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楊映月
可憐天下父母心!在這個世界上,身為父母的人,好像天生就欠自己子女的賬一樣,一輩子為了兒女活着,卻忘了愛自己……

對于每一個做父母的人來說,我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把我們認為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都留給了自己的孩子。甚至,即使是連孩子到家來看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怕孩子花錢。我們以為,自己節省一點,少讓孩子花點錢,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少奮鬥一點,少受一些罪,過上好一些的,體面的生活。
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錯了,我們所節省的那點價值,在孩子眼裡根本就一文不值!他們在外邊跟朋友吃一頓飯,自己買一件衣服,買一款化妝品,甚至就連一隻口紅,一雙鞋的價格,都夠我們做父母的一個月的生活費開支……
這個時候,我們心中五味雜陳。不知道是我們對于孩子們的關心多餘了,還是孩子們根本就不懂得我們身為父母的心,再或者是孩子們根本體會不到我們做父母節衣縮食在幫他們過日子的難處和良苦用心。
對于每一個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父母來說,一直沿襲和傳承的一個習慣,那就是給孩子帶孩子。
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看着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等到孩子結婚,再接着給孩子看護孩子的孩子……
然而我們卻忘了,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帶着自己的責任來的,并非子女隻是來享福的,父母隻是來受罪的。
然而,我們這樣幫孩子照顧他們的孩子的行為,慢慢的孩子了解成為了一種“應當這樣”和“應該這樣”,在心裡對我們沒有一絲的感激和感恩之情。甚至,如果不替孩子帶孩子,反倒成為了一種罪責一樣,讓我們有點擡不起頭來,不敢見人,好像自己犯了多大錯誤一樣。
“養兒防老”,一直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也是我們在心底裡潛意識的一種認知。我們總認為自己老了之後孩子是最可靠的人——如果自己病了,成了拖累了,即使是老伴也有可能不可靠,不管自己,孩子絕對是自己可以放心的,可靠的人。每當想到這兒的時候,這天底下幾乎所有的父母,心裡便有了底氣。
然而,我們卻忽略了這樣一句話“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是我們先人們在經過無數的時間考驗和時代的變遷後,結合人性作出的客觀總結。
人性是不敢直視的,也不能直視的,如果你直視人性,你除了留下一生的悔恨之外,别的什麼都不會有——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們自己之外,沒有靠譜的人。
這話雖然聽起來有點傷感情,但是确實是真理,因為當一個人經曆自己人生當中最黑暗時刻的時候,連自己的影子都會背叛自己。
天下每一個身為父母的人,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僅僅屬于自己,并且隻有一個人生,該為自己考慮考慮了——一輩子想出去轉轉,走走,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遊曆一下山水風光。
然而,我們要麼因為一身的責任,忙着掙錢養孩子沒有時間,要麼就是舍不得花這樣的錢去享受這樣的人生,我們認為自己這樣活着太奢侈,甚至認為自己這樣的生活有點太自私——能給孩子節省點就節省點,能給孩子多留一點就多留一點。多給孩子留一點,孩子就能少努力、少奮鬥、少吃苦一點。
然而,我們這一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舍不得玩,為了孩子節衣縮食,為了孩子放棄了我們的人生生活品質,最後孩子真的能夠體會到我們的良苦用心嗎?真的懂得感恩我們這些父母嗎?孩子就能常回家看看了嗎?孩子回去的時候就能多給你買點東西了嗎?
身為父母,我們雖然想念自己的孩子,雖然希望他們有時間可以陪陪自己,然而我們更懂得孩子的幸福比我們自己的幸福更重要。是以我們總是忍着對孩子無盡的思念告訴孩子:知道你忙,你忙你的……然而我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眼睛裡眼淚在打着旋兒……但是,孩子聽到我們這句話的時候,為不回家看我們找到了理由,心安理得了……
天下的父母們,都該醒醒了,每個人的人生都隻有一次,該為自己活一次了!
此文并不是教唆父母跟自己的子女産生沖突,而是告訴這天下的父母們:心疼子女的同時,記得也心疼一下自己……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