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作者:铁道兵文化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作者 朱海燕

[一]

第一次与淮河谋面,是在上世纪70年代,那时,我在皖北一个叫阚疃的小镇上,给茨淮新河的指挥机构打工,那家机构去淮南买煤,我顺便搭车去了一次淮南。途中,在凤台那个地方,见到了日牵梦想的淮河。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淮河风光(图片来源网络)/

我看到淮河,大河奔腾东去!

在我渡河处的码头,淮河究竟有多少宽,我不知道。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见到的最宽的河流,它的宽度让我震撼。河上漂流着数不清的帆船,大河南岸的河床上长着弯曲的柳树。树,不甚规则,却很有诗意。它们有的长在水中,有的生在岸上,伴随着东去的淮河,那树像是列队送行的仪仗,沿着河岸向远方铺去。由于河床的宽阔,淮河在我眼里不像是河,倒像是辽阔湖泊的一个断面。河岸呈现出天然河道文静自然的形态。水是温软绵长的,有一种婉约柔顺的叙事风格。水位很高,白亮亮地从远方浸漫而来。船只走在水上,就像走在平原上。河风鼓来,是那样荡人心魄,让人舒心快意。

渡口的西侧是一个高高的台子,像山的崖畔,那里长满古树。从树丛间望去可看到台上的古老建筑。我不知此处是什么地方,但我心想,可能因为淮河岸边有了这座雄伟的高台,凤台才谓之“凤台”。后来我多次经凤台去淮南、或去合肥,再也没有见到那个渡口。初见淮河的神秘,已留存在记忆的远方。

淮河,我的母亲之河,请原谅,那时,我还不知道你从何处而来,又奔何处而去……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这就是淮河(图片来源网络)/

河流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故乡。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古国的文明,不是在河流上发源、滋长的。翻开祖国的地图,映入眼帘的千山万水,有巍巍昆仑、九曲黄河、万里长江……当然,也有我眼前的这条母亲河——淮河,古往今来,它们曾唤起多少文人墨客的吟哦与遐想,激起多少志士仁人为它们奋斗而献身。

它们响亮的名字,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实体,一种地貌类型,一个区域概念,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表现了所在地域的一种灵魂,一种文化特质和一种时代精神。

长大后,我离开了故乡,但却走进了淮河。

南下或者北返,我一次一次走过淮河,并思考着淮河。我发现了多面形象的淮河。在凤台第一次与淮河会面,我发现淮河水是活的,是会说话的,它是乡土上最灵动、最富有诗意的地理空间,蓬勃的流水,或优美、或壮美,凝聚着人们最缠绵的情思。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蚌埠 淮河风光(图片来源网络)/

后来,我从京沪线上的蚌埠多次跨越淮河,发现淮河把它的诗意遮蔽了,河水是那么浑浊,轮船上投下薄削的影子,很少给人们以浪漫的情怀。这是一条枯乏的河,两岸挤掉了“河畔”的温情,景色十分单调,城市的高楼、钢铁、煤烟,给这条河增添了灰暗沉重的颜色。如作家王安忆所言:“汽笛在蚌埠铅灰色的屋顶上回荡,与在五河乡间的迂回,效果完全不同。这汽笛使蚌埠的天空更显得压抑、沉郁。河流从它脚下经过,步态缓慢,表情呆滞。”

我想,淮河应该永远存在于“柳岸沙明对夕晖,长大淮水鹜争飞”的背景中。河流是相对独立的乡土空间,这里的人们形成一种固有的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有最主要、最常见的有渔业、水运、渡船等,形成了水上人家。人们可以在河流上靠这些生产方式生存,其环境形成独具风味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气。“竹屋清江上,风烟四五家。水园分变叶,邻界认芦花。雨到鱼翻浪,洲回鸟傍沙。月明何处去,片片席帆斜。”这些,应该是河流对家园的渴望,对乡愁的寄托。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淮河两岸风光(图片来源网络)/

