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騾肉難吃嗎?為何不吃呢?

作者:農夫也瘋狂

​導讀:古人吃肉講究“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騾子肉很難吃?

如今生活水準提高了,飲食選擇也更加多樣化了。隻要自己想吃的美食,一般在飯店裡都能吃到。就拿肉類來說,現在肉的品種非常豐富,不僅有常見的雞鴨魚肉,還有價格偏貴一點的牛羊肉等,而經濟條件好一點的,還能随意挑選各種海鮮來吃。

“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騾肉難吃嗎?為何不吃呢?

雖然豬肉一直都是我國食用頻率最高的肉類,但是在去年豬價大漲以後,更多的人選擇吃雞鴨肉,或者是牛羊肉了。因為他們認為,現在豬肉的價格虛高,與其30幾塊錢一斤買豬肉吃,還不如購買價格高一點的牛羊等肉類吃。不過在民間關于吃肉,古人是很有講究的,其中還總結成為了一句經典俗語:“騾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這是什麼道理呢?為何不吃騾子肉呢?

“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騾肉難吃嗎?為何不吃呢?

我們先來看看前半句“驢肉香馬肉臭”。關于驢肉,一直民間評價是相當高的,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這句農諺,把驢肉和龍肉相提并論,可見其好吃程度。關于驢肉的贊美之詞實在太多了,在很多地方也有驢肉為特色的美食,深受各地人的喜愛,像驢肉火燒更是國内外都很有名氣。筆者也吃過幾次驢肉,平心而論它卻确實要比大多數的肉類更加美味,而且驢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生物價值特高的亞油酸、亞麻酸的含量都遠遠高于豬肉、牛肉。是以關于驢肉,這裡筆者就不多介紹了。

“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騾肉難吃嗎?為何不吃呢?

再來看看“馬肉臭”,說句實在話,馬肉并不是臭,而更準确的說應該是馬肉很柴,吃起來口感很一般。我們知道在古代的時候,馬是行軍打仗用的,并且普通的老百姓是養不起馬的,隻有達官貴人才能買得起馬。而馬都是很擅長奔跑,并且耐力很好,能适應長途運輸,原因是馬的肌肉很發達,基本沒什麼肥肉,是以馬肉吃起來就很柴。再加上當時老百姓是不能随意養馬的,更不能随意屠宰馬匹的,是以基本上很少有人吃馬肉,說馬肉臭,多少有點以訛傳訛。

“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騾肉難吃嗎?為何不吃呢?

最後來看看為什麼“餓死不吃騾子肉”。騾子其實是一種新物種,它是由馬和驢雜交而生出來的動物。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是以騾子遺傳了驢和馬的優勢。騾子的個頭比驢大,但是比馬小。可是卻耐力很足,也比較好馴服。并且基本沒什麼病害,壽命還很長,一般能活幾十年,是以在當時很多的農民都會養騾子,用它當運輸工具,或者是幫着幹一些農活。

而古人提餓死不吃騾子肉,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騾子是不能生育的,古人搞不清楚它的原因,擔心吃了騾子肉,也會受到影響而無法生育。

“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騾肉難吃嗎?為何不吃呢?

第二個是騾子的壽命很長,因為它本身的價值很高,一養就是幾十年。這樣的動物養了這麼多年,肉根本就不好吃,要比馬肉更難吃得多。

第三個原因,那就是不忍心吃騾子。老百姓養騾子,一養就幾十年,早就當成了家中的一員了,對它是有感情的。就像現在很多人養狗,養了十幾年死掉了,也是舍不得吃的,這是一樣的道理。

不過在今天,這句話過時了。在有些地方不僅吃馬肉,而且現在騾子肉也很吃香,有些餐廳主打菜就是騾子肉。畢竟現在養騾子不是為了幹活,而是為了賣錢,或者是吃肉。飼養時間短,吃起來口感還是可以的。各位朋友們,以上三種肉,你們吃過哪些呢?你們又是如何看待古人所說的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這件事情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