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海燕 ||《富春江记》(下篇)

作者:铁道兵文化
朱海燕 ||《富春江记》(下篇)

作者 朱海燕

到了宋代,范仲淹知睦州时,经常遨游钓台。他在富春江畔修建了严子祠,写了一篇《严先生祠堂记》。他与好友李泰伯同游钓台时,突然一阵清风拂过。范仲淹击掌连呼:“好风!好风!好一阵钓台之风!”于是“钓台风”从此盛传。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所推崇的“先生之风”,也许正是后世人们所积极追求的个性与自由吧!

当然,不臣君上的隐逸精神与传统伦理道德并不完全合拍。朱元璋就曾觉察到隐逸中内含的叛逆性,他说:“吾观天下之罪人,罪人之大者,莫大乎严光。”严光,这么一个不想做官的隐逸者,若是碰到朱元璋手里,恐怕就是有100条命,看来也难以保住

朱海燕 ||《富春江记》(下篇)

/柳亚子(1887年5月28日~1958年6月21日)江苏吴江黎里镇人,字稼轩,号亚子,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民主人士、诗人。(照片来源网络)/

当代也有一个发牢骚要做严光的人,他就是柳亚子。柳亚子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他曾帮助毛泽东逃出蒋介石的魔掌,而躲过生命之劫。新中国诞生前夜,毛泽东电邀柳亚子从香港来到北京,筹备新政协,共商建国大计。到京后,柳亚子认为对他的安置不够妥当,礼遇规格不高,重视不够。他怀着郁闷的心情写下《感事呈毛主席》,以发心中的不满,表示要归隐家乡。诗这样写道:

开天辟地君真健,

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

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

肝胆守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

分湖便是子陵滩。

柳亚子在这首诗中流露出这样一种牢骚:虽然全国解放在望,而他个人却有一种“退铗”之意。从“夺席”至“子陵滩”几句中可以看出,他与冯驩自比,准备步严子陵的后尘回江南故乡隐居了。毛泽东见诗后,以诤友的态度婉言劝解他,并于1949年4月29日,写下脍炙人口的七律诗《和柳亚子》: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毛泽东劝柳亚子不要回乡隐居,还是与胜利的人民一起来建设即位诞生的人民共和国为好。两天之后的5月1日,毛泽东又去颐和园访柳亚子,并联步过长廊,乘画舫同游昆明湖,成为政坛文坛的一段佳话。

我在富春江游了半日,朋友说,该到吃饭的时间了。于是,我们便选在严祠隔江的山根下,一个叫严家坞的农家乐里,要了几份菜,有富春江鲥鱼、桐庐冬笋、东坞山豆腐皮、桐庐鸡肉板栗和一壶上等的岩顶茗毫。那富春江鲥鱼,脂肪肥厚,肉味鲜美;桐庐冬笋,壳薄肉嫩,切片不碎,名驰当地;东坞山豆腐皮,薄如蝉翼,轻似绢纱,油润洁净,落水不糊;鸡肉板栗,更是滋味鲜美,回味无穷。至于喝的岩顶茗毫,则是浙江五大名茶之一,翠绿如碧玉,香醇似甘露,叶厚汤浓,冲泡三次其味不减。

坐在有柱无墙的厅里,看着流涨的灰白的云,云层缺处,便露出秀峰的半角,和山腰间的亭阁。低头再看,江面上掠过的风,把云的脚步都清晰地印在了那清波碧波之上了。

朱海燕 ||《富春江记》(下篇)

/富春山水美如画(图片来源网络)/

[四]

富春江之美,美在山水,美在草木,美在云雾,更重要的是,美在文化。

山水是美的载体,而文化则是美的灵魂。

文化将美的山水,留给了历史,也留给了未来。文化也是一条江河,将壮美的江河浇灌着一代又一代人。因为有了文化,这里的山水也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有文化的人。

所谓某地某地人杰地灵,概莫如此。

论其河山之壮美,西藏的尼洋河绝不在漓江、富春江之下,因为少了李白与杜甫的脚步,因为少了苏东坡和欧阳修的词章,它在文化底蕴方面,就不能与漓江、富春江相比了。

富春江上不仅留下了严子陵、李白、范仲淹的身影,也留下历史诗人的词章。

李德裕有诗赞曰:“严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吴融留诗赞曰:“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云低远树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罗隐也为富春江留下绝句:“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铺。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冷叠群山阔,清涵万象殊。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在这里留诗最多的要数陆游。其中一首这样写道:“少年妄意慕功名,老眼看来一发轻。金甲虽如朝邑尉,羊裘终愧富春生。连娟落月依山尽,寂寞寒阴蘸岸平。要识放翁新得意,蓼花多处钓舟横。”

