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作者:铁道兵文化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作者 朱海燕

[三]

颍河,古称颍水,是淮河的最大支流。颍河的名字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郑人颍考叔,因其执掌颍谷之地得名。

颍河全长620公里,流域面积36728平方公里,在皖境为208公里,它从颍上的沫河口注入淮河。

在古代,颍河是商王朝南铜北运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淮河流域历史上航运、农业灌溉的重要水系。

由于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颍河已失去人们乘船来去的意义。但颍河的水面上仍然行走着一些货船。自然,船舷两侧失去了长长的竹篙,突突作响的马达,比昔日借力的风帆更有力量,让或大或小的舟船,在清风浩荡的颍水里渐行渐远地驶向它们要驶向的地方。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颍河岸边美丽的槐树林(图片来源网络)/

皖地的颍河,要比在河南境内浩阔畅达多了。河坡上长满了紫穗槐、国槐和杨柳。紫穗槐原产于北美,现已在大陆东北至长江流域广泛引种栽培,已成为中原和北方荒山、沙荒绿化和水土保护的常用树种。至于国槐和杨柳那早已是颍水流域的固有的树种了,它们树冠开展,树形美观,生长甚快。乡亲们语我:槐树就像颍河的儿子,健康而富有生机;杨柳就如颍河的女儿,亭亭玉立,多姿动人。它们站立在颍水岸边,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发雍容坦荡的气度,无不凸显着颍水生命中最绿色最纯洁最原始的质感。

安徽地跨江淮,处在南北交通要冲,又是连接华中和华东的枢纽,自古即是南北和东西文化交汇之地。春秋时期,随着王室衰微,大国之间的争夺日趋激烈,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5个霸主,今安徽境内的大部分地区都卷入了旷日持久的争夺人口、土地和政治权利的战争。可以想象,在那一次次争斗中,颍河所扮演的角色了。我想,它肯定是一个战争的平台,每一次搏杀,颍河上流淌的一半是水,一半是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往往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与撞击,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让读者从那一棵树木中见到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到历史的智慧与密码。

发生在颍河上最为经典的故事,当属宋代。而宋代颍河上的颍州这座城市又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点,也是那个时代备受关注的关键词。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地存在,它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之所以是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是因为它与另一个城市紧紧相连,这个城市就是汴梁,即今天的开封。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北宋 的八朝古都 开封(图片来源网络)/

那时开封是北宋的首都,距开封仅200公里的颍州,虽然算不上它的卫星城,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首都城市圈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城市了。而滚滚而来的颍河,则是连接开封和颍州重要的水上通道。开封、颍州、颍河,以及奔走在颍河上的那些人物,就构成了一张历史的巨幅图画。

解读这幅画必须先从开封说起。

开封是座屹立于豫东平原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伟大的黄河从城北流过,孕育着这里的古代文明。春秋时代,开封成为城市,郑国国君郑庄公在此修建了一座储粮城,取“开拓封疆”之意,开封由此而得名。开封历史上又称大梁、汴梁,曾是战国时代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与金国的首都,号称“七朝都会”,与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合称六大古都。北宋时代的开封,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百万,商贾云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我们的先辈们为什么选择开封建都?

因为开封在地貌上位于黄河冲积扇的末端。这里地势平坦,呈西高东低,北隆南伏之势,这就决定了开封周围的自然河流,自西向东或向东南作扇状注入淮河及其支流。黄河余水或讯期泛滥,也是向这一方向奔流,从而形成了开封周围河、泽、丘、冈相间的地貌形态。纵横的河流,广布的水泽和繁茂的野草,成为先民的渔猎、耕作的好场所。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鸟瞰如今的开封(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从自然环境上看,开封周边地势虽然平坦辽阔,但不如西安、洛阳因山而形成天然屏障,便于防守。宋太祖赵匡胤对开封这样的地理环境耿耿于怀,直到开宝九年(976年),他出巡洛阳时,仍有先迁都洛阳,再西迁长安的打算。甚至到了宋真宗、宋仁宗时期,关于择汴建都的争论仍没有结束。

