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作者:鐵道兵文化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作者 朱海燕

[三]

颍河,古稱颍水,是淮河的最大支流。颍河的名字來源于春秋時期的鄭人颍考叔,因其執掌颍谷之地得名。

颍河全長620公裡,流域面積36728平方公裡,在皖境為208公裡,它從颍上的沫河口注入淮河。

在古代,颍河是商王朝南銅北運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淮河流域曆史上航運、農業灌溉的重要水系。

由于現代交通事業的發展,颍河已失去人們乘船來去的意義。但颍河的水面上仍然行走着一些貨船。自然,船舷兩側失去了長長的竹篙,突突作響的馬達,比昔日借力的風帆更有力量,讓或大或小的舟船,在清風浩蕩的颍水裡漸行漸遠地駛向它們要駛向的地方。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颍河岸邊美麗的槐樹林(圖檔來源網絡)/

皖地的颍河,要比在河南境内浩闊暢達多了。河坡上長滿了紫穗槐、國槐和楊柳。紫穗槐原産于北美,現已在大陸東北至長江流域廣泛引種栽培,已成為中原和北方荒山、沙荒綠化和水土保護的常用樹種。至于國槐和楊柳那早已是颍水流域的固有的樹種了,它們樹冠開展,樹形美觀,生長甚快。鄉親們語我:槐樹就像颍河的兒子,健康而富有生機;楊柳就如颍河的女兒,亭亭玉立,多姿動人。它們站立在颍水岸邊,表現出一種生機勃發雍容坦蕩的氣度,無不凸顯着颍水生命中最綠色最純潔最原始的質感。

安徽地跨江淮,處在南北交通要沖,又是連接配接華中和華東的樞紐,自古即是南北和東西文化交彙之地。春秋時期,随着王室衰微,大國之間的争奪日趨激烈,在200多年的時間裡,先後出現5個霸主,今安徽境内的大部分地區都卷入了曠日持久的争奪人口、土地和政治權利的戰争。可以想象,在那一次次争鬥中,颍河所扮演的角色了。我想,它肯定是一個戰争的平台,每一次搏殺,颍河上流淌的一半是水,一半是血。

現代人對曆史的感悟,最能産生共鳴。最能感到激動的文學樣式是什麼,是故事,是蘊涵在故事裡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場面。這些經典場面令人感慨唏噓,蕩氣回腸。記住了一個故事,也就記住了一段曆史。故事往往是一個民族深沉的集體記憶,容易走進讀者的心靈世界,它使讀者在随着故事裡主人公的命運起伏跌宕,不知不覺地與中國曆史文化進行了親密接觸與撞擊,進而讓曆史文化的精華因子,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讓讀者從那一棵樹木中見到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帶來的審美快感,同時又能尋繹到曆史的智慧與密碼。

發生在颍河上最為經典的故事,當屬宋代。而宋代颍河上的颍州這座城市又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點,也是那個時代備受關注的關鍵詞。然而,這個點不是孤立地存在,它是一個有意義的叙事機關。之是以是個有意義的叙事機關,是因為它與另一個城市緊緊相連,這個城市就是汴梁,即今天的開封。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北宋 的八朝古都 開封(圖檔來源網絡)/

那時開封是北宋的首都,距開封僅200公裡的颍州,雖然算不上它的衛星城,但不管怎麼說也算是首都城市圈中極其重要的一個城市了。而滾滾而來的颍河,則是連接配接開封和颍州重要的水上通道。開封、颍州、颍河,以及奔走在颍河上的那些人物,就構成了一張曆史的巨幅圖畫。

解讀這幅畫必須先從開封說起。

開封是座屹立于豫東平原的一座曆史文化名城,偉大的黃河從城北流過,孕育着這裡的古代文明。春秋時代,開封成為城市,鄭國國君鄭莊公在此修建了一座儲糧城,取“開拓封疆”之意,開封由此而得名。開封曆史上又稱大梁、汴梁,曾是戰國時代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與金國的首都,号稱“七朝都會”,與西安、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合稱六大古都。北宋時代的開封,水陸交通發達,人口百萬,商賈雲集,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世界最繁榮的城市之一。

我們的先輩們為什麼選擇開封建都?

