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燒餅,徽州的傳統小吃。
色澤金黃金黃、層多而薄,一口咬下去酥脆爽口,碎肉丁加上梅幹菜特有的香氣,鹹甜中帶着點辣味,唇齒間幾顆芝麻粒散開,一種好吃到上瘾的感覺瞬間彌漫整個味蕾,贊!

在黃山,幾乎每個街頭小巷,順着梅幹菜的鮮香味過去,總能找到一家黃山燒餅攤子。金黃的餅,醇香的餡,穿過巷子,跨越年輪,俘獲老中青三代的網紅小吃,就是它了。
黃山燒餅的制作工藝,傳承至今已經有600多年了。黃山燒餅又叫“蟹殼黃燒餅”" 皇印燒餅 ",一塊餅的制作,需要20多年做餅老匠人爐火純青的手法,和20多道古法工藝,才能讓皮層多而薄,肉肥而不膩,梅菜鮮香不鹹。
這枚鮮、香、酥、脆的燒餅到底怎麼做出來的?小編體驗過後隻想說:這樣費功夫費時間的燒餅真不應該一口氣吃下去,應該細細品味才行!
每天淩晨4點老師傅就要開始和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餡、刷饴、撒麻、烘烤……需曆經20幾道工序才能做好,每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
不僅要選最好的精面粉,餡料的比例、醒面時間以及手工搓面的勁道都要精準拿捏,這些都和燒餅的口感息息相關!
手藝好,做出的餅顔色金黃似蟹殼,餅皮層層酥脆,内餡鹹香剛好,一口下去才有鮮香酥脆的感覺。
做好這枚燒餅,得通過成百上千次的練習和揣摩,是以,也隻有身經百戰的老手藝人才能做出好餅。
仔細想想,這可是傳承了600多年的黃山燒餅,不好吃才怪!
黃山特色美食,吸引着無數吃貨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内,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其曆史名人典故和傳統特色小吃美名,讓黃山燒餅也成為了千萬朋友一去黃山的理由。
央視1套曾報道,黃山燒餅已成為徽城古鎮的百年“風景”,是每個來黃山旅遊的人都會去吃的美食小吃。
文人們形容它 :" 薄如秋月,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 "
目前國内号稱“黃山燒餅”的太多太多了,品質上也參差不齊,價格差異也很大。
隻有真正傳統古法工藝制作的黃山燒餅,在口感上就甩其他燒餅一大截,層層酥脆的外皮,鮮、香、酥、脆,完全颠覆你對燒餅的認知。
600多年傳承,兩代帝王親賜名号
黃山燒餅除了和明太祖朱元璋有淵源, 乾隆皇帝和黃山燒餅也有一段故事。
當年,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由清代著名“兩淮八大總商”之首張羅接待,即以“江春大接駕”研制的燒餅招待。
其外層酥脆,内滋潤鮮香,嚼之異香可口,令舟馬勞頓的乾隆頓感身心舒暢,精神倍增,深為喜愛,并欣然禦賜名“皇印燒餅”,比之于随身皇印,予以最崇高的褒賞。
吃過的人都是這樣評價的:
有2種口味:原味、辣味,各種口味人群都有考慮到,總有一款你會喜歡!
1.原味:梅幹菜肉餡和酥脆外皮,還原燒餅原本滋味,一口一個真的會停不下來!
2.辣味:絲絲辣味直達舌尖,鮮香爽辣,吃了特别驅涼意。
“三個蟹殼黃,兩碗綠豆粥,吃到肚子裡,同享無量福”,這是陶行知的一首白話詩,抿一口小粥咬一塊燒餅,簡單最好吃。
也可以像我一樣直接開吃,宅家追劇、上班時吃幾個時間瞬間消磨一大半~
微波爐裡加熱下,高火20-30秒,ding!幾米開外都能聞得到的香味~
外層牛皮紙包裝,内層錫箔紙包裝,雙重保鮮,隻為讓您吃到最鮮、香、酥、脆的黃山燒餅。
百年傳承下來的黃山燒餅,鮮香酥脆,兒時味道,男女老少最愛!足不出戶就能嘗到正宗又美味的黃山燒餅,價格還那麼實惠,小編已經默默囤了兩份了~
德輝 酥餅 五香小酥餅120個金華梅幹菜扣肉餅黃山燒餅浙江特産小吃零食餅幹蛋糕送禮佳品 ¥39.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