江河是人类的母亲,母亲的面目是不应改变的。人类在江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创造历史。千万年来,人类生于斯,长于斯,与江河的关系密不可分,“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里”,这就是人类与山水密不可分的写照。

一条河流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

但是,河流也在变,有时变得失去了自然的本真。淮河就是如此。

作为淮河的儿子,我至今仍没有读懂淮河。它为什么叫淮河?是谁给它取了这个名字?我想,淮河不会因淮阴、淮安、淮滨、淮阳、淮南而得名;而是因为有了淮河,淮河南岸的城市才得名“淮阴”,淮河北岸的小城才得名为“淮阳”,靠着河边的小城,才得名为“淮滨”。

读人类发展史,了解到江淮地区早就有土著民众在那里生活,他们世世代代繁衍,创造了富有特色的远古文明。据专家研究,中国古代的先民分属于三大部落集团: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江淮地区应属东夷集团的范畴,被称为淮夷。历史文献有关淮夷的记载,大都是商周时期,若上溯到夏代,淮夷的资料实在少得可怜。

我想,是不是因为这条大河流过“淮夷”的这片土地,才有了“淮河”这个名字呢?淮河的生命史,肯定远远长于它名字的历史,这是不言而喻的。在以“无名河”的名义流经了千万年之后,淮夷人才给它以命名。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淮河风光(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淮河名字的来历,还有另说。在3000多年前的同一片夜空下,一轮蛮荒的月亮在天空发出银白色的亮光,一条大河,在芦苇与野草中静静地流淌。一种叫“淮”的短尾鸟一群群地栖息河边,停止了白日的聒噪;偶尔有野兽的叫声,那是从山上如盖的森林中发出来的。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则,便使山、水、鸟、野兽们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平衡与平静。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两岸,成为“淮鸟”的故乡,此河,故得名为“淮河”。

再从甲骨文与金文来看那个“淮”字,不禁诗意顿生:一侧傍“水”,一侧依“佳”,实在是妙不可言。《说文》道:“鸟二足而羽谓之禽,短尾为佳。”淮河的波光涌动,生命婉转尽在其中了。因此,一个矛盾的淮河,有忧有喜的淮河,尽管带着无尽的悲剧色彩,让解读淮河的人,置身于自然的或和谐或对立的状态之中了。

淮河是值得骄傲的,它把自己优秀的女儿嫁给了大禹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大禹雕塑(图片来源网络)/

夏王朝是大陆文明社会的开始,有关夏的传说与史迹与淮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禹的父亲鲧是黄帝的后裔,其祖先从西北羌人地区,迁到伊水和洛水,即今天的洛阳一带定居。尧时,封鲧于崇,即在河南登封的崇山。给他的官位是“崇伯”,使之成为雄踞大河南岸伯崇氏部落的首领。

有崇氏是从事农业的部落。因为从事农业,富有治水的经验。那时,滔滔洪水溢满中原大地,鲧受命治理洪水,他采用筑堤围堵的方法,试图使洪水归流,结果因洪水太大堤溃而治水失败。

鲧因此而遭到流放,后被诛杀。

感谢那个时代,没有株连九族之说。

父亲出了问题,儿子依然被委以重任。大禹秉承父业,授命于危难之时。他为人通达守信,办事周密勤谨,团结众多部族,总结鲧治水的失败教训,制定了“疏川导滞,锺水丰物”的治水方案。

这是一个变水害为水利的方案,它不但能使四处横流泛滥成灾的洪水,经过疏通河川,开导阻滞而畅通无阻地由小归大,流入大河,同时利用一些湖泽和洼地聚积一定水量,以达到“丰物”的效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禹不畏艰辛,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伏洪魔,为华夏神州立下齐天之功。所以,后世人们称颂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大禹治水到底治的是哪一条成哪几条河的水患,因古书中记载不同,说法不同。但是,有一点被历史所确认:那便是大禹从淮河的发源地桐柏山顺流而下,到了今安徽的怀远县。他见一座大山阻滞了淮河之水的去路,便率领民众,从山中间打开一条水道,让淮水乘势而下。这座被一劈为二的山即今天的荆

