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MUSEUM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文物,

記錄過去,映照當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

除大量不可移動文物,

各博物館現存可移動文物達320餘萬件(套)。

每一件文物,

都講述着三晉文明故事,

建構着共同的精神家園。

為了讓人們從靜默的文物中,

看得見鮮活的曆史細節,

觸摸到過往生活的人間溫度,

感覺器物之美、探索之美、文明之美,

由山西省文物局主辦,

山西晚報、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承辦,

啟動了“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第一季。

從此刻起,

讓我們感受山西文物的神奇……

往期回顧

第一期|陶埙:如此幽遠浩漫,吹奏的人似乎被隐去了面龐

第二期|青銅鸮卣!小鳥如戰神憤怒

第三期|鳥尊的暗喻:時時殷勤為探看

第四期|晉公盤往事:孟姬的陪嫁天團,跟随她從晉到楚

第五期|晉侯牛虎匜:潛藏着不可測的牛虎之力

第六期|看!104隻仙鶴,圍着一個老神仙!

第七期|塞外金樽酒不空!這是和平的宴飨

第八期|當舉起這個從西域來的杯子,它立即發出奇異光芒

第九期|這件佛眼“回家”,涉及宿白先生、美國人史克門

第十期|雲岡,小小石缽上升起一座蓮台!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山西晚報2022年12月8日報道版面

文物檔案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主角: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

體态:通高82厘米,寬40厘米,厚約2.5厘米

出生時間:北魏

出生地:大同市石家寨村司馬金龍墓

藏寶地:山西博物院 大同市博物館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北魏延興四年(47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隴西王源賀的愛女欽文姬辰去世。10年之後,太和八年(484年)十一月十六日,欽文姬辰的丈夫司馬金龍離開人間。墓穴打開,二人合葬,除了大批随葬物品之外,一件色彩鮮豔的木版漆畫屏風被安置在墓室後室靠近甬道的地方,與夫婦二人的墓志相望。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在後來的研究中,漆畫屏風正面繪畫表現内容均取材于西漢劉向所作《列女傳》,例如“有虞二妃”娥皇、女英,“周室三母”太姜、太任、太似,“班女婕妤”的故事;屏風背面繪畫則多為《孝子傳》裡諸如李充、衛靈公夫人、蔡人妻等事迹的呈現。

欽文姬辰的“欽文”是鮮卑語,被認為可與漢語的“源”互譯。她的生平沒有什麼記載,然而從10年後丈夫司馬金龍與其合葬的事實來看,兩人的感情應是非常深厚。欽文姬辰去世後,尚且年輕的司馬金龍續弦了後來世襲武威公主的沮渠氏,是以,這樣的選擇或許在欽文姬辰死時便有了約定。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正面  山西博物院藏

可以設想,漆畫屏風是司馬金龍為了紀念愛妻所作。他把内心無法抑除的思念轉化在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贊美愛妻的品行上,強調她的母儀、仁智和貞順,那些故事在他的案頭逐漸與往日的點點滴滴疊印在一起。學者李清泉認為,“屏風原本有可能曾經作為司馬金龍府邸中物,屏風上的曆史故實曾被他用作展現或規範自己個人品德追求的‘座右銘’,那麼當它被埋在了地下,其意義也随即轉變為對其平生行為與道德情操的旌表。”而日本學者古田真一則把公元484年前後作為這件漆畫屏風的制作年代。

司馬金龍是晉高祖司馬懿弟弟司馬馗的九世孫,父親司馬楚之系東晉顯貴。東晉末年,劉裕攬權欲立,對當時的豪門貴族大開殺戒,司馬一族被屠者衆。司馬楚之被迫于元熙元年(419年)降魏,受封琅琊王,出任大将,征戰20餘年,功勳卓著。司馬金龍曆任北魏高官,承襲父爵,死時追贈大将軍、司空公、冀州刺史,谥号康。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背面  山西博物院藏

司馬金龍夫婦合葬墓在1965年被大同石家寨村打井的村民發現,5萬餘塊墓磚上都有陽文“琅琊王司馬金龍墓壽磚”字樣。在墓室後室東部棺床前方,考古人員注意到了這件嚴重朽毀、四處散落着殘片的漆畫屏風。經過仔細搜尋和拼對,僅有5塊屏闆儲存相對完好。考古人員認為屏風樣式應該是一種後面6塊、兩側各3塊的圍屏,安放于石床之上,與文獻記載“十二牒”符合。

不過最新研究指出,這是一件由多塊小闆拼合,形成左、後、右3塊大闆構成的半包圍結構屏風。屏風正背面的彩繪漆畫上下分為4層,每幅皆有文字榜題。遺憾的是,由于曆史上地質災害、墓葬被擾亂等原因,屏風的一面倒伏朝下,腐蝕嚴重,難以辨識畫面内容。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壽磚