因為開封在地貌上位于黃河沖積扇的末端。這裡地勢平坦,呈西高東低,北隆南伏之勢,這就決定了開封周圍的自然河流,自西向東或向東南作扇狀注入淮河及其支流。黃河餘水或訊期泛濫,也是向這一方向奔流,進而形成了開封周圍河、澤、丘、岡相間的地貌形态。縱橫的河流,廣布的水澤和繁茂的野草,成為先民的漁獵、耕作的好場所。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鳥瞰如今的開封(圖檔來源網絡)/

當然,從自然環境上看,開封周邊地勢雖然平坦遼闊,但不如西安、洛陽因山而形成天然屏障,便于防守。宋太祖趙匡胤對開封這樣的地理環境耿耿于懷,直到開寶九年(976年),他出巡洛陽時,仍有先遷都洛陽,再西遷長安的打算。甚至到了宋真宗、宋仁宗時期,關于擇汴建都的争論仍沒有結束。

秦觀在他的《安都論》中,這樣寫道:“天下之形勢莫如雍,其次莫如周,至于梁則天下要沖而已……非是以萬世之計……”

但是,最終北宋還是沒有遷都。原因是他們看中了開封與國内其他古都相比,有着極為優越便利的水陸交通網絡的優勢。倘若遷都洛陽或長安,那麼從全國各地運送物資的漕運成本将大大将加,他們不能不考慮這一點。

也許,在當初關于遷都的廟堂決策會議上,颍河的優越性已成為他們的重要議題之一。

開封既是國都,自然面臨着漕運問題,它所需要的大米、小麥、木材、絲綢、布匹、金銀漆器、桐油等等物資大部分要從江南與江淮地區運來。通過運河轉汴河直達開封的水路便擁擠起來,不能滿足物貨運輸的需求。這樣,颍河便成為通往開封的又一條重要的水上通道。我在楊寬先生所著的《戰國史》一書中,看到一張戰國時期大梁、安邑地理位置圖。當時颍州西北處有一座叫胡城的小城,從那裡有一條河直達開封。這條河的名字也叫沙河,沙河源于開封的蔡河,它流出開封後,一分為二,東流的為汴水,南流的為沙水,沙水走古狼湯管道,南流經太康西,入淮陽縣境,自淮陽城南入颍水。這裡可以看出,自南方來的貨物,從淮河取道颍水,便可直取開封。淮陽等颍水上的城市,都有柳蔭停船,槐樹駐馬的港口,北上的物資一旦到達這裡,這算抵達開封的家門口了。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颍州 西湖美景(圖檔來源網絡)/

開封的存在,使颍河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通達南北的黃金水道,每天迎來送往的都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官員們來了,僧侶們來了,學士們來了,商賈們來了,進京趕考的學子們來了,蘇州、杭州那些靠資色而生活的女人們也來了。總之,一批人去了,一批人又來了,裘馬鮮豔,有如天邊的五彩雲一般。颍州,這座因颍水而新鮮美麗的城市,在颍水的浸潤之下不動聲色地長胖了、長大了、長美了。颍河穿城而過,為這座城市的發展與繁榮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那時,政府又沒設土地管理局,蓋房用地也無需報批。一些颍州富裕人家,在自家閑置的土地上便蓋起粉牆的小樓,種植下芳草綠樹,或做飯館,或做客棧,或做青樓。把颍州這座小城打扮得十分有模有樣,有滋有味。雖然,颍州比不上蘇州、杭州、金陵、揚州,但因開封的因素,有颍水的滋潤,它已成為一座輻射生命熱力的城市,起碼在淮河以北的土地上,鮮有能與颍州媲美的城市。一些在蘇杭和開封失意的風塵女子,感到颍州才是她們更好的去處,便來到這裡,給這座城市帶來一種醉人的明麗的時尚。是以,它的河岸與街道上長留着玉人的身影和充滿着香豔的粉氣。作為農耕中國的商務重鎮颍州,南來北往的人到了這裡,就會撕去平日裡遮遮掩掩的面目,變得本真自然起來,文人的放浪形骸,商人的揮霍無度,女人的萬種風情,一切都走向了随性随意,自由無拘了。這裡的景觀也是盛名一時的,颍州的西湖要比杭州的西湖大數倍,聞名于唐,極盛于宋。有亭、榭、樓、閣、堂、台、寺、橋,或建于崇台,或依于水際,或卧于碧波。西湖書院、飛蓋橋、宜遠橋、望佳橋、清風閣、六一堂、會老堂等處,每天都有官僚文士們在那裡附庸風雅,都有鹽商們在那裡誇奇鬥富,都有富家子弟在那裡狎妓冶遊。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颍州 西湖美景(圖檔來源網絡)/

