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喚醒“沉睡”中的經典影像

王舒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

這是一支由大學生組成的創業團隊,他們要做的事——修複、傳播紅色經典影像。

“從《上甘嶺》到《小兵張嘎》《英雄兒女》……紅色影視作品是人們傳承紅色記憶、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和多次播放,建國初期的一批紅色影片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老化、閃爍、丢幀等問題。電影修複工作又是一項費人力、耗時長的工作,很多經典影片是以陷入了‘沉睡’狀态。”陝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新天”團隊負責人趙磊告訴記者:正是捕捉到這一情況,來自學院廣播電視編導、藝術設計、電影學等專業的30多名同學,組建起了這支“新天”團隊。

喚醒“沉睡”中的經典影像

經過團隊修複的影像資料。陝西科技大學供圖

“在當代社會,‘體驗感’變得越來越重要。要讓經典重放活力,吸引更多人關注,除了修複老影像,還要在拍攝手法、最終成片和視覺體驗上加入更多時代元素。”經過多次讨論,團隊的項目思路逐漸清晰——運用規劃設計、編導、影視制作等現代化專業技術手段,通過短視訊、vlog、微電影、紀錄片等符合現代人傳播習慣的方式,守正創新地傳承文化。

說幹就幹!從腳下的黃土地出發,7年來,團隊走過陝西、甘肅、浙江、湖南、江西等11省、76縣的258個村莊,足迹遍布49處紅色舊址。通過實地調研、訪談曆史親曆者、查閱文獻資料還原曆史全貌等方式,團隊成員走進一個個塵封故事,再經過修複老舊影像、錄制畫外音補充曆史背景、統一剪輯調色,最終以紀錄片、短視訊形式拂去曆史塵埃,讓這些紅色故事重煥光彩。

“我是當年參加延安保衛戰的解放軍,那段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曆史,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恐怕已不清楚。你們這麼做很有意義!”團隊成員劉山峰至今仍清楚記得,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取景拍攝時一位老戰士說過的話。

喚醒“沉睡”中的經典影像

團隊利用暑期展開社會實踐調研。陝西科技大學供圖

當志願軍戰士在槍林彈雨中沖上高地、插上國旗的影像片段,以高清、彩色的畫質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當記錄着延安從革命戰争時期到今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曆史影像徐徐展開;當已發白、模糊的革命烈士老照片,經過修複還原呈現……一幀幀“紅色記憶”再次穿越時空,曆久彌新,而這些都是“新天”團隊孜孜以求的成果。

為提高修複效率、降低制作成本,“新天”團隊創新性地開發了智慧剪輯系統和修複引擎系統。設計系統時,是先去噪點,還是先追蹤圖像?追蹤過程中,噪點會不會增加?色彩飽和度、色相、人物紋理的資料該如何有序組合?……經過無數次的方案設計,請教專家、調整參數、推翻重建,團隊終于完成了智能系統的開發運用——黑白、模糊的片段,經過智能畫面識别修複、畫質提升和音樂比對,最終實作了從模糊到清晰、從黑白到彩色的智能化修複,大大減輕了人力成本。

憑借自主創新技術,團隊修複還原了《英雄兒女》《周恩來回延安》等一系列大衆耳熟能詳的老舊影片,剪輯制作了《南湖紅船》《延安》等一系列紀錄片、短視訊,依托網際網路+等數字媒體和資訊化技術,對百年曆史中奮鬥的經典故事進行立體化傳播,用青年的方式賦予了紅色文化新的時代活力。

2019年暑假,新天團隊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市吳起鎮,為當地村民播放自行制作的紅色紀錄片。107歲高齡的楊正國老人眼泛淚花,拉着團隊成員的手久久不願松開——1935年,這片土地曾經打響過中央紅軍結束長征的最後一仗—“切尾巴”戰役,楊正國正是這場戰役的親曆者。在紀錄片中,老人一眼認出了自己——他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以這種方式走上大熒幕,還讓更多人走進了他的故事。

紅色文化裡蘊藏着的感人故事,通過修複、展現感染了青年,青年又通過自己的了解和方式賦予紅色文化新的時代價值——正是新天團隊的努力,推動着楊正國這樣的無名英雄從幕後走到台前,讓更多青年深受感染和教育。

喚醒“沉睡”中的經典影像

團隊參加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陝西科技大學供圖

今年5月,帶着建立的“紅色教育庫”,新天團隊來到浙江省嘉善縣吳鎮國小,将這些精心诠釋的紅色影像作為鮮活教育素材,播放給學生。“看到紅旗升起來的那一刻,我們赢了!”看完影片,四年級學生楊浩仍沉浸在激動中,紅色的種子在小小心靈裡生根發芽。

不久前,新天團隊登上了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的領獎台——“新天—中國人民百年奮鬥曆史的影像再現者”項目一舉獲得大賽銀獎。

“下一步,新天團隊将繼續講好中國人民百年奮鬥的紅色故事,并嘗試将經典影像的修複技術推廣、運用到更多領域,為項目的培育創造更多可能。”團隊第一指導老師、設計與藝術學院院長詹秦川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