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作者:铁道兵文化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作者 朱海燕

[七]

历史步入20世纪,但淮河对人类的侵袭并没有停止。从1916年起,这片土地上发生过4次较大洪水,其中1931年的江淮大洪水最为严重。据统计,死亡人数达到400多万。有人甚至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死亡最多的自然灾害。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们相信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中国的水患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肆虐,而将被人类驯服的服服贴贴。即便在极端天气下引发水灾,中国的强大救援能力也会将灾难降至最低水平,避免重演饿殍遍野,浮尸遍地的悲剧。

然而,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水灾给中华儿女带来的痛苦仍记忆犹新,尤其是淮河两岸的百姓,永远不会抹去那痛苦的记忆。那年苏北地区700万亩土地被淹,颗粒无收。皖北地区受灾百姓达800万人,仅宿县专区就有350万人受害,100万灾民断炊,36万人外出逃荒。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淮河 洪灾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那年全国被淹耕地1.2156亿亩,粮食减产220亿斤,灾民4000万人,重灾区灾民达1000多万人。

华东地区被淹耕地5000余万亩,占耕地的五分之一,灾民达1600万人。

1949年,这片土地上的新生政权并不是由工业推动的,而是一个由4亿农民组成的农业国家,大约只有1亿人口居住在城市里。这片土地上,大部分农民仍然过着艰苦的农耕生活,他们中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本县那片土地的范围。他们在土地上辛勤劳作,享受着大地母亲的恩赐,同时,也承受着自然灾害的袭击。

接下来的1950年夏天,豫皖交集地区,连降暴雨,流域内被淹4350万亩土地,受灾1339万人,死亡489人。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淮河 洪灾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中央内务部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华东财政委员会主任曾山,当时视察淮河沿线时,写下这么一段话:

“津浦铁路两旁一片汪洋,一眼几十里都是如此。沿淮数百里的河堤全部失去作用,村庄被淹没崩溃,怀远县县城的城墙也看不到了,许多灾民挤在一块块高地上求生,干部情绪低落……”

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给毛主席的电报说:

“今年的洪灾比去年更严重,受灾情况是百年来所未有的,3100万亩农田被淹,占皖北地区的二分之一,很多村庄被洪水淹没,房屋和耕牛等农业工具都遭受了严重损失。共有990余万人受灾,约占皖北人口的一半。洪水仍在继续!灾情仍在扩大!考虑到秋汛可能更为严重,未来的水灾仍然构成威胁……这些原因使干群都很悲观,农民见着干部就会抱住他们大哭,干部也垂头丧气……”

毛主席收到曾希圣发来的电报,当他读到“人民群众在汪洋大水中挣扎,遭毒蛇噬咬而毙命”时,他不禁潸然泪下,他给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写下批语:“周,请令水利部尽快制定导淮计划,并送我审阅。”随着,他又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他对秘书说:“不能解救人民,还叫什么共产党!”

多么好啊!“解救人民”这是多么响亮的口号!这句话应该永远成为这个执政党的初心!是永远!而不是一时!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毛主席工作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1950年淮河大水期间,在2个月内,毛泽东关于治淮问题作了4次重要批示。当时,国家经济一穷二白,内忧外患交织,国家仍然决定全面而系统地治理淮河。这需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意志。

新生的人民政权,无法再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1950年11月6日,治淮委员会成立,协调河南、皖北、苏北的治淮工作。

有人甚至把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题词,看作是新中国第一道政令。

但洪水并不服输,它向这个新生的政权发动了又一次突袭。

1954年,淮河流域再次发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比1931年的那次洪水,水量大出百分之三十一。河南淮滨县完全淹没,豫东沈丘县淹没百分之八十,土地积水1至2米,河南83个县2个市受灾,1342万亩农田被淹,33970处农田工程毁坏,30万间房屋倒塌。安徽2620万亩农田被淹,168万间房屋倒塌,1098人死亡。江苏1063万亩土地被淹,832人死亡,全流域淹地达6464万亩。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老照片:人民的淮河人民治(图片来源网络)/