43歲到颍州做太守的歐陽修上任沒幾日,便帶着一幫官員到西湖種植端蓮和黃楊,搞綠化,西湖的景緻讓他感慨萬千,他把西湖說成是人間仙境。

颍州是寬宏大度的,也是美麗動人的。初給歐陽修一面,便讓歐陽修一見鐘情了,他欣賞這座城市獨特的神韻,欣賞這裡的優雅與繁榮,由此便下了決心,就是死,也要葬在颍州。

[四]

宋代與颍州有過交集的官員文人學士數不勝數,不可能一一叙述,在這裡,我隻能擇其要者,圈點幾位。

第一位出場的是高風亮節,文采斐然的範仲淹。範仲俺的祖先是陝西彬縣人,以後遷到江蘇的吳縣定居。範仲淹的生父範墉,在宋太宗端拱初年做過徐州節度掌書記,端拱二年(989年)範仲淹出生在徐州。他兩歲時父親去世,以後家境衰落,無法維持生活,母親謝氏不得不帶着範仲淹改嫁到淄州長山姓朱的家裡。範仲淹從此改姓朱,成為朱家的人。23歲時,範仲淹得知母親改嫁朱家的家世後,受到很大的震驚和刺激,毅然辭别母親,離開朱家,去南京應天府求學。1015年,範仲淹以其淵博的學識,一舉中榜,登進士第,這年他正好27歲,從此走上仕途。他做官以後,便把老母接來贍養,同時恢複了範姓,改名仲淹。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範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1])字希文,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圖檔來源網絡感謝畫作者)/

在千年的時間螢幕上,在中華民族傑出人物的行列裡,範仲淹始終是一位能激發瞻仰者崇高情感的英雄人物。他29歲,任集慶軍節度推官。集慶軍,就是亳州。範仲淹有一位上司,是通判楊日嚴。此人關心民間疾苦,後任轉運使。他很賞識範仲淹的才幹,二人關系融洽。多年以後,他去世時,範仲淹寫了一篇《祭龍圖楊給事文》,回憶他們在亳州相處的日子。仲淹感慨說道:我初來亳州時,獨栖難安,孤直易搖,幸得楊公的關照,一顧而厚,甚乎神交;思想交流親密無間,議必以直,中無藏韬,認識一緻法必在平,同心協力政事以和;把亳州治理得不理而調,下無冤号。楊公離開亳州後,仍然獨不我忘,且薦且褒;終于使我羽翼有漸,界于雲霄。20多年後,仍然念念不忘,恩榮屢叨。

從文中可見,範仲淹與楊日嚴在亳州結下的友誼,确實深厚,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仲淹離開亳州後,先後到泰州、興化、楚州、陳州等地做官。1033年,他被調回汴京擔任右司谏,負責對朝政缺失、百官違誤進行谏正。當時江淮一帶發生大旱,種饷皆絕,人多流亡,死者十有二三。範仲俺臨危受命,赈災江淮。這樣出京進京,他多次途經颍州。再說,颍水上那座叫陳州的小城,又是他曾經的為官之地,自然他對颍水多了幾分親切的感覺。那年9月,他由颍州到達淮南諸州,了解到當地無錢購買調進的物資,便奏請國庫借錢50萬以資使用。他了解到官府向農民購買糧食,常被糧行商人從中操縱,既傷害農民利益,又虛耗大量官錢,便奏請朝廷先與農民約定合理價格,限期交納,避免商人從中盤剝。同時,他深入民間,核實災情,減免賦稅,召集流亡者歸業。他完成赈災任務後,沿颍水而達汴京,他給皇帝帶去的并不是金銀财寶,玉器字畫,而是農民用以充饑且有毒的“烏昧草”草,請皇帝讓六宮、貴戚傳觀,以戒侈心。他将見聞寫成《救弊八事》,嚴曆批評了當時的暴政、濫賞、冗官、冗吏、冗費、冗兵等腐敗現象,建議裁冗節費,以寬民力。受到仁宗嘉納。範仲淹的江淮救災,展示了他那顆憂國愛民的赤心。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範仲淹 雕像(圖檔來源網絡)/

範仲淹一度任秘閣校理,大概相當于皇帝的秘書班子成員。他的這一職務是晏殊推薦的。真宗去世後,年僅13歲的仁宗即位,因不能親政,便由劉太後垂簾決事,獨攬大權。到了仁宗可以親政的年齡,太後仍把皇帝當成傀儡。在劉太後61歲壽辰接受朝拜大禮時,由仁宗親率文武百官為太後上壽,範仲淹卻上疏反對。他認為,皇帝在宮中親事,行家人禮可以;但在朝廷上,率百官朝拜,則有損主威,有虧君體。他奏請太後撤簾還政于仁宗。晏殊被範仲淹的這種大膽舉動吓壞了,怕他惹出是非連累了自己,當面斥責範仲淹狂妄。

