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海燕 ||《富春江記》(下篇)

作者:鐵道兵文化
朱海燕 ||《富春江記》(下篇)

作者 朱海燕

到了宋代,範仲淹知睦州時,經常遨遊釣台。他在富春江畔修建了嚴子祠,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他與好友李泰伯同遊釣台時,突然一陣清風拂過。範仲淹擊掌連呼:“好風!好風!好一陣釣台之風!”于是“釣台風”從此盛傳。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範仲淹所推崇的“先生之風”,也許正是後世人們所積極追求的個性與自由吧!

當然,不臣君上的隐逸精神與傳統倫理道德并不完全合拍。朱元璋就曾覺察到隐逸中内含的叛逆性,他說:“吾觀天下之罪人,罪人之大者,莫大乎嚴光。”嚴光,這麼一個不想做官的隐逸者,若是碰到朱元璋手裡,恐怕就是有100條命,看來也難以保住

朱海燕 ||《富春江記》(下篇)

/柳亞子(1887年5月28日~1958年6月21日)江蘇吳江黎裡鎮人,字稼軒,号亞子,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民主人士、詩人。(照片來源網絡)/

當代也有一個發牢騷要做嚴光的人,他就是柳亞子。柳亞子為中國革命做出過重要的貢獻,他曾幫助毛澤東逃出蔣介石的魔掌,而躲過生命之劫。新中國誕生前夜,毛澤東電邀柳亞子從香港來到北京,籌備新政協,共商建國大計。到京後,柳亞子認為對他的安置不夠妥當,禮遇規格不高,重視不夠。他懷着郁悶的心情寫下《感事呈毛主席》,以發心中的不滿,表示要歸隐家鄉。詩這樣寫道:

開天辟地君真健,

說項依劉我大難。

奪席談經非五鹿,

無車彈铗怨馮驩。

頭顱早悔平生賤,

肝膽守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馳捷報,

分湖便是子陵灘。

柳亞子在這首詩中流露出這樣一種牢騷:雖然全國解放在望,而他個人卻有一種“退铗”之意。從“奪席”至“子陵灘”幾句中可以看出,他與馮驩自比,準備步嚴子陵的後塵回江南故鄉隐居了。毛澤東見詩後,以诤友的态度婉言勸解他,并于1949年4月29日,寫下脍炙人口的七律詩《和柳亞子》:

飲茶粵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

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

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

觀魚勝過富春江。

毛澤東勸柳亞子不要回鄉隐居,還是與勝利的人民一起來建設即位誕生的人民共和國為好。兩天之後的5月1日,毛澤東又去頤和園訪柳亞子,并聯步過長廊,乘畫舫同遊昆明湖,成為政壇文壇的一段佳話。

我在富春江遊了半日,朋友說,該到吃飯的時間了。于是,我們便選在嚴祠隔江的山根下,一個叫嚴家塢的農家樂裡,要了幾份菜,有富春江鲥魚、桐廬冬筍、東塢山豆腐皮、桐廬雞肉闆栗和一壺上等的岩頂茗毫。那富春江鲥魚,脂肪肥厚,肉味鮮美;桐廬冬筍,殼薄肉嫩,切片不碎,名馳當地;東塢山豆腐皮,薄如蟬翼,輕似絹紗,油潤潔淨,落水不糊;雞肉闆栗,更是滋味鮮美,回味無窮。至于喝的岩頂茗毫,則是浙江五大名茶之一,翠綠如碧玉,香醇似甘露,葉厚湯濃,沖泡三次其味不減。

坐在有柱無牆的廳裡,看着流漲的灰白的雲,雲層缺處,便露出秀峰的半角,和山腰間的亭閣。低頭再看,江面上掠過的風,把雲的腳步都清晰地印在了那清波碧波之上了。

朱海燕 ||《富春江記》(下篇)

/富春山水美如畫(圖檔來源網絡)/

[四]

富春江之美,美在山水,美在草木,美在雲霧,更重要的是,美在文化。

山水是美的載體,而文化則是美的靈魂。

文化将美的山水,留給了曆史,也留給了未來。文化也是一條江河,将壯美的江河澆灌着一代又一代人。因為有了文化,這裡的山水也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有文化的人。