与淮河洪水的斗争,决不是一朝一夕的斗争,而是一场长期的持久的决战!从建国之初,政府与淮河儿女已经作好了准备。

几十年来,通过水利战线广大职工和全流域人民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治淮取得了巨大成果。70多年来,治淮总投资共计9241亿元,直接经济效益47609亿元。投入产业比1:5.2。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与水患决斗,淮河儿女与淮河水患已决斗了75年。

为了加深记忆,不仿列出辉煌的单子。

一是,经过70多年的努力,淮河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佛子岭水库、蒙洼蓄洪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入海水道等一大批治淮工程相继建成,使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以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控制性枢纽、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组成的防洪除涝减灾系统。淮河流域防洪除涝标准显著提高,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超10年一遇;中游主要防洪保护区、重要城市和下游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已达100年一遇;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至20年一遇以上。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可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淮河防御洪水已由人海防守战术,逐步转变为科学调度水利的从容应对局面。

二是,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有效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历经70多年建设,淮河流域已经建成6300余座水库,约40万座塘坝,约8.2万处引水工程。规模以上机电井约144万眼,水库、塘坝、水闸、工程和机井星罗棋布。南北北调东、中线工程,引江济淮、苏北引江工程的建设,与流域内河、湖、闸、坝一起,逐步形成了“四纵一横多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体系。“四纵”,就是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引江济淮、苏北引江工程;“一横”,就是淮河;“多点”,就是一大批水利工程。淮河流域以不足全国百分之三的水资源总量,承载了全国大约百分之十三点六的人口,和百分之十一的耕地,贡献了全国百分之九的GDP,生产了全国六分之一的粮食。

[八]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 安徽 阜阳 王家坝闸 (图片来源网络)/

2024年,人间四月天,我赶赴安徽阜南县的王家坝。王家坝地处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处,是淮河中上游的分界点,建在这里的王家坝闸被认为是淮河防汛的风向标,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而王家坝东面的蒙洼蓄洪区,居住着近20万人。蓄洪区总面积为180.4平方公里,设计蓄洪量7.5亿立方米,相当于126个杭州西湖的容水量。蒙洼蓄洪区有131个庄台,其中有77个完全孤立于蓄洪区的中央。

在蒙洼蓄洪区的东部,是曹台退水闸。曹台闸建于上世纪70年代,共28个泄洪孔,设计泄洪量2000立方米每秒,当蒙洼蓄洪区的蓄水量超过设计蓄洪量时,可以开启退水闸,让洪水流向淮河中游。

除蒙洼蓄洪区外,下游的颍上,还有南润段、姜塘湖、邱家湖3个蓄洪区。这3个蓄洪区的容洪量可达11亿立方米。当蒙洼蓄洪区无法缓解洪峰的巨大压力时,便以据洪水情况,开启下游的蓄洪区。加之蒙洼蓄洪区,这4个蓄洪区可容纳19.5亿立方米的洪水,大约相当于300个杭州西湖的容水量。通俗一点说,蒙洼蓄洪区是防洪的第一道防线,而南润段、姜塘湖、邱家湖则是第二道防线。与战争不同的是,当第二道防线开启时,第一道防线仍牢牢坚挺在第一道防线上。

王家坝枢纽工程,是由王家坝闸坝和蒙洼蓄洪区两部分组成。王家坝闸于1953年建成,2003年老闸拆除重建。王家坝闸一共13孔,设计流量为1626立方米每秒。它是保护淮河中下游整个棋盘上的“定盘星”,是淮河流域的第一道安全屏障,是淮河防汛抗洪的重中之重。你可以不知道阜南,可以不知道阜阳,但凡知道淮河的,必知道王家坝;凡是看新闻联播的,必知道王家坝。在水坝的家族中,它几乎和长江三峡大坝一样具有享誉天下的知名度。自1954年至2020年,王家坝先后17次开闸蓄洪,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下游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2024年4月 作者在阜阳 王家坝闸留影/