範仲淹對晏殊說,我擔任這一職務,經常擔心自己不稱職,為知己丢臉。不意今天反因忠直在你這裡得罪。晏殊默不作聲。接着範仲淹又給晏殊寫出一信,申述自己犯顔直谏的道理。晏殊感到慚愧,隻好向範仲淹賠罪。

範仲淹在此崗位上工作不到一年,因得罪劉太後被貶為河中府通判。同僚朋友在都門為他餞行時祝賀道:“此行極其光榮。”

劉太後死後,範仲淹被召回京擔任右司谏,但又因進谏勸阻仁宗廢郭皇後被貶睦州,即今日的浙江淳安。同僚朋友又為他登門餞行,祝賀道:“此行更加光榮。”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 圖檔來源網絡)

仲淹被迫離京,帶着妻子家人前往赴任,心情自然很不愉快。從開封沿沙水,經太康、淮陽入颍。到達颍州時,已是第八天的黃昏了,他準備在颍州小住幾日,颍州的官員對範仲淹的此行極為重視,将接待京官大員的驿館收拾得十分貼切,青灰色的瓦檐懸挂起數盞彩燈,彌漫一種淡淡的溫情。颍州雖屬中原,但颍河岸畔的驿館卻有着南方的情緻與氣韻、浪漫與質樸,入住驿館的範仲淹眺望着窗外的颍河,不知為什麼突然想起綠肥紅瘦、杏花春雨的蘇州。他感慨地對接待他的官員說:“颍州不是家鄉,卻勝似家鄉啊。”

第二天,範仲淹及其家人在颍州官員的陪同下,遊覽了西湖。西湖林林總總的名勝古迹都沉浸着曆史的風風雨雨,先人留下的碑刻文字依稀可辨,雖有些頹廢,但仍然是颍州人的精神家園。陪同者懇求範公能為西湖留下墨寶,卻被範仲淹婉言謝絕了。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圖檔來源網絡)

幾日後,範仲淹一家離開颍州,沿颍水南下,再轉道江南。進入淮河,他看到一種壯美,淮水從西而下,卷着一河渾濁,颍水由西北而來,卷着一河碧濤,在沫河口兩河交彙處渾濁分明,似兩種力量晝夜不停地搏鬥撕殺,永遠沒有勝負之分,這種鬥争,多麼像他供職的朝綱,他生活的人類啊。

在淮水蒼茫的煙霞中,浩蕩的錦帆接天而來,又向天涯駛去,楊柳優美地挂在淮河兩岸,時不時飛過鳴叫的白鹭。但是,好景還沒有看夠,天不作美,劇烈的大風忽然在河面上掀起,險象環生,小船幾緻颠覆。範仲淹卻臨危不懼,展紙揮筆,記詩3首,描述當時的情景。

其一曰:

妻子休相咎,

勞生險自多;

商人豈有罪,

同我在風波。

以此告誡家人不要埋怨他,為什麼不好好地在京做官,偏要得罪人,以緻貶官,經此遭遇風險呢。眼光應該開闊一些,人生道路上的風險本來很多,與我們同船的商人沒有什麼罪,不也同我們一樣遭此風險嗎?

從這首詩我們可以推斷,範仲淹貶放外地為官,是不能享受“專車”或“專船”待遇的,與商人同船,坐船花錢買票,一路從開封到浙江的睦州,很可能隻有在重情重義的颍州和他故鄉的蘇州,可享受幾日免費吃住的待遇。(未完待續)

朱海燕 ||《颍水側記》(之二)

朱海燕簡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鐵道兵七師任戰士、排長、副指導員、師政治部文化幹事。

1983年調《鐵道兵》報,1984年2月調《人民鐵道》報,任記者、首席記者、主任記者。1998年任《中國鐵道建築報》總編輯、社長兼總編輯,進階記者。2010年3月調鐵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級副主任,專司鐵路建設報告文學的寫作。

第六屆範長江新聞獎獲獎者,是全國宣傳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中國新聞出版界領軍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聯系的進階專家。八次獲中國新聞獎,九十多次獲省部級新聞一、二等獎,長篇報告文學《北方有戰火》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出版各類作品集四十部,總字數2000萬字。享受國務院津貼待遇,系中國作協會員。

編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