所謂某地某地人傑地靈,概莫如此。

論其河山之壯美,西藏的尼洋河絕不在漓江、富春江之下,因為少了李白與杜甫的腳步,因為少了蘇東坡和歐陽修的詞章,它在文化底蘊方面,就不能與漓江、富春江相比了。

富春江上不僅留下了嚴子陵、李白、範仲淹的身影,也留下曆史詩人的詞章。

李德裕有詩贊曰:“嚴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所釣不在魚,揮綸以自适。”

吳融留詩贊曰:“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長川不是春來綠,千峰倒影落其間。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雲低遠樹帆來重,潮落寒沙鳥下頻。”

羅隐也為富春江留下絕句:“遠岸平如剪,澄江靜似鋪。紫鱗仙客馭,金顆李衡奴。冷疊群山闊,清涵萬象殊。嚴陵亦高見,歸卧是良圖。”

在這裡留詩最多的要數陸遊。其中一首這樣寫道:“少年妄意慕功名,老眼看來一發輕。金甲雖如朝邑尉,羊裘終愧富春生。連娟落月依山盡,寂寞寒陰蘸岸平。要識放翁新得意,蓼花多處釣舟橫。”

另一首如此寫道:“細思萬古名何用,太息九原誰與歸?葬近要離非素意,富春灘畔有苔矶。”

朱海燕 ||《富春江記》(下篇)

/元代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現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圖檔來源網絡)/

元代,以“大癡道人”為号的山水畫家黃公望,為奇麗的富春江山水所迷,來到江邊,結茅而居,春秋佳日,遊息其間。他以79歲的高齡,開始為這一片山水作畫。常常“雲遊在外”,“袖攜紙筆,凡遇景物,辍即模記”,終于用數年時間,創作了《富春山居圖》。

他以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幹濕并用,極富于變化,它不僅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而且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又因為此作,黃公望以卓越的成就兀立頂峰,被推為“元四家之首”,對後世畫壇産生巨大影響。

畫是黃公望所繪。但富春江又是造就他成就一代大師的搖籃,而他又為美麗的富春江增添了奪目的光彩。

《富春江山居圖》,呈現的是富春江一帶初秋景色:山峰起伏,峰回路轉,江流沃土,沙町平疇。雲煙掩映村舍,水波出沒魚舟。近樹蒼蒼,疏密有緻,溪水深遠,飛泉倒挂。亭台小橋,多得其所,人物飛禽,生動适度,景随人遷,人随景移,達到步步可觀的藝術效果。這幅山水畫長卷的布局由平原向縱深展寬,空間顯得極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實和親切,筆墨技法包容前賢各家之長,又自有創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賦彩,這就是黃公望首創的“淺降法”。整幅畫簡潔明快,虛實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飾”之妙,集中顯示出黃公望藝術特色和心靈境界,被後世譽為“畫中之蘭亭”。

朱海燕 ||《富春江記》(下篇)

/元代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圖檔來源網絡)/

“聖而神”的《富春江山居圖》後來有過一段不平凡的經曆。1350年,黃公望将此畫題款送給無用上人,此畫便有了第一位藏主,明成化年間,沈周得此畫,沈周請人在此圖上題字時,卻被這個人的兒子藏匿而失。後來此圖又被發現在高價出售。敦厚的沈周既難于計較又無力購買,隻得背臨一卷一慰情思。

清順治年間,此畫傳到吳興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氏平生酷愛二件書畫,一為《智永師千字文真迹》,另一件便是《富春江山居圖》。至臨死時,仍對此二珍愛不釋手,竟命人“焚爐為殉”。先焚《千字文真迹》,當《富春江山居圖》被投入熊熊爐火時,吳已将溟目,其侄從煙燎中把此珍迹搶救了出來。從此,這一名畫被裁割成了兩段。前段較小,稱“剩山圖”,現存浙江省博物館;後面畫幅較長,稱“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而充滿了傳奇色彩。

