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宏塔,李大钊之孙,获“七一勋章”

2021年6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72岁的李宏塔,荣获“七一勋章”。

身边的人都知道李宏塔,在长达18年的民政系统工作期间,他每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基层度过的。

他视社会弱势群体为自己的亲人,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和廉洁清正。

李宏塔的优良作风,源自于对革命坚定信念的代代传承。

因为他的祖父,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他的年岁与共和国同龄,只是在他出生的时候,祖父李大钊已经被反动军阀杀害22年了。

从小,李宏塔对祖父的所有印象,都源自父亲李葆华以及姑姑等人的回忆和讲述。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大钊

除了三女李钟华在三岁时意外夭折,李大钊一生育有5个儿女。

子女们对父亲最深切的记忆,就是1921年共产党成立之后的那段岁月。

彼时,十几岁的长女李星华记得很清楚,每个月发工资的那天,父亲拿回家的不是银元,而是一把欠条。

那是1921年中共北京支部成立之后的日子,为了维持党组织的活动,李大钊每个月会拿出80块的银元,作为组织的活动经费。

除此之外,他在北大工作,平日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青年学生。

这些年轻的学子来自五湖四海,有些家庭很贫苦。

只要他们张口,李大钊也会毫不犹豫地资助他们。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

以至于李大钊在担任北大图书馆长期间,每月工资高达140块大洋,担任教授后更是涨到了200块,可家里的生活依旧十分拮据。

后来,北大校长蔡元培嘱咐会计,每月发工资的时候,直接从李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交给李大钊的夫人,这样家里也就不致断顿了。

也是在这期间,长子李葆华在父亲的引导和教育下,年纪轻轻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16岁的李葆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李大钊的鞭策下,年轻的李葆华除了努力学习革命思潮和理论,也积极投身到了各种革命活动中。

然而,危险也正在向李大钊一步步逼近。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晚年的李葆华夫妇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这是李星华的散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的段落。

彼时的李星华,还不知道局势已经相当紧张。

而就在1927年的这一年,国民政府右派已经向共产党以及其他进步势力举起了屠刀。

那年的4月5日,恰好是清明节放假。

北京大学的一些老师和他们的子女,都到沈士远家里去玩。

沈士远是沈尹默的哥哥,后者和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都是《新青年》杂志编委会成员。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北京李大钊故居内景

沈尹默和李大钊平日交往深厚,所以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也趁着清明放假,到沈家去玩了。

然而就在沈士远家里的第二天,沈尹默就在北京城里得知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逮捕的消息。

因为,李葆华的母亲和两个妹妹,也一并被抓走了。

仅仅二十多天后,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义。

而当时的京师警察厅,勒令李大钊的妻子和儿女限期离开北京。

1927年的5月,全家怀着悲痛的心情回到了河北乡下老家。

丈夫被害后,妻子赵纫兰一病不起。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星华作为家里的长女,回到老家后不得不辍学,担负起了照顾母亲和年幼弟弟妹妹的重任。

而那时候,她的大哥李葆华还在京城里东躲西藏。

父亲李大钊遇害的消息,是沈尹默当面告诉李葆华的。

他告诉这个悲痛的年轻人,你的父亲是为主义而牺牲的。

茫茫人生路,李葆华立时失去了最坚定的主心骨。接下来要怎么走?一切都还是未知。

不过,李大钊的这些老友,决心把李葆华送到国外留学。

此时的李葆华,中学还没有毕业,要想按照正常的程序出国未免有些困难。

于是,蔡元培、沈尹默、钱玄同等人,想办法给他开出了一张孔德中学的高中毕业文凭。

有了这个证明,接下来就能着手准备出国的各项事宜了。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1949年,李葆华、赵毅敏、叶剑英在北京

李大钊的老友都建议李葆华去日本,于是李葆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开始学习日文以及其他课程。

1927年秋天,李葆华化名“杨震”,与沈尹默的儿子沈令翔一起奔赴日本,李葆华考取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物理化学系。

