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肉和牛肉都是肉,為何人類愛吃牛肉,而幾乎不吃馬肉?

作者:魅力科學君

馬和牛都是人類馴養的動物,但在日常生活中,牛肉可以說是随處可見,而我們卻幾乎看不到馬肉的蹤迹。這不免令人有些好奇,馬肉和牛肉都是肉,為什麼隻見牛肉而不見馬肉呢?

馬肉和牛肉都是肉,為何人類愛吃牛肉,而幾乎不吃馬肉?

是馬肉的營養不好,或者馬肉難吃嗎?其實不然,實際上馬肉和牛肉都是優質蛋白質,其氨基酸模式與人類很接近,是以很容易被人類的消化系統吸收,并且相對于牛肉而言,馬肉的蛋白質含量甚至還要高一些,而在人類曆史上,肉類一直都是屬于比較稀缺的食材,就算馬肉難吃,人類也可以想辦法将其烹饪得好吃。

那麼為何人類愛吃牛肉,而幾乎不吃馬肉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類擷取馬肉的成本過高。

馬肉和牛肉都是肉,為何人類愛吃牛肉,而幾乎不吃馬肉?

我們知道,牛和馬都是草食動物,而草本植物的營養大部分都包含在難以消化的纖維素之中,為了更好地消化纖維素,牛演化出了四個胃,分别為瘤胃、網胃、重瓣胃和皺胃,其中瘤胃最大,占據了其胃總容積的大約80%。

馬肉和牛肉都是肉,為何人類愛吃牛肉,而幾乎不吃馬肉?

一般來講,牛可以一吃性吃掉相當于自身體重5%的草食,然後将它們堆積在瘤胃,這些食物會在瘤胃長時間地停留,并被這裡的微生物分解,而在牛“空閑”的時候,這些食物還會通過反刍回到牛的嘴裡仔細咀嚼,友善在随後的消化過程中從食物中擷取到更多的營養。

馬卻隻有一個胃,并且其容積比牛胃要小很多,這就直接造成了馬的單次進食量遠低于牛,為了更好地消化纖維素,馬演化出了發達的腸道,而正因為如此,馬的消化腺代謝也非常旺盛,平均每天都會分泌大約70升的消化液,這就導緻了馬即使不運動,也需要經常補充水。

馬肉和牛肉都是肉,為何人類愛吃牛肉,而幾乎不吃馬肉?

雖然馬擁有發達的腸道,這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彌補胃的不足,但是從總體上來看,馬的消化系統對草食的消化率仍然遠低于牛,有研究表明,同樣是喂麥稭稈,牛的消化率可以達到42%,而馬的消化率卻隻有18%左右。這就意味着,在吃下同等數量的飼料之後,牛長的肉比馬長的肉要多得多。

另外要講的是,馬還需要經常運動,否則的話就會影響它們的食欲,時間稍久一點,它們的抵抗力就會下降。除此之外,馬比牛要挑食得多,通常情況下,它們都偏愛柔軟鮮嫩的青草,其實這也怪不得馬,因為它們的消化系統相對比較脆弱,如果攝入了較多的硬性食物,就容易引發消化不良。

馬肉和牛肉都是肉,為何人類愛吃牛肉,而幾乎不吃馬肉?

由此可見,人類想要将一匹馬健康地養大,其實是一件不容易辦到的事情,除了要消耗更多的飼料之外,人類還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以至于如何養馬已經成為了人類的一個學問,是以在古代的時候,那些養馬技術高超的人往往會得到人們的重視。

是以可以說,雖然馬肉和牛肉都是優質蛋白質,但是由于馬的飼養成本過高,而牛卻更加容易飼養,是以就出現了“人類愛吃牛肉,而幾乎不吃馬肉”這種現象。當然了,馬能夠得到人類的垂青,憑借的是它們自身的本領。

馬肉和牛肉都是肉,為何人類愛吃牛肉,而幾乎不吃馬肉?

首先就是馬的智商很高,能夠與人類進行一定程度的交流,與此同時,它們還擁有非常出色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這使得人類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訓練馬匹,經過訓練之後,馬既可以當作人類的坐騎,也可以為人類出力氣(比如說拉車)。

馬的“少吃多餐”,換回了一身的“腱子肉”,進而成為了自然界中的“奔跑健将”,經過訓練後的馬能夠掌握多種步伐,既能走也能跑,還能夠正确識别出自己的同伴和主人,進而适應人類的各種需要。一匹優秀的馬,能夠在5天的時間裡跑完600公裡的路程,也能夠在80秒之内跑完1200米,而即使是在快速奔跑的時候,乘坐在馬上的人類也不會感到太大的颠簸。

正是因為如此,馬在人類的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人類的精心照料下,馬也變得越來越與人類親近。在所有被人類馴養的動物中,馬對人類的忠誠度可以說是名列前茅,通常情況下,一匹馬隻要認準了主人,從此之後就會對主人不離不棄。

馬肉和牛肉都是肉,為何人類愛吃牛肉,而幾乎不吃馬肉?

我們常在電影中看到,馬的主人從馬背上跌落之後,馬就會停下來等待主人,甚至在有些時候,一些聰明的馬還會放低身體用嘴将主人重新拱上馬背,這樣的情景其實并非虛構,而是在過去的日子時常發生。正是因為馬對人類如此親近,是以人類對馬通常也有着比較深厚的感情,而這也是人類幾乎不吃馬肉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