秦观在他的《安都论》中,这样写道:“天下之形势莫如雍,其次莫如周,至于梁则天下要冲而已……非所以万世之计……”

但是,最终北宋还是没有迁都。原因是他们看中了开封与国内其他古都相比,有着极为优越便利的水陆交通网络的优势。倘若迁都洛阳或长安,那么从全国各地运送物资的漕运成本将大大将加,他们不能不考虑这一点。

也许,在当初关于迁都的庙堂决策会议上,颍河的优越性已成为他们的重要议题之一。

开封既是国都,自然面临着漕运问题,它所需要的大米、小麦、木材、丝绸、布匹、金银漆器、桐油等等物资大部分要从江南与江淮地区运来。通过运河转汴河直达开封的水路便拥挤起来,不能满足物货运输的需求。这样,颍河便成为通往开封的又一条重要的水上通道。我在杨宽先生所著的《战国史》一书中,看到一张战国时期大梁、安邑地理位置图。当时颍州西北处有一座叫胡城的小城,从那里有一条河直达开封。这条河的名字也叫沙河,沙河源于开封的蔡河,它流出开封后,一分为二,东流的为汴水,南流的为沙水,沙水走古狼汤渠道,南流经太康西,入淮阳县境,自淮阳城南入颍水。这里可以看出,自南方来的货物,从淮河取道颍水,便可直取开封。淮阳等颍水上的城市,都有柳荫停船,槐树驻马的港口,北上的物资一旦到达这里,这算抵达开封的家门口了。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颍州 西湖美景(图片来源网络)/

开封的存在,使颍河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通达南北的黄金水道,每天迎来送往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官员们来了,僧侣们来了,学士们来了,商贾们来了,进京赶考的学子们来了,苏州、杭州那些靠资色而生活的女人们也来了。总之,一批人去了,一批人又来了,裘马鲜艳,有如天边的五彩云一般。颍州,这座因颍水而新鲜美丽的城市,在颍水的浸润之下不动声色地长胖了、长大了、长美了。颍河穿城而过,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时,政府又没设土地管理局,盖房用地也无需报批。一些颍州富裕人家,在自家闲置的土地上便盖起粉墙的小楼,种植下芳草绿树,或做饭馆,或做客栈,或做青楼。把颍州这座小城打扮得十分有模有样,有滋有味。虽然,颍州比不上苏州、杭州、金陵、扬州,但因开封的因素,有颍水的滋润,它已成为一座辐射生命热力的城市,起码在淮河以北的土地上,鲜有能与颍州媲美的城市。一些在苏杭和开封失意的风尘女子,感到颍州才是她们更好的去处,便来到这里,给这座城市带来一种醉人的明丽的时尚。因此,它的河岸与街道上长留着玉人的身影和充满着香艳的粉气。作为农耕中国的商务重镇颍州,南来北往的人到了这里,就会撕去平日里遮遮掩掩的面目,变得本真自然起来,文人的放浪形骸,商人的挥霍无度,女人的万种风情,一切都走向了随性随意,自由无拘了。这里的景观也是盛名一时的,颍州的西湖要比杭州的西湖大数倍,闻名于唐,极盛于宋。有亭、榭、楼、阁、堂、台、寺、桥,或建于崇台,或依于水际,或卧于碧波。西湖书院、飞盖桥、宜远桥、望佳桥、清风阁、六一堂、会老堂等处,每天都有官僚文士们在那里附庸风雅,都有盐商们在那里夸奇斗富,都有富家子弟在那里狎妓冶游。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颍州 西湖美景(图片来源网络)/

43岁到颍州做太守的欧阳修上任没几日,便带着一帮官员到西湖种植端莲和黄杨,搞绿化,西湖的景致让他感慨万千,他把西湖说成是人间仙境。

颍州是宽宏大度的,也是美丽动人的。初给欧阳修一面,便让欧阳修一见钟情了,他欣赏这座城市独特的神韵,欣赏这里的优雅与繁荣,由此便下了决心,就是死,也要葬在颍州。

[四]