此刻,我站在王家坝高高的闸顶上,上游自西向东扑来的淮河,在闸的西面约500米处,突然折头向南。在长达4公里王家坝镇的南端又向东南流去。此时的淮河是那么温柔、平和、安详,它静静地流着,两岸是吃草的羊群,岸畔是嬉戏的孩子。闸的南侧停着几辆来朝拜这个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小车。虽然游人稀少,但人们总还记着这个坚挺在风口浪尖,砥柱中流的防洪建筑。

王家坝闸,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高大雄伟,它很平凡,亦很普通,像一个淳朴的淮河老农站在那里,若是步行,1分多钟便可从坝的南端走到坝的北端。它的前面与淮河之间,隔着一个几百米长的干枯河塘,长着几丛要死不活的芦苇。若是泄洪季节,淮河将腾身一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灌满这个干枯的河塘,从闸口扑天而下,进入蓄洪区。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王家坝闸 开闸泄洪(图片来源网络)/

王家坝闸这尊朴素的形象,却有着包容天下的胸怀。

资料表明:2020年7月20日,是王家坝闸建成后的第17次开启闸门。开闸前,闸前水位高达29.75米,为历史新高。王家坝的保证水位是29.3米。29.75米是什么概念呢?闸顶的高程是29.76米,就是说还差一毫米就达到闸顶的高程,而一毫米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忽略不计的数字。若不开闸,洪水就会翻闸!

开闸泄洪后,蒙洼蓄洪区一片汪洋,庄台如同孤岛,需要乘船通行。蒙洼人民为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为防汛抗洪的全局,他们退守在一个个庄台上。退水前的这段日子很不方便,甚至非常困难。但孤岛上他们并不孤单,背后站着国家和人民。洪水,终将退去。家园,也将重建。

有人提出蒙洼滞洪区必须泄洪吗?

回答是肯定的。

第一,王家坝不泄洪不会保粮。王家坝的上游不远即是河南,河南是中国的产粮大省。王家坝若不开闸,上游水位若继续上涨,水位哪怕上涨几寸,就有可能几十万亩土地被淹,影响到一个大国的粮食安全。

第二,王家坝不泄洪不会保“衣”,淮河下游江苏各地都有大量的服装生产厂,王家坝不启动蒙洼蓄洪区,淮河水一泄千里,高水位流经下游,下游各地的服装厂及其他企业,将被洪水淹没,造就巨大的连锁反应,给经济带来重创。

第三,王家坝不泄洪,不能保“住”。只有蒙洼20万人撤离,将巨大的洪水暂蓄于此地,才能使下游千千万万座房屋安稳,才能使下游人民安居落业。没有王家坝人民的付出,就没有下游的幸福与安全。

第四,王家坝不泄洪,不能保“行”。开启蒙洼泄洪区,可保下游的交通畅通。王家坝之下,铁路、公路密集如网。而这些密集的铁路、公路,一经水淹,修复成本,自然要比上游王家坝蒙洼土地被淹的损失大得多。只有王家坝泄洪,方能确保下游交通命脉的畅通。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淮河风光(图片来源网络)/

全国泄洪地区共有98个,仅安徽就有18个。经济并不算发达的安徽,在防汛抗洪上却承担了擎天一柱的角色。

2020年7月20日,王家坝闸开启蓄洪的时候,我在网上读到一个帖子。发帖人是江苏人,他说:

