一把欠條。

那是1921年中共北京支部成立之後的日子,為了維持黨組織的活動,李大钊每個月會拿出80塊的銀元,作為組織的活動經費。

除此之外,他在北大工作,平日裡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青年學生。

這些年輕的學子來自五湖四海,有些家庭很貧苦。

隻要他們張口,李大钊也會毫不猶豫地資助他們。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蔣夢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

以至于李大钊在擔任北大圖書館長期間,每月工資高達140塊大洋,擔任教授後更是漲到了200塊,可家裡的生活依舊十分拮據。

後來,北大校長蔡元培囑咐會計,每月發工資的時候,直接從李的工資裡拿出一部分交給李大钊的夫人,這樣家裡也就不緻斷頓了。

也是在這期間,長子李葆華在父親的引導和教育下,年紀輕輕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16歲的李葆華就加入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

在李大钊的鞭策下,年輕的李葆華除了努力學習革命思潮和理論,也積極投身到了各種革命活動中。

然而,危險也正在向李大钊一步步逼近。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晚年的李葆華夫婦

“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裡回來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又出去了。“

“有時候他留在家裡,埋頭整理書籍和檔案。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裡去。”

這是李星華的散文,《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中的段落。

彼時的李星華,還不知道局勢已經相當緊張。

而就在1927年的這一年,國民政府右派已經向共産黨以及其他進步勢力舉起了屠刀。

那年的4月5日,恰好是清明節放假。

北京大學的一些老師和他們的子女,都到沈士遠家裡去玩。

沈士遠是沈尹默的哥哥,後者和李大钊、陳獨秀、錢玄同、劉半農等人,都是《新青年》雜志編委會成員。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北京李大钊故居内景

沈尹默和李大钊平日交往深厚,是以李大钊的長子李葆華也趁着清明放假,到沈家去玩了。

然而就在沈士遠家裡的第二天,沈尹默就在北京城裡得知李大钊被軍閥張作霖逮捕的消息。

因為,李葆華的母親和兩個妹妹,也一并被抓走了。

僅僅二十多天後,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義。

而當時的京師警察廳,勒令李大钊的妻子和兒女限期離開北京。

1927年的5月,全家懷着悲痛的心情回到了河北鄉下老家。

丈夫被害後,妻子趙紉蘭一病不起。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星華作為家裡的長女,回到老家後不得不辍學,擔負起了照顧母親和年幼弟弟妹妹的重任。

而那時候,她的大哥李葆華還在京城裡東躲西藏。

父親李大钊遇害的消息,是沈尹默當面告訴李葆華的。

他告訴這個悲痛的年輕人,你的父親是為主義而犧牲的。

茫茫人生路,李葆華立時失去了最堅定的主心骨。接下來要怎麼走?一切都還是未知。

不過,李大钊的這些老友,決心把李葆華送到國外留學。

此時的李葆華,中學還沒有畢業,要想按照正常的程式出國未免有些困難。

于是,蔡元培、沈尹默、錢玄同等人,想辦法給他開出了一張孔德中學的高中畢業文憑。

有了這個證明,接下來就能着手準備出國的各項事宜了。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1949年,李葆華、趙毅敏、葉劍英在北京

李大钊的老友都建議李葆華去日本,于是李葆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開始學習日文以及其他課程。

1927年秋天,李葆華化名“楊震”,與沈尹默的兒子沈令翔一起奔赴日本,李葆華考取了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的實體化學系。

而且,在擔任河北省教育廳長沈尹默的安排下,他費盡千辛萬苦将李葆華的自費生改成為公費生。

這樣李葆華在日本,每個月就能領到河北省政府發放的70塊大洋。

當時,赴日本留學的公費生名額很少,在彼時303名赴日本的留學生中,有296人都是自費生,公費生隻有7個人。

可見,沈尹默做這件事的難度有多大,以至于他的兒子沈令翔都是自費生。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1951年,李葆華在荊江分洪區

但是為了老友李大钊,再難的事情,他都要盡力去做。

李葆華在日本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他努力學習的同時,還積極參加黨組織的各種活動。

