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大衆低端車型不用自家雙離合,而用愛信的6AT變速器?

很多車友對于大衆汽車的産品序列并不會感到陌生,比如大衆的中端車系會用自家的雙離合變速器、高端車型用采埃孚的8AT,而最奇怪的就是入門車型如早期的1.6L、現如今的1.5L車型卻用愛信的6AT,要知道愛信6AT在很多車友心中是進階的代名詞,那大衆給自家最低端産品配進階的6AT合理麼、難道不沖突麼?

為什麼大衆低端車型不用自家雙離合,而用愛信的6AT變速器?

當然沖突、而之是以會産生這種沖突,主要是因為在汽車漫長的普及過程中,消費者逐漸形成的思維慣性;這些思維慣性如美系車油耗高、德系車修不好、日系車耐用而且省油,或CVT容易壞、AT高端、雙離合是為了降低成,再比如扭力梁一定差、雙叉臂一定比麥弗遜更好,等等;這些慣性思維下的認知使得對汽車的了解變得模糊、籠統!

為什麼大衆低端車型不用自家雙離合,而用愛信的6AT變速器?

比較好壞、高低不要通過類别,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過去美系車高油耗、但現在美系車油耗合理(确定時間節點),保時捷911的麥弗遜是不是比寶馬5系的雙叉臂懸挂成本更高?況且夏利也用過雙叉臂,是以通過類别比高低是不準确的!同理都叫6AT難道都進階麼?大衆1.5L用的6AT與漢蘭達用的6AT能是一回事麼?

為什麼大衆低端車型不用自家雙離合,而用愛信的6AT變速器?

6AT的産品序列很多

很多車友總認為6AT多麼多麼好,問題就在于是用類别去判斷好壞,在很多朋友的認知中似乎覺得6AT隻代表一種東西?實際上6AT具有多個型号、多種扭矩容量,簡單點說就是這6AT是分三、六、九等的,如上圖所示愛信橫置AT産品矩陣,我們可以發現根據不同的扭矩容量、6速AT共有6款産品,200n·m以下扭矩容量有兩款(低端)、200—300n·m扭矩容量有3款,400n·m以上扭矩容量有一款産品!

為什麼大衆低端車型不用自家雙離合,而用愛信的6AT變速器?

這樣一來我們就很容易弄清楚變速器型号上的玄機,原來都叫6AT的産品、卻并不是同樣的東西,大衆1.5L、1.6L車型用的6AT其實就是200n·m以下扭矩容量,而7代凱美瑞用的6AT則是200-300n·m的機型,400n·m以上的6AT則是2.0T漢蘭達再使用,這麼一判斷是不是就很清晰了?再看上圖、愛信縱置變速器産品矩陣,縱置6AT有4款、扭矩容量起步就是300n·m,最高版本達到了700n·m,這是什麼概念?這樣的6AT可以配備在超級跑車之上!

為什麼大衆低端車型不用自家雙離合,而用愛信的6AT變速器?

大衆1.5L車型用的6AT成本很低

寫到現在、我們再回到本文開頭時的那個沖突上來,為何大衆低端車型用6AT、中端車型卻用自家的雙離合?因為大衆低端車型所用的6AT很低端、成本比幹式雙離合變速器還要低(萬台采購成本),是以大衆給入門的1.5L、1.6L車型配備6AT絕對不是什麼良心選擇,僅僅是為了追求更低的成本;高扭6AT與低扭矩6AT成本相差很多,且入門規格的6AT我們已經國産了12年,工業領域牽扯的設計研發等成本早已經攤平!

為什麼大衆低端車型不用自家雙離合,而用愛信的6AT變速器?

大衆入門車型為何不用自家雙離合?

除了愛信低扭矩6AT成本可控之外,比對難度也是決定大衆如何選擇的關鍵;大衆自從在民用車上配裝雙離合變速器後,就打算逐漸完成全車系配裝,隻是需要過程、而雙離合變速器也确實需要繼續完善,是以雙離合的普及是循循漸進的,最早隻是大衆車系用雙離合,那時候很多車友說雙離合不好、如果好奧迪為什麼不用?後來奧迪A4用了,車友們又說如果好、A6為什麼不用,後來奧迪A6也配裝了雙離合(注意美國市場的奧迪A6也是雙離合,而且是全系雙離合)!

為什麼大衆低端車型不用自家雙離合,而用愛信的6AT變速器?

現在很多人又開始說奧迪A8為何不用雙離合變速器?呵呵、沒準再換代奧迪A8也會用雙離合變速器,大衆的目的本如此,隻是時間以及成熟度的問題!那麼為何大衆入門的1.5L或1.6L車型不用雙離合呢?實際上大衆入門車型不是不用雙離合變速器,而是用了雙離合後的駕駛體驗并不好,實際上當年1.6L高爾夫就用過雙離合變速器,但駕駛體驗差、頓挫頻繁,是以大衆就放棄了對入門車型配裝雙離合變速器!

為什麼大衆低端車型不用自家雙離合,而用愛信的6AT變速器?

實際上小排量自吸因為扭矩普遍偏低、是以并不适合比對雙離合變速器,福特1.6L配雙離合的車型駕駛體驗也不怎麼好(貌似現在也不玩雙離合了)是以這并不僅僅是大衆的問題,是以市面上我們能看到一些大排量自吸的雙離合車型如大衆R36、法拉利的一些老車型等等,但小排量自吸配雙離合變速器的例子少之又少,往往都是小排量增壓配個雙離合變速器;是以大衆不給低端車型配雙離合并沒有什麼玄機,因為低端6AT廉價、因為小排量自吸不适合比對雙離合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