而且,在担任河北省教育厅长沈尹默的安排下,他费尽千辛万苦将李葆华的自费生改成为公费生。

这样李葆华在日本,每个月就能领到河北省政府发放的70块大洋。

当时,赴日本留学的公费生名额很少,在彼时303名赴日本的留学生中,有296人都是自费生,公费生只有7个人。

可见,沈尹默做这件事的难度有多大,以至于他的儿子沈令翔都是自费生。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1951年,李葆华在荆江分洪区

但是为了老友李大钊,再难的事情,他都要尽力去做。

李葆华在日本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他努力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

1931年5月,李葆华在日本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还担任了中共东京特别支部书记。

也就是在这一年,日本大举入侵东北,在组织的安排下,李葆华返回了上海。

随后根据党组织的指示,李葆华在上海组织了“上海留日学生会”、“上海民众反日救国会”、“上海反帝大同盟”等一系列左派进步组织。

就在李葆华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期间,他的妹妹李星华,又回到了北平重新开始上学。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葆华与周恩来

此时的李星华就读于孔德学校的初中部。

为了筹集足够的学费,在周作人的安排下,李星华在课余时间,还负责给学校刻蜡版,靠着这种半工半读的形式,她勉强维持着学业。

虽然生活相比于父亲在世时艰苦了许多,但是她心中的那团火焰,从来就没有熄灭过。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李星华和大哥李葆华一样,都走上了一条革命的道路。

1932年,在组织的安排下,李葆华秘密回到了北平,担任门头沟矿区的支部书记。

此时的他或许还不知道,妹妹李星华也在这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开始了秘密的地下活动。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星华

李大钊去世5年后,他的两个儿女,都先后走上了革命者的道路。

在孩子们的心中,只有继承父志,才对得起父亲的在天之灵。

随后几年,李葆华一直在北平地区进行艰苦的地下斗争。

而李星华则靠着半工半读,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北平的中法大学。

1937年,日本大举入侵中国,这一年,李星华大学毕业。

面对山河破碎的局面,她毅然决然投入到了爱国救亡运动中。

第二年,她参加了冀东暴动。

由于暴动失败,她只好带着弟弟妹妹们又秘密回到了北平。

此时的北平已经沦陷敌手,北京大学的领导架构,也被日本扶植的傀儡政府所取代。

在周作人的安排下,李星华进入了伪北京大学,在会计科当了一名出纳。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抗战已经正式开启,她的大哥李葆华离开了北平,在晋察冀分局担任组织部长。

随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逐步稳固和扩大,李葆华在组织部门的工作上,为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政工干部。

1940年6月,李葆华当选为代表,赴延安参加党的代表大会。

也是在这一年,还在北平的李星华,带着弟弟和妹妹,也将奔赴延安。

那时候,北方大部都在日军占领下,沿途盘查得十分厉害。

临行之前,周作人为她预支了薪水,并且还为其办理了所谓的“良民证”。

李星华随后带着弟弟妹妹辗转了三四个月,一直到当年的11月份才最终抵达了延安。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革命圣地延安的感召力是如此巨大,父亲当年向往的那种社会,彼时在延安已经有了初步的蓝本。

李星华在抵达延安后,在鲁迅艺术院文学系学习了一段时间,这之后,她便长期在延安的中学担任老师。

也正是在这期间,她开始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和《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等,都是李星华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此后,李星华长期奋战在教育战线上,一直到1950年,才再次回到北京。

大哥李葆华于七大之后,在延安党校系统学习了两年。

随后,他再次回到晋察冀,担任分局委员、组织部长兼党校校长。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老年时期的李葆华

在1945年的七大会议上,李葆华成为了最年轻的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解放战争期间,李葆华出任北平市委第二副书记。