1931年5月,李葆華在日本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産黨,而且還擔任了中共東京特别支部書記。

也就是在這一年,日本大舉入侵東北,在組織的安排下,李葆華傳回了上海。

随後根據黨組織的訓示,李葆華在上海組織了“上海留日學生會”、“上海群眾反日救國會”、“上海反帝大同盟”等一系列左派進步組織。

就在李葆華在上海從事抗日救亡運動期間,他的妹妹李星華,又回到了北平重新開始上學。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葆華與周恩來

此時的李星華就讀于孔德學校的國中部。

為了籌集足夠的學費,在周作人的安排下,李星華在課餘時間,還負責給學校刻蠟版,靠着這種半工半讀的形式,她勉強維持着學業。

雖然生活相比于父親在世時艱苦了許多,但是她心中的那團火焰,從來就沒有熄滅過。

而且随着年齡的增大,李星華和大哥李葆華一樣,都走上了一條革命的道路。

1932年,在組織的安排下,李葆華秘密回到了北平,擔任門頭溝礦區的支部書記。

此時的他或許還不知道,妹妹李星華也在這一年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并且開始了秘密的地下活動。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星華

李大钊去世5年後,他的兩個兒女,都先後走上了革命者的道路。

在孩子們的心中,隻有繼承父志,才對得起父親的在天之靈。

随後幾年,李葆華一直在北平地區進行艱苦的地下鬥争。

而李星華則靠着半工半讀,中學畢業後,考入了北平的中法大學。

1937年,日本大舉入侵中國,這一年,李星華大學畢業。

面對山河破碎的局面,她毅然決然投入到了愛國救亡運動中。

第二年,她參加了冀東暴動。

由于暴動失敗,她隻好帶着弟弟妹妹們又秘密回到了北平。

此時的北平已經淪陷敵手,北京大學的上司架構,也被日本扶植的傀儡政府所取代。

在周作人的安排下,李星華進入了僞北京大學,在會計科當了一名出納。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抗戰已經正式開啟,她的大哥李葆華離開了北平,在晉察冀分局擔任組織部長。

随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逐漸穩固和擴大,李葆華在組織部門的工作上,為黨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青年政工幹部。

1940年6月,李葆華當選為代表,赴延安參加黨的代表大會。

也是在這一年,還在北平的李星華,帶着弟弟和妹妹,也将奔赴延安。

那時候,北方大部都在日軍占領下,沿途盤查得十分厲害。

臨行之前,周作人為她預支了薪水,并且還為其辦理了所謂的“良民證”。

李星華随後帶着弟弟妹妹輾轉了三四個月,一直到當年的11月份才最終抵達了延安。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革命聖地延安的感召力是如此巨大,父親當年向往的那種社會,彼時在延安已經有了初步的藍本。

李星華在抵達延安後,在魯迅藝術院文學系學習了一段時間,這之後,她便長期在延安的中學擔任老師。

也正是在這期間,她開始發表了一系列文章。

《白族民間故事傳說集》和《回憶我的父親李大钊》等,都是李星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此後,李星華長期奮戰在教育戰線上,一直到1950年,才再次回到北京。

大哥李葆華于七大之後,在延安黨校系統學習了兩年。

随後,他再次回到晉察冀,擔任分局委員、組織部長兼黨校校長。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老年時期的李葆華

在1945年的七大會議上,李葆華成為了最年輕的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解放戰争期間,李葆華出任北平市委第二副書記。

1949年建國前夕,李葆華北京的市委上司,為了開國大典的事情忙前忙後,而且他的第二個兒子李宏塔,也已4個月大了。

22年前,父親李大钊為了信仰和理想而犧牲;22年後,一個嶄新的中國站立了起來。

當李葆華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時,他的内心感慨萬千。

新中國成立後,李葆華擔任水電部第一任黨組書記、第一副部長。

由于長期的戰亂,各地原有的水利設施早已滿目瘡痍,旱澇頻發的局面在全國各地上演。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葆華在水電部任職時,視察工作