紙上的富春江山水如此,大地上的富春江山水呢,那就更令世人羨慕向往了。

[五]

桐廬縣城,過去在郁達夫的筆下,是那麼蕭條:

“縣城大約有3裡路長,三千多煙竈,一二萬居民,地在富春江西北岸,從前是皖浙交通的要道,現在杭江鐵路一開,似乎沒有一二十年前繁華熱鬧了。尤其要使旅客大吃一驚到蕭條的,卻是桐君山腳下的那一隊花船的失去了蹤影。”

朱海燕 ||《富春江記》(下篇)

/如今的富春山桐廬 桐君山(圖檔來源網絡)/

桐君山原是一個接近城市的靈山勝地,山雖不高,但因有仙,自然是活了。郁達夫說:“以形勢來論,這桐君山,也的确是可以産生出許多口音生硬,别具風韻的桐嚴嫂來的生龍活脈。”我想,郁達夫所指的,可能是當年那些沒經過教育訓練,且又不會說國語的自由随便的導遊大嫂們。而那一幅景觀,在桐君山已不複見。景區的導遊,一個個都是人見人愛、小鳥依人的桐廬姑娘,她們像富春江一樣,向世人展示着她們的形象之美和心靈之美。

“桐君山地處桐溪東岸,正當桐溪和富春江合流之所,依依一水,兩岸便瞰視桐廬縣市的人家煙樹。南面對江,便是十裡長洲;唐詩人方幹的故居,就在這十裡桐洲九裡花的花田深處。向西越過桐廬縣城,更遙遙對着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巒,這就是富春山的山子山孫了。東北面山下,是一片桑麻沃地,有一條長蛇似的官道,隐而複現,出沿盤曲在桃花柳楊榆樹的中間,繞過一支小嶺,便是富陽縣的境界。”

郁達夫筆下的景觀,基本未變,即便是變的部分,也是極其微小的。如果這也變了,也就變了桐廬的文化資源。

從桐廬乘船順流而下至富陽,那裡就是郁達夫的故鄉。沿江兩岸為富春江風景區,以鹳山最為著名。山截江而立,峰巒秀麗。登山可望富春景色。鹳山東側山麓有“郁氏别業”,有為紀念郁曼陀、郁達夫兄弟,富陽百姓在此造的“雙郁亭”。亭中,“雙松挺秀”四字為茅盾所題。“劫後湖山誰作主,俊豪子弟滿江東”,此聯集自曼陀、達夫的詩句,含豪邁悲壯之氣慨。

朱海燕 ||《富春江記》(下篇)

/浙江 富陽 龍門古鎮(圖檔來源網絡)/

龍門古鎮是富陽十景之一,地處仙霞嶺餘脈的龍門山下。這裡是三國孫權的故裡。村内以獨特的明清古建築群而聞名,是現今江南地區明清古建築群中儲存較為完整的山鄉古鎮。村後的龍門山,海拔1067米,峰巒重疊,氣象萬千,為富陽群山之冠。東漢名士嚴子陵曾遊龍門,觀山勢異常,贊曰:“此地山青水秀,勝似呂梁龍門。”古鎮也是以得名。

“龍門”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意蘊深厚的文化概念。龍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是三國東吳大帝孫權家族後裔,據家譜記載,從三國孫權時期到民國28年,孫氏已繁衍到65世。這些孫氏後人,以勤勞、智慧,秉承着先祖開拓進取、勵精圖治的精神,把龍門打造成為孫氏家族的“世外桃源”。有了龍門山水的庇護,孫氏家族在龍門已為今天2000多戶、7000多人的江南一大望族,擁有儲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為江南最大的古村落。

若無向導引路,十有八九進入古鎮的人是難以走出這個村落的。身處此境,讓人知道,什麼是曲徑通幽!什麼是曲折複雜!什麼是摸不透的迷宮!

