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百五铢
鑄期(地)∶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蜀(劉備)鑄
直百五铢
原大∶直徑26.3mm
價值:八級

直百五铢
直百
原大∶直徑19mm
價值:八級
直百
定平一百
鑄期(地);三國中期蜀鑄
币質∶青銅
特征∶錢形薄小,字文欠精
原大∶直徑17mm
價值:八級
定平一百
太平百錢
鑄期(地)∶三國早期蜀鑄
币質∶青銅(銅色偏紅)
特征∶錢文有篆、隸兩體,形制大小不一,種類甚多,"太"有作"犬"者,"錢"有作"金"者,又有傳形,背水波紋者
太平百錢
原大∶直徑24.2mm
價值:七級
太平百錢
篆疊百 大字大祥
原大∶直徑 28mm
價值:四級
篆疊百 大字大祥
世平百錢 背 水波紋
原大∶直徑28mm
價值:三級
大泉五百 大泉當千等
鑄期(地):吳大帝嘉禾五年和赤烏元年(公元236~238年)鑄,至赤烏九年"省息之"
币質∶青銅
特征∶錢文圓渾豪放,鑄工較粗糙
大泉五百
原大∶直徑30mm
價值:七級
大泉五百
大泉當千
原大∶直徑33mm
價值:七級
大泉當千
大泉五千
原大∶直徑38.8mm
價值:一級
大泉五千
漢興
鑄期(地)∶十六國時期成漢昭文帝李壽漢興年間(公元338~343年)鑄
币質∶青銅
特征∶形制薄小。錢文隸書,分橫讀和直讀兩種,多不甚清晰
備注∶此系中國最早之年号錢也
橫讀
原大∶直徑17.2mm
價值:五級
橫讀漢興
直讀
原大∶直徑17mm
價值:七級
直讀漢興
大夏真興
鑄期(地)∶十六國時期夏武烈帝赫連勃勃真興年間(公元419~425年)鑄
币質∶青銅
特征∶錢文隸書,面重郭、制作精整
備注∶"太""大"字古通,此處應讀"大"此乃中國第一次出現國号連年号之鑄币也
原大∶直徑23mm
價值:一級
大夏真興
宋四铢
鑄期(地)∶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鑄
币質∶青銅
特征∶輪廓形制類五铢,惟錢文"四铢"重如其文
原大∶直徑 22.5mm
價值:七級
宋四铢
孝建四铢
鑄期(地):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始鑄,至明帝泰始三年罷止(公
元467年)
原大∶直徑21mm
價值:四級
孝建四铢
宋兩铢
鑄期(地)∶ 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永光元年(公元465年)春二月鑄(鑄期僅一月)
币質∶青銅
特征∶錢文夷漫、形狀薄小,重如其文
原大∶直徑19mm
價值:二級
宋兩铢
直讀五铢
備注:六朝時鑄,鑄地不祥
原大∶直徑22.5m 重3.2g
價值:三級
直讀五铢
内郭五铢
鑄期(地)∶南朝陳或北周鑄
特征∶鑄工精整,肉好俱周郭,錢體較厚大
原大∶直徑25.3mm 重3.4g
價值:八級
内郭五铢
太貨六铢
鑄期(地);南朝陳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
币質∶銅、鉛
特征∶錢形工整,肉好俱周郭,制作精極。篆文勻稱清晰,瑰麗無比。是品早以其精美著稱于世,居南朝錢之冠首
備注∶初以一當十,與五铢并行。後貶為一當一用
銅質
原大∶直徑25.2mm
價值:七級
銅質太貨六铢
鉛質
原大∶直徑27mm 厚1.8mm 重5.3g
價值:四級
鉛質太貨六铢
永安五铢
鑄 期(地)∶北魏孝莊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始鑄。其後東、西魏續鑄
原大∶直徑21.7mm 重2.0g
價值:八級
永安五铢
常平五铢
鑄期(地)∶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
币質∶ 青銅
特征∶制作精美,篆文飄舞流暢。"平"字上橫劃巧妙地借用了穿下郭,使文字文和圓錢形制有機地融合一起,給人以統一和諧之美感
原大∶直徑24.8mm 重4.3g
價值:九級
常平五铢
北周布泉
鑄期(地):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l年)
币質:青銅
特征∶制作精好,錢文玉箸篆,系以精美著稱于世的"北周三錢"之一
備注∶初以一當(五铢)五
原大∶直徑25.5mm 重3.4g
價值:八級
北周布泉
五行大布
鑄期(地)∶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
币質∶青銅
特征∶鑄工精好,錢文玉著篆。布局疏密勻稱,筆劃柔中寓剛。韻味無窮,系"北周三錢之一"
備注∶初以一當(布泉)十
原大∶直徑27mm
價值:八級
五行大布
永通萬國
鑄期(地)∶北周靜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币質∶青銅
特征∶鑄工精良之極,面背内外郭高突。字文深峻,錢肉較厚。錢文微含鐵線 篆
意,筆劃莊重流麗,神韻奇絕,堪稱玉箸篆中的典範之作,系"北周三錢之,,。
備注∶初以一當(五行大布)十
窄緣
原大∶直徑30mm
價值:六級
窄緣永通萬國
闊緣
原大∶直徑32mm 厚1.7m 重8.0g
價值:四級
闊緣永通萬國
隋五铢
鑄期∶隋高祖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鑄
币質∶青銅、白銅
特征∶制作多精整、寬緣,穿右有一直劃(豎郭)與"五"字相連
置祥五铢
原大∶直徑24.7mm 重3.4g
價值:八級
置祥五铢
普品(直筆五)
原大∶直徑23mm 重2.65g
價值:九級
普品五铢(直筆五)
五铢白錢(曲筆五)
原大∶直徑23mm
價值:八級
五铢白錢(曲筆五)
關注“始豐溪” 關注人文旅遊
下載下傳地方志、家譜請添加小編微信
整理不易,敬請點選
在看、點贊、評論、轉發
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