另一首如此写道:“细思万古名何用,太息九原谁与归?葬近要离非素意,富春滩畔有苔矶。”

朱海燕 ||《富春江记》(下篇)

/元代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图片来源网络)/

元代,以“大痴道人”为号的山水画家黄公望,为奇丽的富春江山水所迷,来到江边,结茅而居,春秋佳日,游息其间。他以79岁的高龄,开始为这一片山水作画。常常“云游在外”,“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终于用数年时间,创作了《富春山居图》。

他以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它不仅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而且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又因为此作,黄公望以卓越的成就兀立顶峰,被推为“元四家之首”,对后世画坛产生巨大影响。

画是黄公望所绘。但富春江又是造就他成就一代大师的摇篮,而他又为美丽的富春江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富春江山居图》,呈现的是富春江一带初秋景色:山峰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水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多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这幅山水画长卷的布局由平原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笔墨技法包容前贤各家之长,又自有创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赋彩,这就是黄公望首创的“浅降法”。整幅画简洁明快,虚实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之妙,集中显示出黄公望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朱海燕 ||《富春江记》(下篇)

/元代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图片来源网络)/

“圣而神”的《富春江山居图》后来有过一段不平凡的经历。1350年,黄公望将此画题款送给无用上人,此画便有了第一位藏主,明成化年间,沈周得此画,沈周请人在此图上题字时,却被这个人的儿子藏匿而失。后来此图又被发现在高价出售。敦厚的沈周既难于计较又无力购买,只得背临一卷一慰情思。

清顺治年间,此画传到吴兴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氏平生酷爱二件书画,一为《智永师千字文真迹》,另一件便是《富春江山居图》。至临死时,仍对此二珍爱不释手,竟命人“焚炉为殉”。先焚《千字文真迹》,当《富春江山居图》被投入熊熊炉火时,吴已将溟目,其侄从烟燎中把此珍迹抢救了出来。从此,这一名画被裁割成了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存浙江省博物馆;后面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而充满了传奇色彩。

纸上的富春江山水如此,大地上的富春江山水呢,那就更令世人羡慕向往了。

[五]

桐庐县城,过去在郁达夫的笔下,是那么萧条:

“县城大约有3里路长,三千多烟灶,一二万居民,地在富春江西北岸,从前是皖浙交通的要道,现在杭江铁路一开,似乎没有一二十年前繁华热闹了。尤其要使旅客大吃一惊到萧条的,却是桐君山脚下的那一队花船的失去了踪影。”

朱海燕 ||《富春江记》(下篇)

/如今的富春山桐庐 桐君山(图片来源网络)/

桐君山原是一个接近城市的灵山胜地,山虽不高,但因有仙,自然是活了。郁达夫说:“以形势来论,这桐君山,也的确是可以产生出许多口音生硬,别具风韵的桐严嫂来的生龙活脉。”我想,郁达夫所指的,可能是当年那些没经过培训,且又不会说普通话的自由随便的导游大嫂们。而那一幅景观,在桐君山已不复见。景区的导游,一个个都是人见人爱、小鸟依人的桐庐姑娘,她们像富春江一样,向世人展示着她们的形象之美和心灵之美。

“桐君山地处桐溪东岸,正当桐溪和富春江合流之所,依依一水,两岸便瞰视桐庐县市的人家烟树。南面对江,便是十里长洲;唐诗人方干的故居,就在这十里桐洲九里花的花田深处。向西越过桐庐县城,更遥遥对着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这就是富春山的山子山孙了。东北面山下,是一片桑麻沃地,有一条长蛇似的官道,隐而复现,出沿盘曲在桃花柳杨榆树的中间,绕过一支小岭,便是富阳县的境界。”

郁达夫笔下的景观,基本未变,即便是变的部分,也是极其微小的。如果这也变了,也就变了桐庐的文化资源。

从桐庐乘船顺流而下至富阳,那里就是郁达夫的故乡。沿江两岸为富春江风景区,以鹳山最为著名。山截江而立,峰峦秀丽。登山可望富春景色。鹳山东侧山麓有“郁氏别业”,有为纪念郁曼陀、郁达夫兄弟,富阳百姓在此造的“双郁亭”。亭中,“双松挺秀”四字为茅盾所题。“劫后湖山谁作主,俊豪子弟满江东”,此联集自曼陀、达夫的诗句,含豪迈悲壮之气慨。