“我老家是江苏人,奶奶有点地域黑,说她小时候街上讨饭的都是安徽下来的,因为安徽地方不好,经常发大水,没有江苏人杰地灵。现在我才知道不是这样的,安徽替淮河下游地区千千万万的人扛下了灾难。这次王家坝蒙洼蓄洪区的人民,为了下游的安全,把要流到淮河下游的洪水蓄到他们的家园里,无数村庄全员撤离,他们为了我们的家园,放弃了生存一辈子的地方。为了我们,为了淮河沿线所有的城乡,为了从来没见过面的千千万万的我们。”

看到这段文字,我禁不住流下热泪。王家坝人的精神不禁令这个民族肃然起敬。据统计,2020年王家坝泄洪一次直接经济损失为590亿元。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王家坝开启泄洪达17次,它的经济损失的总量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阜阳 最可爱的劳动者(图片来源网络)/

阜阳人在讨论什么是“阜阳精神”时,确认“阜阳精神”就是“王家坝精神加农民工精神”。我认为这个结论是实事求是的,没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外出打工,阜阳不可能迅速脱贫,实现小康。而“王家坝精神”高度凸显了阜阳人的伟大品格与崇高的胸怀,具体而论,“王家坝精神”就是“舍小家顾大家、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不是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屡次面对水患的挑战,从不退缩,为民族拒敌,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在与水患的搏斗中实现小康的致富目标。“王家坝精神”,就是在洪水袭来时,“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王家坝精神”,就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精神”。

参观过王家坝之后,已是中午,我想在王家坝镇上寻一家饭馆用膳。过王家坝闸向北走,约1公里,镇上关门的关门,闭户的闭户,没找到一家饭馆。复折回向南,走完4公里长街,仍不见一个饭馆,哪怕极其简陋的饭馆都没有,街上清冷的让人心凉,与当下其他集市繁荣的景象有云泥之别。开始我有些不解,后来我渐渐想通了,这里是人类与洪水决斗的前沿阵地,它时刻等待着强敌的到来,灯红酒绿不属于它,战斗不知何时打响。

这里不仅是黎明静悄悄,而是每时每刻都是“静悄悄”的,枕戈以待,以百倍的警惕,防汛抗洪,使日子在平坦与险峻之间走过……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作者 于临淮岗/

离开王家坝,我赶往下游100公里外的临淮岗。临淮岗属于淮河中游与上游交界之处,上游淮岸两岸的地形为两岗夹一洼,可滞蓄大量洪水,是不可多得的优良坝址。此地距淮源490公里,集水面积为242160公里。在此兴建洪水控制性工程,是扼守上游来水的咽喉之道,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正阳关以上的全部洪水。临淮岗水利枢纽的建设,堪称为淮河上的“三峡大坝”的建设,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淮河干流洪水长驱直下威胁江淮地区和沿淮城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被动局面。

临淮岗工程跨安徽霍邱、颍上、阜南3县,控制面积为4.22万平方公里,属于一等大型水利工程,按100一遇设计,滞洪85.6亿立方米,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滞洪121.3亿立方米。

若按100年一遇计,它可以容纳1500个杭州西湖的容水量。若按1000一遇计,它可以容纳2000多个杭州西湖的容水量。

若遇100年大水,它可避免向淮北分洪,可淹少淹没面积为1290平方公里,一次性减灾效益为305.98亿元。

运行期内,年平均防洪效益为2.31亿元;遇100年一遇洪水,防洪保护的防洪效益为235亿元。

淮河的洪水千万年来与人类残酷地决斗搏杀,造成了难以尽说的灾难。从今天起,时间开始了!人类将驯服它的日子到了!愿它能与人类和谐共处,使它邪恶的历史与灵魂得到洗礼与拯救,以甜美的家园式的牧歌流在这块大地上,去抒写淮河的深度与壮美。(全文完)

朱海燕 ||《淮河浅记》(之五)

/在京“范长江奖”获得者小聚(右五范长江之子范苏苏,右七本文作者朱海燕)/

朱海燕简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

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是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新闻出版界领军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八次获中国新闻奖,九十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出版各类作品集四十部,总字数2000万字。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