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戰争:王牌整74師的最後結局,重建僅1年多後,再次全軍覆沒

熟悉戰史的朋友,會清楚47年5月的孟良崮還不是國軍整編74師的最後結局,這支曾經的“抗日第一軍”,最終歸宿在什麼地方?三個新兵補充團、一個榴彈炮營47年并沒有參戰,加上内戰爆發之後第一年陸續受傷的傷兵歸隊,此王牌軍還依然留有不少火種。重新組建後的邱維達74師還是一支有傳統,能作戰的部隊。

解放戰争:王牌整74師的最後結局,重建僅1年多後,再次全軍覆沒

1948年5月,已經轉任整編32師師長的施中誠把74師57旅要了過去,邱維達的74師變成了兩旅編制,剩餘2萬多人。同年6月,邱維達率領74師參加“豫東會戰”,作為援軍的他們和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接戰,之前的阜陽之戰74師便擊敗過11縱,這一次也沒有處于下風。1948年9月,74師改稱74軍,邱維達随即成為繼俞濟時、王耀武、施中誠、張靈甫之後74軍第五任軍長。

濟南戰役期間,王耀武曾經向蔣介石要求調74軍參與濟南的防守,于是從9月17日開始空運74軍到濟南,但是僅僅空運了7個連就因炮火終止,這7個連負責王耀武司令部的守衛,在濟南戰役中力戰不降,被解放軍稱為“打死不繳槍”,頗有老74軍傳統。

解放戰争:王牌整74師的最後結局,重建僅1年多後,再次全軍覆沒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爆發(國軍方面叫徐蚌會戰),邱維達的74軍被編入邱清泉第2兵團參戰,在這場國共内戰最大規模的會戰中,國共雙方共投入了146萬兵力在廣大的淮海地區展開大決戰,任何一支兩三萬人的部隊,在這種規模的會戰中所能起到作用,基本上都是微乎其微的,而邱維達的74軍在淮海戰役的總體表現不算太差,激戰潘塘、進攻宿縣、力戰劉集……從表現來看算是國軍主力的水準了。此時已經隻有兩個師編制的74軍在邱軍長的帶領下拼盡了全力,但是僅憑一支部隊的努力不能改變整個會戰的結局,王牌軍第5軍和第18軍不能,更何況重建後實力大損的74軍?

解放戰争:王牌整74師的最後結局,重建僅1年多後,再次全軍覆沒

邱維達的74軍最終定格在1949年1月10日,勢如破竹的解放軍發動了對被圍在陳官莊國軍部隊的最後進攻,邱維達得到邱清泉可以自行決定電話的時候,知道徐州集團數十萬大軍此時已經大勢已去,自己的74軍也很難幸免。絕望中他率領51師向解放軍陣地發動猛攻,竟然取得了突破口!就在邱維達馬上就要率軍沖出重圍的時候,突然側翼受到解放軍十餘萬人的猛烈反擊,人數處于絕對劣勢的74軍2萬多疲憊部隊随之擊潰,全軍隻有不到300人趁亂逃脫,而負責到底的邱指揮殘部戰到最後一刻,能打成這個程度已經無法要求更多了,最終他本人被華野士兵生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