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戰争中最難打的一座城市,三個兵團兩位元帥上陣才最終拿下

你知道解放戰争時期哪個城市最難打嗎?是遼沈戰役的沈陽?淮海戰役的徐州?還是平津戰役的北京?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難打的一座城正是位于山西的太原。對比其他城市的輕松拿下,太原一戰打得格外艱難,這一戰中,解放軍部隊共計投入了3個兵團,9個縱隊,超過30萬的兵力,并由2位開國元帥坐鎮指揮才取得最終的勝利。

太原為什麼這麼難打?這一戰是由哪兩位元帥指揮?最後又是怎麼打下來的呢?

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并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太原為什麼這麼難打?

解放戰争中最難打的一座城市,三個兵團兩位元帥上陣才最終拿下

(民國時期的太原)

武昌起義不久後,同盟會在地方上的中堅人物閻錫山被任命為山西都督,從這一時期開始,山西幾乎就成了他的一畝三分地,憑借着地理優勢和山西本本土人士手中規模不小的兵權,閻錫山将山西經營得密不透風,掌控家鄉土地長達38年,是名副其實的山西土皇帝。

民國時期的報紙上發表過一張圖,動畫效果的閻錫山形象,手裡拿着一個響當當的算盤,計算着這裡可以賺多少錢,那裡又可以賺若幹,讓人捧腹之餘,又不得不感歎,閻錫山将山西看的如此之重,到底投入了多少?值得一提的是在袁世凱複辟階段,為了取得他的信任,閻老西還曾将自己的老父親送去北京做“肉票”,實在是讓人無語。

也正是因為閻錫山數十年如一日的經營,山西才成為了西北門戶上一座無法跨越的重要地區,而省會太原作為閻錫山的老巢更是被把守的固若金湯,想要攻下這裡簡直是難比登天。

從地理位置上看,太原臨近汾河,三面環山

,加上強大兵力,幾乎就成為了一個易守難攻的堅固堡壘。從閻錫山首次主政山西開始,就在太原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從未間斷,抗日戰争時期甚至還俘虜了數千名鬼子當自己的軍事顧問,對太原不停的加強。

解放戰争中最難打的一座城市,三個兵團兩位元帥上陣才最終拿下

(閻錫山)

到了解放戰争時期,面對解放軍的來勢洶洶,閻錫山的加強工程更是沒有一刻停止,截止到太原戰役前,在城市方圓幾十公裡的範圍内,共計修築了超過5000多座碉堡,裡面除了武器彈藥,還配備了足夠的生活用品和食物。當時的閻錫山還誇下海口,

說自己的修築的工事可以堅持到第三次世界大戰,至少可以抵禦解放軍150萬兵力的猛烈進攻。

從開戰前的雙方軍事力量對比來看,閻錫山有錢有兵,裝備精良,有國外的先進武器支援,更有兵強馬壯的

精兵超過13萬人

,而我方由剛打完晉中、臨汾戰役的徐

向前元帥帶領了8萬戰士

,圍攻太原城,從兵力部署看,解放軍戰士并不占優勢,再加上不久前經曆過戰役,人員裝備上都有一些損耗,單純依靠這些人攻打固若金湯的太原,确實存在一定困難,但從曆史發展軌迹來看,太原最後也還是被我軍拿下了,期間到底經曆了什麼呢?

太原戰役始末,閻錫山敗走山西

1948年5月,離開戰鬥第一線幾年的徐向前元帥,第一時間就回到了戰鬥指揮的前線,擔任了

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兼政委的職務

,再次出山的第一站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山西。

解放戰争中最難打的一座城市,三個兵團兩位元帥上陣才最終拿下

(徐向前元帥)

5月徐帥帶領第一兵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拿下了是臨汾,閻錫山還沒反應過來,太原的重要門戶就已經失守,他連忙調集兵力守護在晉中一帶,一邊負責防衛,抵抗解放軍進攻腳步,一邊再次修築工事、搶秋收,預備好長期堅守作戰。對于他而言,晉中太重要了,就像抗戰初期的張家口之于解放軍,都是十分重要的戰略據點,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令閻錫山沒有想到的是徐向前的兵力來得這樣快,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晉中的工事還沒修好,解放軍就打響了兵臨太原城下的最後一戰,短短的時間就攻克了晉中,殲滅己方

超過10萬兵力

。閻錫山這回徹底慌了,臨汾、晉中相繼被拿下,徐向前的目的十分明顯,接下來就是劍指太原,此時的雙方兵力對比已經不算明顯了,解放軍方面先後又部隊前來支援,而閻錫山方面,雖然在前兩次戰役中兵力損失嚴重,但太原城也并不算好打,别忘了還有數千座易守難攻的堡壘還沒發揮作用。

