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名點:老婆餅(甜味酥)超詳細

中華名點:老婆餅(甜味酥)超詳細

做法步驟

1、先做酥皮的油酥部分,将黃油(白油)和低筋面粉用手搓到一起,開始會像玉米臻一樣的顆粒狀,慢慢随着黃油的融化,會逐漸抱團。

2、成為面團之後反複揉捏,就會越來越軟。

3、平均分成8劑用保鮮膜蓋住待用。

4、再來做油皮部分,将白砂糖用料理機打磨成糖粉,與中筋粉、黃油(白油)、鹽混合,用手搓勻,加入配方中大部分的水,因為面粉吸水量都不一樣,是以最好不要把水一次性全部加入,可以分次試着加入。用揉、搓、拽等野蠻方式和面,直到把面和成光滑有筋度的面團,可以拉出均勻的、能顯現指紋的薄膜。如果家有面包機,可以在做油酥之前就先用面包機開始打面。同樣分成均勻的8劑,用保鮮膜蓋住待用。

5、現在來做餡兒料。把糖冬瓜(沒有的話可換成葡萄幹、果脯等,不過風味就不那麼正宗了)切碎待用。将芝麻(最好用白芝麻,我家裡隻有黑芝麻)和椰蓉用烤箱烤熟(上下火180℃7分鐘左右),然後與水、花生油、白砂糖共同稱在可加熱的盆中,上爐加熱到沸騰關火,再趁熱快速加入糖冬瓜和糯米粉攪拌均勻。

6、糯米粉被迅速燙熟抱團。

7、如果餡兒料還不夠硬,解決方式是放進微波爐高火叮一下,根據具體情況,一次叮30秒觀察,不夠硬再疊加次數,餡料能成型分劑即可。同樣平均分8劑(建議戴一次性手套,否則會很黏手)。

8、現在再來做多層酥皮。捏一下油酥和油皮,如果油酥部分比油皮硬,放手心裡反複捏一下就會變軟,盡量使兩部分軟硬度一緻。将油酥包入油皮,用包包子的方式捏緊收口,收口壓在下面,一次性包好所有面劑,按先後順序依次擺放。

9、按上一步驟的先後順序拿起包好的酥皮(先包的面劑此時已經松弛),用大拇指根部即大魚際按扁,用擀面杖擀長,翻轉底面向上再擀一次由上向下卷起,收口壓在下面,依舊按照先後順序擺放。

10、按上一步驟先後順序拿起酥皮面卷橫置于案台上,用大魚際按扁,用擀面杖擀寬,再翻轉底面向上,90°調轉方向擀長,從上至下卷起,收口壓在下面,按扁,直接擀成圓形餅皮。

11、包入分好劑的餡料。

12、收口一定要捏緊,不要漏餡兒了。

13、收口向下,按扁。

14、擺放在鋪有油紙或高溫油布的烤盤内,留出間隔,表面刷一層蛋液,晾幹後再刷一層,稍晾幹後用刀劃出深道,要劃到餡料,因為烤的時候内部餡料會膨脹,劃道是為了釋放熱氣,避免表面爆裂。如果有白芝麻可少量灑表面裝飾。烤箱預熱上火200℃、下火160℃,中層烘烤20分鐘左右,觀察表面上色情況,很容易烤熟,到理想的均勻上色程度即可出爐。

15、忍不住咬開一個,香酥可口,來看看内部:層次分明,拿起就酥得掉渣呢!

心情故事

老婆餅是廣東潮州地區一種漢族傳統名點,是廣東潮式月餅中用料最少、做工最簡且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甜餅類。它皮薄餡厚,餡心滋潤軟滑、味道甜而不膩。 相傳,元末明初期間,元朝的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名目繁雜的賦稅,人民被壓迫掠奪得很嚴重,全國各地的起義絡繹不絕,朱元璋的妻子馬氏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在起義初期,因為當時戰火紛紛,糧食常常不夠用,軍隊還須東跑西走地打仗,為了友善軍士攜帶幹糧,于是馬氏想出了用小麥、冬瓜等可以吃的的東西和在一起,磨成粉,做成了餅,分發給軍士,不但友善攜帶,而且還可以随時随地吃,對行軍打仗起到了極大的幫助。由于這樣亂七八糟加在一起的東西做出來的餅比較難吃,于是聰明的人們就在這種餅的基礎上更新方法,最後人們發現用糖冬瓜、小麥粉、糕粉、饴糖、芝麻等原料做餡做出來的餅非常好吃,甘香可口,這就是老婆餅的始祖了。 老婆餅做起來主要是分為多層次的酥皮和豐富内涵的軟餡兒兩部分,初做時不熟練的情況下,建議就按照這個配方做一份就可以了,如果貪心想做多一些,缺乏耐心的人真的會瘋掉的。原配方中為起酥作用使用的油是白油,但我這個人對于化學合成的食材實在是有心理障礙,是以就換成了天然大黃油了,也許風味有所不同,但我個人覺得一樣香酥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