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作者:鐵道兵文化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作者 朱海燕

[一]

第一次與淮河謀面,是在上世紀70年代,那時,我在皖北一個叫阚疃的小鎮上,給茨淮新河的指揮機構打工,那家機構去淮南買煤,我順便搭車去了一次淮南。途中,在鳳台那個地方,見到了日牽夢想的淮河。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淮河風光(圖檔來源網絡)/

我看到淮河,大河奔騰東去!

在我渡河處的碼頭,淮河究竟有多少寬,我不知道。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見到的最寬的河流,它的寬度讓我震撼。河上漂流着數不清的帆船,大河南岸的河床上長着彎曲的柳樹。樹,不甚規則,卻很有詩意。它們有的長在水中,有的生在岸上,伴随着東去的淮河,那樹像是列隊送行的儀仗,沿着河岸向遠方鋪去。由于河床的寬闊,淮河在我眼裡不像是河,倒像是遼闊湖泊的一個斷面。河岸呈現出天然河道文靜自然的形态。水是溫軟綿長的,有一種婉約柔順的叙事風格。水位很高,白亮亮地從遠方浸漫而來。船隻走在水上,就像走在平原上。河風鼓來,是那樣蕩人心魄,讓人舒心快意。

渡口的西側是一個高高的台子,像山的崖畔,那裡長滿古樹。從樹叢間望去可看到台上的古老建築。我不知此處是什麼地方,但我心想,可能因為淮河岸邊有了這座雄偉的高台,鳳台才謂之“鳳台”。後來我多次經鳳台去淮南、或去合肥,再也沒有見到那個渡口。初見淮河的神秘,已留存在記憶的遠方。

淮河,我的母親之河,請原諒,那時,我還不知道你從何處而來,又奔何處而去……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這就是淮河(圖檔來源網絡)/

河流是生命的搖籃,是人類文明的故鄉。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古國的文明,不是在河流上發源、滋長的。翻開祖國的地圖,映入眼簾的千山萬水,有巍巍昆侖、九曲黃河、萬裡長江……當然,也有我眼前的這條母親河——淮河,古往今來,它們曾喚起多少文人墨客的吟哦與遐想,激起多少志士仁人為它們奮鬥而獻身。

它們響亮的名字,包含的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實體,一種地貌類型,一個區域概念,更為重要的是,它們表現了所在地域的一種靈魂,一種文化特質和一種時代精神。

長大後,我離開了故鄉,但卻走進了淮河。

南下或者北返,我一次一次走過淮河,并思考着淮河。我發現了多面形象的淮河。在鳳台第一次與淮河會面,我發現淮河水是活的,是會說話的,它是鄉土上最靈動、最富有詩意的地理空間,蓬勃的流水,或優美、或壯美,凝聚着人們最纏綿的情思。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蚌埠 淮河風光(圖檔來源網絡)/

後來,我從京滬線上的蚌埠多次跨越淮河,發現淮河把它的詩意遮蔽了,河水是那麼渾濁,輪船上投下薄削的影子,很少給人們以浪漫的情懷。這是一條枯乏的河,兩岸擠掉了“河畔”的溫情,景色十分單調,城市的高樓、鋼鐵、煤煙,給這條河增添了灰暗沉重的顔色。如作家王安憶所言:“汽笛在蚌埠鉛灰色的屋頂上回蕩,與在五河鄉間的迂回,效果完全不同。這汽笛使蚌埠的天空更顯得壓抑、沉郁。河流從它腳下經過,步态緩慢,表情呆滞。”

我想,淮河應該永遠存在于“柳岸沙明對夕晖,長大淮水鹜争飛”的背景中。河流是相對獨立的鄉土空間,這裡的人們形成一種固有的獨特的生活、生産方式,有最主要、最常見的有漁業、水運、渡船等,形成了水上人家。人們可以在河流上靠這些生産方式生存,其環境形成獨具風味的自然景觀、人文風氣。“竹屋清江上,風煙四五家。水園分變葉,鄰界認蘆花。雨到魚翻浪,洲回鳥傍沙。月明何處去,片片席帆斜。”這些,應該是河流對家園的渴望,對鄉愁的寄托。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淮河兩岸風光(圖檔來源網絡)/

江河是人類的母親,母親的面目是不應改變的。人類在江河的懷抱裡繁衍生息,創造曆史。千萬年來,人類生于斯,長于斯,與江河的關系密不可分,“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裡”,這就是人類與山水密不可分的寫照。