山和涂山。《水经注》云:“荆涂二山相连为一派,禹以桐柏之流,泛滥为害,凿山为二以通之。”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大禹治水(图片来源网络感谢画作者)/

在开凿涂山的过程中,大禹收获了爱情。他娶了涂山氏之女女娇为妻,与涂山氏部落结为婚姻联盟。后来,大禹和各方诸侯约定时间到涂山相会,这就是著名的涂山之会。涂山,又名当涂山,在今蚌埠市西郊,那里有一个村庄,叫禹会村,居涡水入淮之口的下游。涂山之会,宣告了大禹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权威的确立和夏王朝的建立。因此,中原古文化和安徽古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伴随着大禹的脚步,淮河开始走进古代文化的诗行。在后来诞生的《诗经》中,淮厉与江、河、济列为“四渎”之一,有源头,有流程,有自己的入海口。所以淮河两岸的人民,曾这样热情地赞扬自己的母亲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二]

淮河,古称淮水,已被列入大陆当代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的桐柏山,流经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于扬州三江营汇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让我们走向淮河的源头。

桐柏山的半山腰上,有一村子,村子里有个水帘洞,水帘洞上流挂着一串泉水。这里距淮河不远。村里人说,这里就是淮河的源头。

恰好,在我探访“淮源”的那天,镇上一位干部到这个村子检查工作,他对我说:“可不能听他们瞎扯,他们都是想拉外地旅游的客人去自己农家乐吃饭的,此地并不是淮源。关于“淮源”的说法甚多,你不妨在桐柏山到处走走,看看。”

于是,我又来到第二处被人称为“淮源”的地方。这里便是桐柏山的淮渎庙。

清初任桐柏县训导的张本,写过一首诗,题为《谒淮渎庙》。从诗中看不出当年这里有无泉水流出,但从诗中看,那时此地景色甚美。诗云:

古柏逼崔嵬,龙旌拥翠来。

鹤飞千丈树,碑卧万年苔。

刊木疏源远,乘槎凿岩开。

至今追禹迹,俯仰重荒台。

这里是不是淮源呢?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河南 桐柏 淮河发源地(图片来源网络)/

桐柏山万泉奔流,说哪一条水流是淮源都能说得过去,说哪一条水流不是淮源,也有其道理,看来有水处未必就称得起“源”。

在这里我遇见一位水利专家,他告诉我,淮源在桐柏山太白极顶的老鸦叉。《桐柏县志》载:“淮,始于大复(大复峰,太白顶),潜流地中,见于阳口。”《大明统一志》载:“桐柏山淮水出其下”。从淮河的源头流出58条支流。江河之源的认定,一般遵循“位高为源,位远为源”的原则。太白顶上有一个称为“淮井”的地方,被人们称为是淮河的正源。它具备三个原因:一是它在淮河58条支流中水位最高,为1140米,距东海最远;二是秦始皇时代便在这里建立了淮祠,是历代皇廷祭礼淮河之地;三是志载:清代乾隆皇帝曾两次遣官到这里探源,时布政使江兰、河南巡抚毕源都在这里探得淮水真源。

太白极顶,山势险峻,曲径通幽,顺一线清流而上,到得山的尽头,至人迹罕见之处,于裂石牙突,乱草披覆之中,见一断残崖,崖上有一泉眼,泉水从岩石缝中渗漏而出,珠圆玉润,纷繁如琼,花晶朵一般溅落,激石而鸣,其声如琴,汇聚于低洼处,成活泼泼的数个水潭,光月镜辉一般,淀波凝碧,清澈见底,甘醇可口,溢流而出,襟怀带引,素手玉腕,一挽一携,牵出了一条大江。(未完待续)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一)

朱海燕简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

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是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新闻出版界领军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八次获中国新闻奖,九十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出版各类作品集四十部,总字数2000万字。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