1949年建国前夕,李葆华北京的市委领导,为了开国大典的事情忙前忙后,而且他的第二个儿子李宏塔,也已4个月大了。

22年前,父亲李大钊为了信仰和理想而牺牲;22年后,一个崭新的中国站立了起来。

当李葆华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时,他的内心感慨万千。

新中国成立后,李葆华担任水电部第一任党组书记、第一副部长。

由于长期的战乱,各地原有的水利设施早已满目疮痍,旱涝频发的局面在全国各地上演。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葆华在水电部任职时,视察工作

李葆华刚上任的第二年,淮河流域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为了根治淮河的水患,在转过年的初春时节,李葆华陪同水电部部长傅作义,在淮河流域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实地考察。

他们轻车简从,随后将详实的考察报告送交了国务院和党中央。

随后,治淮工作提上了国家日程,一系列水利设施工程建设纷纷上马。李葆华又陪同着淮委会主任谭震林,亲自下到各处工地。

他们和工人们一样,吃住在不能防雨的工棚里。外面一旦下起大雨,工棚里也立刻到处漏水。

从战争岁月里走过来的他们,对于这点苦完全不在意。

上世纪六十年代,李葆华又出任安徽省委书记。

那时候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粮食的供应和配额。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葆华夫妇在李大钊烈士陵园纪念册上签名

他一个人到粮店去买粮,工作人员卖给他3斤大米和7斤红薯干,李葆华立刻就发现了这里面有很大的出入。

因为按照国家的规定,每人每月的粮食配额是7斤大米和3斤红薯干,粮店却把这个规定给翻过来了。

李葆华立刻和工作人员争论起来,但是粮店的工作人员不以为意,说是上面让他们这么卖的。

随后事情查明,粮食的配额问题也得以解决。

不过,省委书记微服私访的事,在安徽各地流传开来。

在任职安徽期间,他坚持发展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并且实事求是地解决了很多错误问题。

也因此,他被当地人称为“李青天”。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大钊纪念邮票

在儿子李宏塔的记忆中,父亲虽然早已是国家的高级干部,但是家中的陈设却几近寒酸。

尤其李葆华在1982年离休之后,他还长期居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分配的房子里。

2000年,有关部门想要给他分配新房,李葆华以年龄太大为由拒绝了。

正是在父亲李葆华的影响下,工作之后的李宏塔,也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李宏塔长期在安徽工作,在合肥市的长江路和六安路上,人们总能看到一个身材魁梧,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男子。

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再到其后担任了领导工作,二十多年的时间,李宏塔一共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和7双胶底鞋。

一直到年纪大后,随着体力下降,他才把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大钊之孙李宏塔

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宏塔在安徽省的民政系统就是厅级干部了。

按照规定,他可以分到较好一点的房子,但是在他担任领导,先后主持4次分房的时候,一共分出去两百多套房子,从来没给自己留一套。

以至于单位的很多同事都看不下去,直到1998年,省里才多补给他二十多平米。

在李宏塔看来,父亲生前的教诲,以及祖父李大钊从不为了个人名利的情怀,才是他内心真正的根系。

这一点,李宏塔的两个姑姑和两个叔叔以及他们的后人,也都是这么做的。

李宏塔的另一个姑姑李炎华,以及最小的叔叔李欣华,与李星华一样,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大钊所书对联

他的另一个叔叔李光华,抗战期间随同姐姐李星华也参加了冀东暴动,随后长期在河北唐山工作。

1959年后,又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的党委书记。

无论身在什么岗位,他们更愿意传承和发扬的,是李大钊倡导的革命精神和不为名利的家风情怀。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李宏塔才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民政系统的工作岗位。

李大钊后人:长子葆华从政,星华从文,孙辈李宏塔获“七一勋章”

李宏塔获得“七一勋章”

而他的叔叔李欣华,则扎根北京山区的学校,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无论是从政还是从事教育工作,他们都没有辜负李大钊早年的期盼。

正如李宏塔的堂弟李建生所说,身为李大钊的后代,他们既要继承家族的精神和传承,更不会以李大钊后代的名义,为自己谋私利。

这份情怀,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也是中国共产党能传承百年的根基所在。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