一條河流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就是一部鮮活的曆史。

但是,河流也在變,有時變得失去了自然的本真。淮河就是如此。

作為淮河的兒子,我至今仍沒有讀懂淮河。它為什麼叫淮河?是誰給它取了這個名字?我想,淮河不會因淮陰、淮安、淮濱、淮陽、淮南而得名;而是因為有了淮河,淮河南岸的城市才得名“淮陰”,淮河北岸的小城才得名為“淮陽”,靠着河邊的小城,才得名為“淮濱”。

讀人類發展史,了解到江淮地區早就有土著群眾在那裡生活,他們世世代代繁衍,創造了富有特色的遠古文明。據專家研究,中國古代的先民分屬于三大部落集團:華夏集團,東夷集團、苗蠻集團。江淮地區應屬東夷集團的範疇,被稱為淮夷。曆史文獻有關淮夷的記載,大都是商周時期,若上溯到夏代,淮夷的資料實在少得可憐。

我想,是不是因為這條大河流過“淮夷”的這片土地,才有了“淮河”這個名字呢?淮河的生命史,肯定遠遠長于它名字的曆史,這是不言而喻的。在以“無名河”的名義流經了千萬年之後,淮夷人才給它以命名。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淮河風光(圖檔來源網絡)/

關于淮河名字的來曆,還有另說。在3000多年前的同一片夜空下,一輪蠻荒的月亮在天空發出銀白色的亮光,一條大河,在蘆葦與野草中靜靜地流淌。一種叫“淮”的短尾鳥一群群地栖息河邊,停止了白日的聒噪;偶爾有野獸的叫聲,那是從山上如蓋的森林中發出來的。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則,便使山、水、鳥、野獸們處于一種自然狀态下的平衡與平靜。這條奔騰不息的大河兩岸,成為“淮鳥”的故鄉,此河,故得名為“淮河”。

再從甲骨文與金文來看那個“淮”字,不禁詩意頓生:一側傍“水”,一側依“佳”,實在是妙不可言。《說文》道:“鳥二足而羽謂之禽,短尾為佳。”淮河的波光湧動,生命婉轉盡在其中了。是以,一個沖突的淮河,有憂有喜的淮河,盡管帶着無盡的悲劇色彩,讓解讀淮河的人,置身于自然的或和諧或對立的狀态之中了。

淮河是值得驕傲的,它把自己優秀的女兒嫁給了大禹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大禹雕塑(圖檔來源網絡)/

夏王朝是大陸文明社會的開始,有關夏的傳說與史迹與淮河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相傳禹的父親鲧是黃帝的後裔,其祖先從西北羌人地區,遷到伊水和洛水,即今天的洛陽一帶定居。堯時,封鲧于崇,即在河南登封的崇山。給他的官位是“崇伯”,使之成為雄踞大河南岸伯崇氏部落的首領。

有崇氏是從事農業的部落。因為從事農業,富有治水的經驗。那時,滔滔洪水溢滿中原大地,鲧受命治理洪水,他采用築堤圍堵的方法,試圖使洪水歸流,結果因洪水太大堤潰而治水失敗。

鲧是以而遭到流放,後被誅殺。

感謝那個時代,沒有株連九族之說。

父親出了問題,兒子依然被委以重任。大禹秉承父業,授命于危難之時。他為人通達守信,辦事周密勤謹,團結衆多部族,總結鲧治水的失敗教訓,制定了“疏川導滞,锺水豐物”的治水方案。

這是一個變水害為水利的方案,它不但能使四處橫流泛濫成災的洪水,經過疏通河川,開導阻滞而暢通無阻地由小歸大,流入大河,同時利用一些湖澤和窪地聚積一定水量,以達到“豐物”的效果。

經過多年的努力,禹不畏艱辛,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制伏洪魔,為華夏神州立下齊天之功。是以,後世人們稱頌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大禹治水到底治的是哪一條成哪幾條河的水患,因古書中記載不同,說法不同。但是,有一點被曆史所确認:那便是大禹從淮河的發源地桐柏山順流而下,到了今安徽的懷遠縣。他見一座大山阻滞了淮河之水的去路,便率領群眾,從山中間打開一條水道,讓淮水乘勢而下。這座被一劈為二的山即今天的荊

山和塗山。《水經注》雲:“荊塗二山相連為一派,禹以桐柏之流,泛濫為害,鑿山為二以通之。”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大禹治水(圖檔來源網絡感謝畫作者)/

