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北人吃不夠的燴酸菜(原創首發)

作者:滄海拾金王海龍

酸菜以酸脆開胃,口感順爽而被東北人所喜愛,酸菜的腌制是個細緻複雜的工作,每年秋季白菜采收的季節,把心部飽滿的白菜齊根砍下放在陽光下晾曬三五天,以便脫去白菜中大部分水分,使易脆的白菜邦變得松軟。經過晾曬的白菜剝去老邦後,剩下鮮嫩綠葉白邦的白菜再放在溫水裡清洗一遍後,就可以直接裝入缸裡,腌制成酸菜了。在缸裡裝一層白菜撒一把鹽,裝幾層白菜後,為了有效的利用空間,可以在白菜上鋪上布袋,人可以到白菜上踩一踩,使缸裡的白菜裝得實成。一缸白菜裝平口後得高出缸沿多裝出兩層,給白菜剎缸做準備。白菜碼完缸後,在白菜上壓一塊石頭,在缸裡填上适量的水,放在溫度适宜的空間,酸菜就算腌制成功了。

東北人吃不夠的燴酸菜(原創首發)

腌制成功的酸菜不等于是可以食用的酸菜。酸菜從腌制到能食用大概得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如果在腌制一個月内食用,其一酸菜可能沒酸,其二酸菜中的亞硝酸鹽沒完全轉化為乳酸而對人體有害。

東北人吃不夠的燴酸菜(原創首發)

一般農村酸菜可食用的季節,正好是農村殺年豬的時候,切一大盆酸菜,用水洗淨,放在大鍋裡,添上水,放上幾塊五花肉,放好蔥、姜、蒜、花椒、大料、鹽、味素、十三香等佐料後,大火燒鍋開煮,水半開時,放入灌好的豬血腸和血塊,蓋上鍋蓋用大火慢炖,隔段時間用縫衣針刺一下血腸,觀察血腸的熟度,血腸煮熟時,整鍋菜就都炖好了,把五花肉撈出切成片再放入菜鍋,撈出血腸後,鍋裡的酸菜就是燴酸菜,酸菜吸收了肉裡的油膩,使五花肉不膩口,血塊和五花肉吸收了酸菜過多的酸氣,使酸菜多了酸香。經過長時間的炖煮,佐料的香味和肉香都彙集到酸菜裡,夾一口酸菜放在嘴裡,瞬間酸香四溢。豬肉和血腸吃得膩口了,吃一口燴酸菜,脆爽酸香的燴酸菜立時就能緩解肉的油膩感,喝幾口燴酸菜湯還能緩解酒醉的不适。

東北人吃不夠的燴酸菜(原創首發)

我們東北農村殺豬時,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會被請來吃豬肉,名為吃豬肉,豬肉倒是吃不了多少,最下貨的确是燴酸菜,往往準備的足夠多了,酸菜還是不夠。有些沒來吃豬肉的人,不要豬肉,就要一盤燴酸菜嘗嘗。

東北人吃不夠的燴酸菜(原創首發)

燴酸菜不怕剩,越炖越好吃,燴酸菜成為東北的一大特色,它成為東北冬天裡餐桌上的美食名菜。

東北人吃不夠的燴酸菜(原創首發)
東北人吃不夠的燴酸菜(原創首發)
東北人吃不夠的燴酸菜(原創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