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魏蜀吳三國中,為何孫權最晚稱帝?

魏蜀吳三國中,為何孫權最晚稱帝?

孫權稱帝

孫權于黃武八年(229年)四月十三日稱帝,比曹丕晚了九年,比劉備晚了八年,那麼魏蜀吳三國中,孫權為何最晚稱帝呢?

其實孫權本人早就解釋過了。

權辭讓曰:“漢家堙替,不能存救,亦何心而競乎?”群臣稱天命符瑞,固重以請。權未之許,而謂将相曰:“往年孤以玄德方向西鄙,故先命陸遜選衆以待之。聞北部分,欲以助孤,孤内嫌其有挾,若不受其拜,是相折辱而趣其速發,便當與西俱至,二處受敵,於孤為劇,故自抑按,就其封王。低屈之趣,諸君似未之盡,今故以此相解耳。”

當年孫權先後擊退劉備和曹丕,這時三家中隻剩孫權沒稱帝了,于是陸遜孫邵率領群臣勸進。

孫權先客氣一下,把已經倒台的漢室擡出來禮讓幾句,這個理由足夠扯淡,是以大家也知道孫權是瞎扯。

群臣想的是道理我們都懂,勸進要勸三次,按程式走就是。

這下孫權倒是急了:我是真不打算現在稱帝啊!

魏蜀吳三國中,為何孫權最晚稱帝?

孫權

于是孫權隻好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之是以不稱帝是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目前形勢下稱帝必然與另外兩家同時為敵,而吳國目前很難抵抗兩家的同時進攻。但如果隻是稱王,則對兩家都留有餘地,在受到一方進攻時,和另一方尚且有緩和的可能。

最後孫權稱帝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魏太和三年,蜀建興七年。這時曹丕早死,曹叡剛繼位,孟達造了個不大不小的反,蜀漢連搞三次北伐先是三郡震動,後又拿下陰平武都,吳國也馬上入侵襄陽,後又在石亭大勝魏軍,魏國軍界第一人曹休此戰後一命嗚呼,鮮卑轲比能率三萬大軍把護烏丸校尉田豫圍了七天七夜,遼東公孫淵也在前一年囚禁了叔父公孫恭,一副要搞事的樣子。

也虧曹叡是個能幹人,鎮住了局勢。但就時人看來,曹魏當下情況無疑很糟糕。

孫權合計了一下,自己要是稱帝,曹魏短時間裡是搞不出什麼三路伐吳的大動作來的。蜀漢單獨打過來自己也不怕,何況目前執政的諸葛亮外交方針比較靈活,向他争取下并尊二帝的意見,也不是不可能成功,于是他就這麼做了。

果然,蜀漢朝廷一片嘩然,但諸葛亮力排衆議,接受了提案。

是歲,孫權稱尊号,其群臣以并尊二帝來告。議者鹹以為交之無益,而名體弗順,宜顯明正義,絕其盟好。亮曰:“權有僣逆之心久矣,國家是以略其釁情者,求掎角之援也。今若加顯絕,雠我必深,便當移兵東戍伐,與之角力,須并其土,乃議中原。彼賢才尚多,将相緝穆,未可一朝定也。頓兵相持,坐而須老,使北賊得計,非算之上者。昔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權通變,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忿者也。今議者鹹以權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若大軍緻讨,彼高當分裂其地以為後規,下當略民廣境,示武於内,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衆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權僣之罪,未宜明也。”乃遣衛尉陳震慶權正号。

注意諸葛亮的這句:權有僣逆之心久矣。

孫權老早就想稱帝了,全國人民有誰不知道?這比司馬昭之心還明顯。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承認其帝位合法。因而事後孫權對諸葛亮也頗為感激,對蜀漢使臣劃分魏境十分慷慨(雖然沒有卵用)。

魏蜀吳三國中,為何孫權最晚稱帝?

諸葛亮

對于吳國的國運,孫權的心态也比較豁達。他在黃武三年曹丕從廣陵退兵時,就讓人給吳國算了一卦。算出吳國還能持續五十八年,孫權覺得自己肯定活不到那時候,也沒遺憾吳國基業不能代代相傳,隻覺得後代的事自己也管不了。

魏人自江西望,甚憚之,遂退軍。權令趙達算之,曰:“曹丕走矣,雖然,吳衰庚子歲。”權曰:“幾何?”達屈指而計之,曰:“五十八年。”權曰:“今日之憂,不暇及遠,此子孫事也。”

總而言之,孫權是個很現實主義的人,秉持一切理想都要為現實讓步的理念。另一方面,他對形勢的感覺又很敏感,總是在關鍵時刻做出于己有利的決定。因而稱帝的時機也是他認為萬無一失後挑選的自己看來最合适的時間點,并且從事後看來,孫權的稱帝也完全沒有給自己在政治方面帶來負面影響。

孫權稱帝時按例又讓人給自己算了一卦,算出自己能當24年皇帝,于是大喜。

初,權即尊号,令達算作天子之後,當複幾年?達曰:“高祖建元十二年,陛下倍之。”權大喜,左右稱萬歲。果如達言。

由此可見孫權确實十分現實,什麼長生不老或者萬世一系這種不切實際的事他都沒打算去奢求。在這一點上,曹丕大概和孫權很合得來。作為開國皇帝,曹丕甚至在文章中寫道: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

魏晉風流也許就是傳承自漢末大亂之後士人中盛行的這種看淡人生的豁達态度。隻是作為開國之君,對于生死富貴國運社稷如此豁達,也未必是件好事。

魏蜀吳三國中,為何孫權最晚稱帝?

曹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