在開鑿塗山的過程中,大禹收獲了愛情。他娶了塗山氏之女女嬌為妻,與塗山氏部落結為婚姻聯盟。後來,大禹和各方諸侯約定時間到塗山相會,這就是著名的塗山之會。塗山,又名當塗山,在今蚌埠市西郊,那裡有一個村莊,叫禹會村,居渦水入淮之口的下遊。塗山之會,宣告了大禹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權威的确立和夏王朝的建立。是以,中原古文化和安徽古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伴随着大禹的腳步,淮河開始走進古代文化的詩行。在後來誕生的《詩經》中,淮厲與江、河、濟列為“四渎”之一,有源頭,有流程,有自己的入海口。是以淮河兩岸的人民,曾這樣熱情地贊揚自己的母親河:“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

[二]

淮河,古稱淮水,已被列入大陸當代七大江河之一。淮河發源于河南的桐柏山,流經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于揚州三江營彙入長江,全長1000公裡。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讓我們走向淮河的源頭。

桐柏山的半山腰上,有一村子,村子裡有個水簾洞,水簾洞上流挂着一串泉水。這裡距淮河不遠。村裡人說,這裡就是淮河的源頭。

恰好,在我探訪“淮源”的那天,鎮上一位幹部到這個村子檢查工作,他對我說:“可不能聽他們瞎扯,他們都是想拉外地旅遊的客人去自己農家樂吃飯的,此地并不是淮源。關于“淮源”的說法甚多,你不妨在桐柏山到處走走,看看。”

于是,我又來到第二處被人稱為“淮源”的地方。這裡便是桐柏山的淮渎廟。

清初任桐柏縣訓導的張本,寫過一首詩,題為《谒淮渎廟》。從詩中看不出當年這裡有無泉水流出,但從詩中看,那時此地景色甚美。詩雲:

古柏逼崔嵬,龍旌擁翠來。

鶴飛千丈樹,碑卧萬年苔。

刊木疏源遠,乘槎鑿岩開。

至今追禹迹,俯仰重荒台。

這裡是不是淮源呢?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河南 桐柏 淮河發源地(圖檔來源網絡)/

桐柏山萬泉奔流,說哪一條水流是淮源都能說得過去,說哪一條水流不是淮源,也有其道理,看來有水處未必就稱得起“源”。

在這裡我遇見一位水利專家,他告訴我,淮源在桐柏山太白極頂的老鴉叉。《桐柏縣志》載:“淮,始于大複(大複峰,太白頂),潛流地中,見于陽口。”《大明統一志》載:“桐柏山淮水出其下”。從淮河的源頭流出58條支流。江河之源的認定,一般遵循“位高為源,位遠為源”的原則。太白頂上有一個稱為“淮井”的地方,被人們稱為是淮河的正源。它具備三個原因:一是它在淮河58條支流中水位最高,為1140米,距東海最遠;二是秦始皇時代便在這裡建立了淮祠,是曆代皇廷祭禮淮河之地;三是志載:清代乾隆皇帝曾兩次遣官到這裡探源,時布政使江蘭、河南巡撫畢源都在這裡探得淮水真源。

太白極頂,山勢險峻,曲徑通幽,順一線清流而上,到得山的盡頭,至人迹罕見之處,于裂石牙突,亂草披覆之中,見一斷殘崖,崖上有一泉眼,泉水從岩石縫中滲漏而出,珠圓玉潤,紛繁如瓊,花晶朵一般濺落,激石而鳴,其聲如琴,彙聚于低窪處,成活潑潑的數個水潭,光月鏡輝一般,澱波凝碧,清澈見底,甘醇可口,溢流而出,襟懷帶引,素手玉腕,一挽一攜,牽出了一條大江。(未完待續)

朱海燕 ||《淮河淺記》(之一)

朱海燕簡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鐵道兵七師任戰士、排長、副指導員、師政治部文化幹事。

1983年調《鐵道兵》報,1984年2月調《人民鐵道》報,任記者、首席記者、主任記者。1998年任《中國鐵道建築報》總編輯、社長兼總編輯,進階記者。2010年3月調鐵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級副主任,專司鐵路建設報告文學的寫作。

第六屆範長江新聞獎獲獎者,是全國宣傳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中國新聞出版界領軍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聯系的進階專家。八次獲中國新聞獎,九十多次獲省部級新聞一、二等獎,長篇報告文學《北方有戰火》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出版各類作品集四十部,總字數2000萬字。享受國務院津貼待遇,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編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