毫無疑問,不久後的太原,解放軍和閻錫山部将打響最後一戰,雙方都有勢必取得勝利的理由和實力,這種情況下,防守對于閻錫山來說或許更有優勢。從

10月份開始,閻錫山就為了守衛太原開始瘋狂征兵、擴張。為了抓壯丁、籌集糧草,閻錫山派出了

7個師的兵力,分3路戰線從沿汾河以東、同蒲路以西出發,向南持續推進。

解放戰争中最難打的一座城市,三個兵團兩位元帥上陣才最終拿下

本以為閻錫山固守老巢不出,解放軍想要拿下太原需要費一番工夫,結果還沒開始打,閻錫山自己把兵力派了出來,還分兵多路,對于徐帥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立刻抓住閻錫山部脫離防禦工事的機會,1

0月5日清晨,果斷打響了太原外圍的的阻擊戰。經過十一天的奮戰,解放軍殲滅閻錫山2個師和3個團的兵力,占領武宿機場、又控制了北機場,又先後拿下了石嘴子、結嶺石等前沿陣地一線陣地,打開閻錫山東山碉堡防線南側的大門。

經此一戰,閻錫山再也不敢出兵了,隻得抓緊了防禦,集中兵力保衛太原,同時兩個軍事機場的失利,讓他手忙腳亂,這兩個機場的戰略意義太重要了,一旦失守就意味着失去空中運輸線,太原收不到來自美方和蔣介石的軍事援助,等太原城内的物資耗盡,瞬間就會淪為待宰羔羊,閻錫山下令,誓死奪回北機場,同時又派兵到達汾河西段修築新的臨時機場,結果又遭到解放軍的襲擊。

解放戰争中最難打的一座城市,三個兵團兩位元帥上陣才最終拿下

26日,雙方開始圍繞以牛駝寨、小窯頭、淖馬、山頭四大要塞為主的争奪戰

。這四個要塞距離太原隻有不到5公裡的距離,是太原東部屏障,閻錫山在抗戰時期日本人構築防禦工事上,新增了許多更為複雜,也更加難攻克的工事。

這場争奪戰十分激烈,為了拿下控制權,阻擋解放軍進攻腳步,閻錫山不惜投入了

8個師以及3個縱隊和1個保安團的兵力

解放軍方面也先後投入超過27個團的戰力對四大要塞進行争奪。這場戰役共計投入了高達800餘門火炮,雙方激戰激戰半個月之久 ,11月12日,解放軍順利拿下太原東部四大要塞。

然而在四大要塞争奪戰勝利前一天,經過連續的指揮作戰,再加上不分晝夜的工作,徐帥再一次病倒了,隻得暫時被送到後方休養。此時在東部地區,遼沈戰役已經勝利,淮海戰役也正在緊張階段,平津戰役在東野軍打響後也會同時打響,如果三線同時作戰,說不定據守北京的傅作義會狗急跳牆,這是個軍事人才,一旦讓他帶兵跑了,會給之後南下解放道路增加困難。

解放戰争中最難打的一座城市,三個兵團兩位元帥上陣才最終拿下

是以中央決定,放緩進攻太原的腳步,不要讓敵人跑,閻錫山想守太原就讓他守着,等東部的戰事一結束,立刻調集兵力對太原發動總攻,争取一舉拿下,永除後患。

1949年3月中旬,軍委派遣華北野戰軍第19兵團、第20兵團及東野和華北軍區各1個炮兵師的兵力共同開往太原,再加上太原城外的徐帥原有兵力,解放軍方面的兵力已經達到32萬餘人,

從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

17日成立太原前線臨時司令部,徐向前元帥依舊擔任司令員兼政委,同時在彭老總前往西北參與作戰指揮的路上,被徐帥給攔下了,希望彭老總能前往太原前線,由他實際指揮太原作戰。

解放戰争中最難打的一座城市,三個兵團兩位元帥上陣才最終拿下

(彭老總)

太原城已經陷入混亂,解放軍兵臨城下,城内的對外聯絡線補給線幾乎全被切斷,彈藥、糧草等物資幾乎全部告罄,閻錫山部士氣渙散。由于物資緊缺,國民黨士兵已經失去理智,對城内百姓開始明搶,一時間哀聲遍野,民怨載道,閻錫山進一步失去民心。負責守衛太原的閻錫山幹将們冥頑不靈、負隅頑抗,太原城已不能和平解放。

4月20日在徐帥的和彭老總的指揮下,解放軍部隊發起了對太原的總攻。由19兵團從太原城南,20兵團從北,18兵團從東,同時發起進攻。22日晚,太原城牆以外的敵人被解放軍部隊全部殲滅。

24日一早,解放軍調集的1300多門火炮同時開火,對太原城發起最後的進攻,城内守軍亂作一團。彭老總果斷下令3個兵團和1個炮兵師立刻攻入城内,與敵人進行肉搏戰,9個小時後正式拿下太原,戰役結束。

解放戰争中最難打的一座城市,三個兵團兩位元帥上陣才最終拿下

在這場戰役中,解放軍在徐帥和彭老總的帶領下共計殲敵13.8萬餘人,成功解放了太原,打通了西北線,極大地促進了随後的大同和平解放,也為國民黨敲響了喪鐘,得民心者得天下,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解放軍,勢必會取得解放戰争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