據揚之水先生考證,屏風出現在先秦經典中時通常名之為“扆”或“依”,又或用鳥羽裝飾而稱作“皇邸”。日本國寶鳥毛立女屏風,繪制手法有着濃郁的唐風,可見一斑。魏晉時期文獻中出現了屏風和小曲屏風的名稱,不再僅僅是背依之屏。揚先生認為,小曲屏風與床榻的結合,某種意義上促進了屏風畫的發展,諸經史事圖畫屏風成為一時風氣,後世沿用下來而成為傳統。

在揚之水先生看來,《列女傳》是屏風畫的傳統題材,《列女傳》本來即為圖畫屏風而作。她指出,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中人物的儀态,叫人一眼看出它與顧恺之作品的近似。顧氏人物畫的畫風和技法有“其于婦人,特為古拙”的一派,司馬金龍墓屏風便顯示着這種傳承,而當時南北朝的通好也提供了這種可能。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司馬金龍墓出土的木闆漆畫

古田真一也注意到作為南朝繪畫典型顧恺之的《女史箴圖卷》。他在研究中表明,《女史箴圖卷》所描寫的内容取材于南朝文學,畫面人物着南朝服裝,線條纖細,整個畫面使人有瑰麗之感。如果把這視為南朝繪畫的特點,那麼這也是司馬金龍墓所有繪畫的特點。

接着,古田真一提出一個問題:在北魏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完美的南朝繪畫?

他根據“漆畫原是中國南方盛行的繪畫形式”“北部地區司馬金龍墓出土漆畫的唯一性”大膽猜測:一種可能,或許司馬金龍墓的漆畫是産自南方又帶到北方的;另一種可能,是根據南朝漆畫資料例如南朝屏風畫稿,在南朝逃亡貴族的指導下,在北朝忠實展現了南朝風格的作品。古田真一甚至用中國方面曾指出司馬金龍墓的墓葬結構“與同期南方高層統治階級的墓葬基本一緻”的考古學觀點來佐證,司馬金龍有可能是出于對故土南朝文化、風俗的強烈憧憬,連死後的住居都追求南朝形式,進而在北朝地區制造了這種帶有南朝風格的漆畫屏風。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司馬金龍墓出土的木闆漆畫

司馬金龍漆畫屏風的價值已然遠超工藝性,可以說是與傳統壁畫、帛畫、磚畫并列的一種非常獨特的裝飾性畫表現技法的曆史留存。考古人員對司馬金龍墓出土木版漆畫屏風殘片進行初步分析顯示,彩繪部分顔料分層十分明确,各層厚度相對均勻,反映出古代工匠細膩、高超的繪畫技法;所使用的顔料有朱砂、炭黑、雌黃、雄黃、石膏。相關課題組對其制作工藝研究得出,其從内到外結構依次為:木胎+織物層+漆灰層(大漆、磷灰石、石英)+底漆層(大漆)+紅色漆層(朱砂、大漆、石英)+色漆層。

司馬金龍絕不會想到,或許當初隻是情意信物的這件屏風,會在一千五百多年後,因為上面的人物故事畫是目前北魏畫迹中有準确紀年的作品,因為傳世之作中已經難以找到六朝時代的繪畫珍品,因為南北朝漆器出土極少,因為題榜墨書風格比較典型地反映出漢隸向唐楷演變過程中魏書的發展面貌……而被劃定為首批禁止出國出境展覽的64件(組)珍貴文物之一。

《古詩十九首》裡有“以膠投漆中,誰能别離此”的句子。當屏風在幽暗的墓穴下與墓主人一同被追思,也許會有人為他們“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的恒遠歸宿發出一聲喟歎,或者映射在司馬金龍心中的漆繪,就是期會,就是與妻會。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山西博物院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為1919年建立的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至今已曆103年。位于太原汾河西岸的新館占地168畝,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3萬平方米,文物庫區1.2萬平方米,2005年對外開放。山西博物院是全省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承擔着傳承中華文明和山西曆史文化的職責使命。2008年3月起免費向公衆開放,同年5月入選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09年成為11個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

山西博物院現有藏品50餘萬件,其中,珍貴文物40282件(組),包括一級文物2129件(組),另有圖書古籍11萬餘冊。藏品主要來源于20世紀20年代以來考古出土和百年來的征集積累,尤以青銅、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畫、書畫等具特色。

大同市博物館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裡丨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心中的期會

大同市博物館始建于1958年,1959年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座綜合性地志博物館,2020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現館址位于平城區,2014年12月31日對外開放,占地面積51556平方米,建築面積32821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17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3000餘件(套)。

大同市博物館整合文物資源,盤活文物利用,積極探索“總分館制”“策展人制”,目前下轄九座分館:遼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館、大同紅色記憶館、古代銅造藝術博物館、明堂遺址博物館、北朝博物館、魁星文化博物館、平城記憶館、梁思成紀念館、魏碑書法家張霭堂故居紀念館,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展示大同的曆史底蘊。

文|唐晉

圖|山西博物院 大同市博物館

海報制作|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傅宇珺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

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南麗江

稽核|方天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