老街是古鎮的主題。這條長近3裡無規則而曲折的街道兩邊,又衍生出若幹小的街道、胡同、裡弄,街中有屋,屋中有街,街市曆來繁華。尤其明嘉靖至清康熙盛世期,龍門孫氏“半列儒林,鹹饒富有”,更使老街成為賈商雲集、店鋪林立之地。期間店鋪大多為前店後坊,前店後居,商業活動的忙碌與勞餘之後的龍門古鎮的閑适相得益彰,凸現了山鄉古鎮明清街市的獨特韻味。

曆史上,這裡有60多座廳堂。曆經戰亂,儲存完整的尚有二座祠堂,30多座廳堂。從廳堂的建築形式看,可分為“井”與“回”字形兩種。廳堂四周再築以高牆,形成封閉式院落。古鎮内,巷道縱橫,牆檐相通,房廊相連,令人如墜迷宮,東西莫辨,别有情趣。“大雨天串門,跑遍全村不濕鞋”就是它生動的寫照。

朱海燕 ||《富春江記》(下篇)

/富陽 龍門古鎮(圖檔來源網絡)/

因為街邊為溪,是以溪道兩側自古沒有店鋪,所有生意均在室内的廳堂裡去做。這樣,也就杜絕了市儈習氣和商業的煩雜。生活在此處,清淡、安逸而單純,與嘈雜渙離紛亂無緣。行其間,總能體味到山鄉古鎮的韻味和淳樸的親情。

古鎮拒絕了汽車與自行車。人們隻能用步去丈量它的長度,用時間去度量它的年齡。幾百年的曆史,讓邁在廳堂的腳步,走得蹒跚。這裡,百步廳的長廊,獨特的建築和恢弘大氣的面貌雖然依在,但滄海桑田,曆史展示了它無情的一面。鹹正堂的斷垣殘瓦,述說着古鎮呵護的不易。文化遺存,在現實破壞和自然侵蝕中,顯得十分脆弱。這給世人留下一道嚴峻而急迫的課題,如何讓我們的曆史文化遺産更為久長地留存?留住曆史,就是留住我們的根。

龍門的鄉野田園得益于富春江的滋養。這裡青山環抱,溪流淺唱,村中酒香濃郁,風情宜人;村外稻花飄香,鳥語傳情。水鄉風光,不同于園林景緻,龍門自有别樣的鄉野風情。農人、農具、農田,譜寫出一曲濃厚、悠揚的田園牧歌。辛勤的耕耘、勞作,換來的是五谷豐登,豐衣足食,使生活無虞。院落内是精緻、恬靜的廳堂,院落外是寬闊、秀美的鄉間,田園生活與鄉間情趣兩相交映,互為外益,龍門人是以細膩而不嬌情,豪放而不蠻直。

朱海燕 ||《富春江記》(下篇)

/富春江 一條令人向往的江(圖檔來源網絡)/

富春江滋養了這裡的山色水聲。古鎮的潺潺溪水流入富春江。凝視蒼老的太婆橋與那百年古樟見證的滄桑曆程,千百年不變的是一個旋律:“小橋、流水、人家……”

繪就的是一幅“天人合一”的畫卷。受龍門山嘉樹庇蔭,得富春江碧水滋養,觀雄山之秀色,聞秀溪之清音,龍山盡染靈氣。

離開富春江,我心裡呈現了另一條江,它永不停息地流着、唱着、綠着……(全文完)

朱海燕 ||《富春江記》(下篇)

/作者與新聞泰鬥穆青先生在一起/

朱海燕簡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鐵道兵七師任戰士、排長、副指導員、師政治部文化幹事。

1983年調《鐵道兵》報,1984年2月調《人民鐵道》報,任記者、首席記者、主任記者。1998年任《中國鐵道建築報》總編輯、社長兼總編輯,進階記者。2010年3月調鐵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級副主任,專司鐵路建設報告文學的寫作。

第六屆範長江新聞獎獲獎者,是全國宣傳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中國新聞出版界領軍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聯系的進階專家。八次獲中國新聞獎,九十多次獲省部級新聞一、二等獎,長篇報告文學《北方有戰火》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出版各類作品集四十部,總字數2000萬字。享受國務院津貼待遇,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編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