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婆餅裡沒有“老婆”,被《風味》捧紅的蟹殼黃裡有“螃蟹”嗎?

作者:毒行俠V

最近,随着《風味人間》的熱播,又捧紅了一款江南的經典小吃,蟹殼黃!講起蟹殼黃的起源,它當年是在老常州的點心攤上産生的。清末,常州列為對外通商口岸後,相繼吸取了各地風味小吃精華,幾乎包括了全國各主要地方的特色,并加以發展和提高,形成自己的特色,蟹殼黃也由此出現。漸漸的,蟹殼黃也流傳到了上海。成為了江南一帶有名的小吃之一。

老婆餅裡沒有“老婆”,被《風味》捧紅的蟹殼黃裡有“螃蟹”嗎?

但是,跟老婆餅裡沒老婆一樣,難道蟹殼黃就跟螃蟹一點關系都沒沾過?據考究,早年間的蟹殼黃可是高檔點心,富庶人家在擺宴之時會拿出來招待客人。其中就有講究的主,會在這蟹殼黃裡加入蟹粉,并喚之:蟹黃餅。到了後來,已經沒人再用蟹粉,因為這小燒餅出爐時,像陽澄湖大閘蟹一樣的大小,烤成金黃色,仿佛剛剛蒸熟的大閘蟹,是以得名:蟹殼黃。

蟹殼黃簡單來說就是迷你芝麻燒餅。北方的燒餅,常為果腹墊饑的主食,一番大快朵頤之豪情。而江南的燒餅,講究一個精巧,所謂點心,點到為止,錦上添花的。

老婆餅裡沒有“老婆”,被《風味》捧紅的蟹殼黃裡有“螃蟹”嗎?

與蘇式月餅不同的是,蟹殼黃用的是發面油酥皮,餡料不在多,隻為搭點味道。好吃,主要在于酥香的面皮,還有滿滿的焦黃芝麻,仿佛隻隻蒸熟的蟹殼一般。記憶中,老底子的蟹殼黃總是鹹甜适口,皮酥香脆,有人寫詩贊它“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蟹殼黃是有鹹甜之分的。一般甜的做成圓形,餡料主要是豬油白糖、豆沙、棗泥等等;鹹的為橢圓形,餡料是蔥油、鮮肉等等。

蟹殼黃要好吃不是那麼容易的。首先一定要酥脆,但酥皮又不能夠一咬就散。甜的蟹殼黃吃起來要滿口香,咀嚼時不可有粗糙硌牙的砂糖顆粒口感,裡面的糖水不能烤到幹。要做到糖水滋出來,恰好将融未融地化在了酥皮裡,但不至于濕到讓餅沒有骨子。

老婆餅裡沒有“老婆”,被《風味》捧紅的蟹殼黃裡有“螃蟹”嗎?

而鹹的蟹殼黃要吃起來豬油香和蔥香并存,還可以吃到一口濕軟的小蔥白段。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有芯子的那層要不偏不倚在正中間。最理想的狀态是芝麻的那層與底邊那層到達中間的距離一樣。

蟹殼黃口感層次豐富,卻又不像大餅那樣一吃就飽。蟹殼黃一定要趁熱吃,一口咬下去,芝麻和餡料的香味撲鼻而來,真是又酥又香又脆。寒冷的冬天,在攤頭上買一隻剛出爐的蟹殼黃燒餅吃,熱乎乎,香噴噴,滿地撒芝麻。現在想想那味道,你是不是已經開始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