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粵美食之廣東蝦面

作者:宋二掰開講

蝦面又稱蝦子面,福建廈門、台灣、廣東等地區的漢族特色面食。據說是不光味道鮮美,還有保健調理作用,能健脾開胃、治療動脈硬化、春季養生,并且還有利尿、通便、補陽,治療陽痿早洩。有沒有那麼神奇心裡清楚就行!

南粵美食之廣東蝦面

關于蝦面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廈門、台灣、廣東鬥門、順德盛産蝦,漁人将蝦子捕到,并用新鮮的蝦子拌面吃,這就有了蝦子面的雛形。但因為新鮮蝦子容易腐爛,是以後來改成烘幹的蝦,于上個世紀50年代産生于香港。但廈門等其他地區依然使用新鮮蝦子做蝦面,并流傳到台灣。蝦面做法簡單,材料容易獲得,其口感鮮美,深受大家喜愛。

南粵美食之廣東蝦面

蝦面的曆史并不太長,那怎樣才能做出優質的蝦子面?要有顆誠懇的心,認真對待它,用好的材料;其次便是技法,從采集蝦子,到炒蝦,再到打面的功夫,每一步都有講究。唯有全面到位,才能成就一碗好的蝦面。”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好,蝦子面的主要元素隻有兩樣,一是蝦子,二是面。

南粵美食之廣東蝦面

蝦子又分海蝦子和河蝦子,其中以大顆、鮮甜而不鹹的河蝦子勝出。河蝦子之中也有分别,白米蝦、基圍蝦、沼蝦等當中又以個大最好。體型比較大的有足夠有力的雙鉗可以捕捉小魚吃,營養好了蝦子當然大又油分充足,并且味道鮮甜。

每年的5月到9月,是河蝦産卵的季節,此時會有大串的蝦子黏在母蝦的腹部殼縫中。取卵這種精巧活,沒有機器代勞,全靠手工。活取一定要眼明手快,一手捉住活蝦,剝去蝦殼,一手用剪刀把整串蝦子剪出。取出了蝦子之後,還要把蝦子放在水中撥散,讓蝦子和細沙分開,這樣幾十次才能把蝦子清理幹淨。弄幹淨的蝦子要放在太陽底下曬,再放入鍋中烘幹,要像炒茶葉一樣用人手慢慢來撩撥它們。

南粵美食之廣東蝦面

這樣的蝦子還未完全加工好,送到面店中,還要用熱鍋再炒。炒的時候,火要猛,手要快,蝦子才會幹爽香而不焦。炒的花樣可多了,有人加姜片炒,有人徒手炒,有人加蒜片炒,更妙的是掄起鍋讓蝦子在空中翻飛,據說這種功夫炒出來的蝦子最上乘。不過,這種炒法每次隻能炒一二斤,但力氣卻費得極多,沒有幾十年的功力可做不到。

再說面條,好的面條必須韌性十足,且吃口香爽,一定要用韌性高的高筋面粉。揉好面後,要用一根粗壯的竹竿,一頭用橡皮筋固定住,一頭懸空,師傅坐在懸空的一頭,靠人的體重來來回回地壓面團。不斷重複,要壓百來回才成,還要将面反複折疊,大約8-10次之後,面條就仿佛有了靈性一般,入口柔韌爽彈。

蝦面的主料是蝦和面,然而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湯。先把蝦去殼水熟,撈起蝦仁,再用這湯熬蝦殼,熬了第一遍後,把蝦殼過濾出來,搗碎,摻上冰糖再熬。然後和上熬過的豬骨頭湯,撒上蔥花、蒜末,方才成為蝦面湯頭。食時,将面攪熟。撈置碗中,放上幾隻承熟的蝦仁和幾片豬肉,加上一小匙蔥頭油及些許蒜泥,再舀進熬好的蝦湯,撒上胡椒,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