朱海燕 ||《富春江记》(下篇)

/浙江 富阳 龙门古镇(图片来源网络)/

龙门古镇是富阳十景之一,地处仙霞岭余脉的龙门山下。这里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的龙门山,海拔1067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曰:“此地山青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

“龙门”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概念。龙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后裔,据家谱记载,从三国孙权时期到民国28年,孙氏已繁衍到65世。这些孙氏后人,以勤劳、智慧,秉承着先祖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把龙门打造成为孙氏家族的“世外桃源”。有了龙门山水的庇护,孙氏家族在龙门已为今天2000多户、7000多人的江南一大望族,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为江南最大的古村落。

若无向导引路,十有八九进入古镇的人是难以走出这个村落的。身处此境,让人知道,什么是曲径通幽!什么是曲折复杂!什么是摸不透的迷宫!

老街是古镇的主题。这条长近3里无规则而曲折的街道两边,又衍生出若干小的街道、胡同、里弄,街中有屋,屋中有街,街市历来繁华。尤其明嘉靖至清康熙盛世期,龙门孙氏“半列儒林,咸饶富有”,更使老街成为贾商云集、店铺林立之地。期间店铺大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居,商业活动的忙碌与劳余之后的龙门古镇的闲适相得益彰,凸现了山乡古镇明清街市的独特韵味。

历史上,这里有60多座厅堂。历经战乱,保存完整的尚有二座祠堂,30多座厅堂。从厅堂的建筑形式看,可分为“井”与“回”字形两种。厅堂四周再筑以高墙,形成封闭式院落。古镇内,巷道纵横,墙檐相通,房廊相连,令人如坠迷宫,东西莫辨,别有情趣。“大雨天串门,跑遍全村不湿鞋”就是它生动的写照。

朱海燕 ||《富春江记》(下篇)

/富阳 龙门古镇(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街边为溪,所以溪道两侧自古没有店铺,所有生意均在室内的厅堂里去做。这样,也就杜绝了市侩习气和商业的烦杂。生活在此处,清淡、安逸而单纯,与嘈杂涣离纷乱无缘。行其间,总能体味到山乡古镇的韵味和淳朴的亲情。

古镇拒绝了汽车与自行车。人们只能用步去丈量它的长度,用时间去度量它的年龄。几百年的历史,让迈在厅堂的脚步,走得蹒跚。这里,百步厅的长廊,独特的建筑和恢弘大气的面貌虽然依在,但沧海桑田,历史展示了它无情的一面。咸正堂的断垣残瓦,述说着古镇呵护的不易。文化遗存,在现实破坏和自然侵蚀中,显得十分脆弱。这给世人留下一道严峻而急迫的课题,如何让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更为久长地留存?留住历史,就是留住我们的根。

龙门的乡野田园得益于富春江的滋养。这里青山环抱,溪流浅唱,村中酒香浓郁,风情宜人;村外稻花飘香,鸟语传情。水乡风光,不同于园林景致,龙门自有别样的乡野风情。农人、农具、农田,谱写出一曲浓厚、悠扬的田园牧歌。辛勤的耕耘、劳作,换来的是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使生活无虞。院落内是精致、恬静的厅堂,院落外是宽阔、秀美的乡间,田园生活与乡间情趣两相交映,互为外益,龙门人因此细腻而不娇情,豪放而不蛮直。

朱海燕 ||《富春江记》(下篇)

/富春江 一条令人向往的江(图片来源网络)/

富春江滋养了这里的山色水声。古镇的潺潺溪水流入富春江。凝视苍老的太婆桥与那百年古樟见证的沧桑历程,千百年不变的是一个旋律:“小桥、流水、人家……”

绘就的是一幅“天人合一”的画卷。受龙门山嘉树庇荫,得富春江碧水滋养,观雄山之秀色,闻秀溪之清音,龙山尽染灵气。

离开富春江,我心里呈现了另一条江,它永不停息地流着、唱着、绿着……(全文完)

朱海燕 ||《富春江记》(下篇)

/作者与新闻泰斗穆青先生在一起/

朱海燕简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

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是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新闻出版界领军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八次获中国新闻奖,九十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出版各类作品集四十部,总字数2000万字。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