宋代与颍州有过交集的官员文人学士数不胜数,不可能一一叙述,在这里,我只能择其要者,圈点几位。

第一位出场的是高风亮节,文采斐然的范仲淹。范仲俺的祖先是陕西彬县人,以后迁到江苏的吴县定居。范仲淹的生父范墉,在宋太宗端拱初年做过徐州节度掌书记,端拱二年(989年)范仲淹出生在徐州。他两岁时父亲去世,以后家境衰落,无法维持生活,母亲谢氏不得不带着范仲淹改嫁到淄州长山姓朱的家里。范仲淹从此改姓朱,成为朱家的人。23岁时,范仲淹得知母亲改嫁朱家的家世后,受到很大的震惊和刺激,毅然辞别母亲,离开朱家,去南京应天府求学。1015年,范仲淹以其渊博的学识,一举中榜,登进士第,这年他正好27岁,从此走上仕途。他做官以后,便把老母接来赡养,同时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1])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图片来源网络感谢画作者)/

在千年的时间屏幕上,在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的行列里,范仲淹始终是一位能激发瞻仰者崇高情感的英雄人物。他29岁,任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就是亳州。范仲淹有一位上司,是通判杨日严。此人关心民间疾苦,后任转运使。他很赏识范仲淹的才干,二人关系融洽。多年以后,他去世时,范仲淹写了一篇《祭龙图杨给事文》,回忆他们在亳州相处的日子。仲淹感慨说道:我初来亳州时,独栖难安,孤直易摇,幸得杨公的关照,一顾而厚,甚乎神交;思想交流亲密无间,议必以直,中无藏韬,认识一致法必在平,同心协力政事以和;把亳州治理得不理而调,下无冤号。杨公离开亳州后,仍然独不我忘,且荐且褒;终于使我羽翼有渐,界于云霄。20多年后,仍然念念不忘,恩荣屡叨。

从文中可见,范仲淹与杨日严在亳州结下的友谊,确实深厚,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仲淹离开亳州后,先后到泰州、兴化、楚州、陈州等地做官。1033年,他被调回汴京担任右司谏,负责对朝政缺失、百官违误进行谏正。当时江淮一带发生大旱,种饷皆绝,人多流亡,死者十有二三。范仲俺临危受命,赈灾江淮。这样出京进京,他多次途经颍州。再说,颍水上那座叫陈州的小城,又是他曾经的为官之地,自然他对颍水多了几分亲切的感觉。那年9月,他由颍州到达淮南诸州,了解到当地无钱购买调进的物资,便奏请国库借钱50万以资使用。他了解到官府向农民购买粮食,常被粮行商人从中操纵,既伤害农民利益,又虚耗大量官钱,便奏请朝廷先与农民约定合理价格,限期交纳,避免商人从中盘剥。同时,他深入民间,核实灾情,减免赋税,召集流亡者归业。他完成赈灾任务后,沿颍水而达汴京,他给皇帝带去的并不是金银财宝,玉器字画,而是农民用以充饥且有毒的“乌昧草”草,请皇帝让六宫、贵戚传观,以戒侈心。他将见闻写成《救弊八事》,严历批评了当时的暴政、滥赏、冗官、冗吏、冗费、冗兵等腐败现象,建议裁冗节费,以宽民力。受到仁宗嘉纳。范仲淹的江淮救灾,展示了他那颗忧国爱民的赤心。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范仲淹 雕像(图片来源网络)/