李葆華剛上任的第二年,淮河流域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為了根治淮河的水患,在轉過年的初春時節,李葆華陪同水電部部長傅作義,在淮河流域進行了半個多月的實地考察。

他們輕車簡從,随後将詳實的考察報告送交了國務院和黨中央。

随後,治淮工作提上了國家日程,一系列水利設施工程建設紛紛上馬。李葆華又陪同着淮委會主任譚震林,親自下到各處工地。

他們和勞工們一樣,吃住在不能防雨的工棚裡。外面一旦下起大雨,工棚裡也立刻到處漏水。

從戰争歲月裡走過來的他們,對于這點苦完全不在意。

上世紀六十年代,李葆華又出任安徽省委書記。

那時候人民群衆的生活還很困難,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糧食的供應和配額。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葆華夫婦在李大钊烈士陵園紀念冊上簽名

他一個人到糧店去買糧,從業人員賣給他3斤大米和7斤蕃薯幹,李葆華立刻就發現了這裡面有很大的出入。

因為按照國家的規定,每人每月的糧食配額是7斤大米和3斤蕃薯幹,糧店卻把這個規定給翻過來了。

李葆華立刻和從業人員争論起來,但是糧店的從業人員不以為意,說是上面讓他們這麼賣的。

随後事情查明,糧食的配額問題也得以解決。

不過,省委書記微服私訪的事,在安徽各地流傳開來。

在任職安徽期間,他堅持發展當地的工農業生産,并且實事求是地解決了很多錯誤問題。

也是以,他被當地人稱為“李青天”。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大钊紀念郵票

在兒子李宏塔的記憶中,父親雖然早已是國家的進階幹部,但是家中的陳設卻幾近寒酸。

尤其李葆華在1982年離休之後,他還長期居住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配置設定的房子裡。

2000年,有關部門想要給他配置設定新房,李葆華以年齡太大為由拒絕了。

正是在父親李葆華的影響下,工作之後的李宏塔,也始終保持着艱苦樸素的作風。

李宏塔長期在安徽工作,在合肥市的長江路和六安路上,人們總能看到一個身材魁梧,騎着自行車上下班的男子。

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再到其後擔任了上司工作,二十多年的時間,李宏塔一共騎壞了4輛自行車,穿壞了5件雨衣和7雙膠底鞋。

一直到年紀大後,随着體力下降,他才把自行車換成了電動車。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大钊之孫李宏塔

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李宏塔在安徽省的民政系統就是廳級幹部了。

按照規定,他可以分到較好一點的房子,但是在他擔任上司,先後主持4次分房的時候,一共分出去兩百多套房子,從來沒給自己留一套。

以至于機關的很多同僚都看不下去,直到1998年,省裡才多補給他二十多平米。

在李宏塔看來,父親生前的教誨,以及祖父李大钊從不為了個人名利的情懷,才是他内心真正的根系。

這一點,李宏塔的兩個姑姑和兩個叔叔以及他們的後人,也都是這麼做的。

李宏塔的另一個姑姑李炎華,以及最小的叔叔李欣華,與李星華一樣,也長期從事教育工作。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大钊所書對聯

他的另一個叔叔李光華,抗戰期間随同姐姐李星華也參加了冀東暴動,随後長期在河北唐山工作。

1959年後,又長期擔任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的黨委書記。

無論身在什麼崗位,他們更願意傳承和發揚的,是李大钊倡導的革命精神和不為名利的家風情懷。

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李宏塔才會幾十年如一日地奮鬥在民政系統的工作崗位。

李大钊後人:長子葆華從政,星華從文,孫輩李宏塔獲“七一勳章”

李宏塔獲得“七一勳章”

而他的叔叔李欣華,則紮根北京山區的學校,一幹就是三十多年。

無論是從政還是從事教育工作,他們都沒有辜負李大钊早年的期盼。

正如李宏塔的堂弟李建生所說,身為李大钊的後代,他們既要繼承家族的精神和傳承,更不會以李大钊後代的名義,為自己謀私利。

這份情懷,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守,也是中國共産黨能傳承百年的根基所在。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