范仲淹一度任秘阁校理,大概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成员。他的这一职务是晏殊推荐的。真宗去世后,年仅13岁的仁宗即位,因不能亲政,便由刘太后垂帘决事,独揽大权。到了仁宗可以亲政的年龄,太后仍把皇帝当成傀儡。在刘太后61岁寿辰接受朝拜大礼时,由仁宗亲率文武百官为太后上寿,范仲淹却上疏反对。他认为,皇帝在宫中亲事,行家人礼可以;但在朝廷上,率百官朝拜,则有损主威,有亏君体。他奏请太后撤帘还政于仁宗。晏殊被范仲淹的这种大胆举动吓坏了,怕他惹出是非连累了自己,当面斥责范仲淹狂妄。

范仲淹对晏殊说,我担任这一职务,经常担心自己不称职,为知己丢脸。不意今天反因忠直在你这里得罪。晏殊默不作声。接着范仲淹又给晏殊写出一信,申述自己犯颜直谏的道理。晏殊感到惭愧,只好向范仲淹赔罪。

范仲淹在此岗位上工作不到一年,因得罪刘太后被贬为河中府通判。同僚朋友在都门为他饯行时祝贺道:“此行极其光荣。”

刘太后死后,范仲淹被召回京担任右司谏,但又因进谏劝阻仁宗废郭皇后被贬睦州,即今日的浙江淳安。同僚朋友又为他登门饯行,祝贺道:“此行更加光荣。”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 图片来源网络)

仲淹被迫离京,带着妻子家人前往赴任,心情自然很不愉快。从开封沿沙水,经太康、淮阳入颍。到达颍州时,已是第八天的黄昏了,他准备在颍州小住几日,颍州的官员对范仲淹的此行极为重视,将接待京官大员的驿馆收拾得十分贴切,青灰色的瓦檐悬挂起数盏彩灯,弥漫一种淡淡的温情。颍州虽属中原,但颍河岸畔的驿馆却有着南方的情致与气韵、浪漫与质朴,入住驿馆的范仲淹眺望着窗外的颍河,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绿肥红瘦、杏花春雨的苏州。他感慨地对接待他的官员说:“颍州不是家乡,却胜似家乡啊。”

第二天,范仲淹及其家人在颍州官员的陪同下,游览了西湖。西湖林林总总的名胜古迹都沉浸着历史的风风雨雨,先人留下的碑刻文字依稀可辨,虽有些颓废,但仍然是颍州人的精神家园。陪同者恳求范公能为西湖留下墨宝,却被范仲淹婉言谢绝了。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图片来源网络)

几日后,范仲淹一家离开颍州,沿颍水南下,再转道江南。进入淮河,他看到一种壮美,淮水从西而下,卷着一河浑浊,颍水由西北而来,卷着一河碧涛,在沫河口两河交汇处浑浊分明,似两种力量昼夜不停地搏斗撕杀,永远没有胜负之分,这种斗争,多么像他供职的朝纲,他生活的人类啊。

在淮水苍茫的烟霞中,浩荡的锦帆接天而来,又向天涯驶去,杨柳优美地挂在淮河两岸,时不时飞过鸣叫的白鹭。但是,好景还没有看够,天不作美,剧烈的大风忽然在河面上掀起,险象环生,小船几致颠覆。范仲淹却临危不惧,展纸挥笔,记诗3首,描述当时的情景。

其一曰:

妻子休相咎,

劳生险自多;

商人岂有罪,

同我在风波。

以此告诫家人不要埋怨他,为什么不好好地在京做官,偏要得罪人,以致贬官,经此遭遇风险呢。眼光应该开阔一些,人生道路上的风险本来很多,与我们同船的商人没有什么罪,不也同我们一样遭此风险吗?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推断,范仲淹贬放外地为官,是不能享受“专车”或“专船”待遇的,与商人同船,坐船花钱买票,一路从开封到浙江的睦州,很可能只有在重情重义的颍州和他故乡的苏州,可享受几日免费吃住的待遇。(未完待续)

朱海燕 ||《颍水侧记》(之二)

朱海燕简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

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是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新闻出版界领军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八次获中国新闻奖,九十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出版各类作品集四十部,总字数2000万字。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系中国作协会员。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