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書快遞|海德格爾的基本概念

作者:商務印書館

基本概念

新書快遞|海德格爾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中國現象學圖書館,海德格爾系列原譯本)

德海德格爾報道

張珂翻譯

關于它:

《基本概念》是海德格爾于 1941 年夏季學期在弗萊堡大學發表的演講,現在是海德格爾全集的第 51 卷。在這本書中,海德格爾将"grundbegriffe"解釋為"Grund-Begriffe"(根據概念),他思考了為一切事物提供基礎并要求人們的本質的概念,包括"存在","存在"和"存在與人"根據"開始"。是以,本書的核心主題是海德格爾思想的根本問題:與人交往問題的存在。此外,海德格爾後來思想的核心表達"存在的命運",在這本書中正式成為嚴格的意識形态措辭,是以這本書也是研究海德格爾關于"存在的命運"思想的重要文本。

作者簡介: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09.26-1976.05.26),德國著名哲學家,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現象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譯者簡介:

張可,1977年4月出生,南京大學博士,貴州大學哲學教授。長期從事德國哲學的教學和研究,先後出版了專著《思考道路: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差異理論》(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在複旦期刊、中山大學期刊、孔子研究等C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赫格爾長期從事其作品的翻譯工作,曾擔任商務印書店《海德格爾集》系列叢書第1卷(主要譯本)、第10卷《依法而為》(僅譯)第16卷《言語與生言》(譯譯)的譯者。此外,我還獨立翻譯了海德格爾和恩斯特·榮格通訊集(南京大學出版社)。

新書快遞|海德格爾的基本概念
新書快遞|海德格爾的基本概念
新書快遞|海德格爾的基本概念

按住以識别二維碼購買

新書快遞|海德格爾的基本概念

如果說存在是最容易了解的,被談論得最多、被遺忘最多的東西,那麼這裡所命名的就不是這樣的東西——它應該隻歸因于存在,隻要它與我們的了解、我們的話語、我們在事後的遺忘有關?這難道不是屬于我們的全部嗎?它屬于人類,它屬于人類的主體,是以與它相關的一切事物立即消失在"主觀的東西"中?但是,我們被說是思考存在本身,即"一個"的存在,即存在的"客觀"思維。

然而,所有與人相關的東西,以及從這種關聯中得到規則的東西,難道不是立即"主觀"的嗎?如果是這樣,但為什麼"主觀的東西"立即再次被懷疑?無論如何,主觀事物隻有在"主體"存在的地方才存在。但問題始終在于,人是否從根本上說是一個主體,而隻是一個"主體",人性是否僅限于成為主體。也許隻有現代和"最現代"的人才是一個"主體",也許這是基于它自己的,但這些基礎根本不足以確定曆史人物——我們自己在其曆史中——本質上是并且永遠是一個"主體",并且必須永遠是一個"主體"。對于所有這些,澄清作為一個人成為"主體"意味着什麼可能很重要。如果這正是那種人的本質,誰是主體,能夠将存在主義作為客觀的東西來提供呢?如果在最現代的現代,已經達到了一種"客觀性",一種曆史從未有過的對象呢?這種情況的出現隻是因為人成為主體。主觀性并不意味着排除真理。

無論我們想問和回答這些問題,現有的規定(根據這些規定,最容易了解,談論最多,最被遺忘的事情的存在)總是與那些存在的事情(了解,說話,遺忘)的方式有關,是以從它們與人的聯系中思考,以人類的形式了解, 是以被認為是"類人"。(拟人化),進而拟人化。我們與存在本身無關,但充其量我們隻是在朝着我們都想象的那種存在前進。

我們甚至沒有注意到這種困難,我們保留了我們沒有考慮存在本身的危險,隻是将其"拟人化"。雖然這種存在的拟人化總是能給我們一個存在本身的概述(盡管是模糊的),但我們也面臨着一個更大的懷疑,它有可能摧毀所有正在嘗試的存在沉思。

我們說存在是最空虛的東西,有秘密的寂靜,它是最容易了解的東西,它是豐富的。有沒有一個"是"(唉,以這種方式,是存在(因為我們說它是"那裡"的東西)。我們可以無休止地堆積這些關于存在的斷言,但實際上它們在第一步中是無效的,因為對我們來說,以"存在是......"的形式斷言。提前摧毀了我們想要掌握的東西,即将我們與存在區分開來的存在。但是,如果有某種東西立即向我們顯現出來,即每一個不同僚物的"是"的東西,那麼存在——不管我們在它出現時是否賦予它人類的特征——它能在這裡表現為一種基本存在嗎?無論它在哪裡,每當提到它時,它都意味着立即并且隻意味着存在。

從這個角度來看,"自然"的思維方式已經赢得了充分的正當性。傳統觀點認為,存在主義無處不在,并将所謂的存在解釋為"抽象"和不切實際的空談,使所有追蹤存在的思想家都成為傻瓜。由此可見,對存在的忽視和對存在的可懷疑性的遺忘可能遵循一種典型的觀點,即關于存在沒有什麼嚴肅的可問性的觀點。是以,傳統觀點堅持認為:隻有存在主義的"是/存在"(ist)。

沒錯 -隻有存在,但是它與它"是什麼"?它,存在者,"是/存在"(ist)。那麼它是什麼:它是"是/現在"?它存在于何處?當我們分享上述懷疑并将存在視為一種抽象概念,以擱置甚至删除它,進而隻接受存在時,"存在是/存在"這句話呢?那麼隻剩下"存在主義"了。但這對存在主義的"bleibt"意味着什麼呢?這句話的意思有什麼不同嗎:存在,隻有"存在""是/存在"?當我們隻想堅持存在,避免存在的"抽象",堅持得很辛苦,隻停留在存在中,進而說"存在就是存在",那麼我們也會說"是/存在",是以也要從存在中思考。存在總是打動着我們,它來到我們身邊,是我們不能想到的東西。

是以,我們處于兩個同樣無法忍受的邊界之間:一方面,當我們思考存在并說"存在是/存在"時,我們立即将存在變成存在的原因,進而否認存在本身(Werk):存在被我們抛棄了(DasSein wird von uns verworfen)。但另一方面,無論我們在哪裡體驗到一個存在主義的人,我們仍然不能否認"存在"和"是"。因為,如果我們不把一個存在體驗到它作為一個存在體來體驗,也就是說,通過觀察存在來體驗它,那麼它對我們該如何成為一種存在主義呢?

新書快遞|海德格爾的基本概念

存在已經把自己扔給我們,然後被抛棄了。存在:把自己扔給我們,被我們抛棄,似乎是一種"沖突"。然而,我們不想将這裡開放的東西截獲為正式的正式思維模式。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都在本質上變得單薄,并在"悖論"措辭的表象下變得不安全。相反,我們必須嘗試體驗,我們被放置在這兩個邊界之間的人,被放置在一個獨特的停留領域(Aufenthalt),從那裡沒有出路。但是,當我們發現自己處于這種無路狀态時,我們注意到,即使是這種最大的無路狀态也可能源于它自己。事實上,這些占主導地位的句子都表明了一種特殊的二進制性。

當質疑活動在剛剛被指出的方式上遇到許多看似無法克服的困難時,當頭腦發現自己處於沒有出路的情況時,頭腦仍然可以以過去的思想的方式幫助自己擺脫麻煩。雖然我們拒絕了識别沖突并把遊戲當作"謬誤"來玩的最直接的方法——因為放棄思想可能是思想解決其任務的最可悲的方式——但還有其他想法,基于以前在通常流行的哲學問題中使用的思維方式, 縱觀現在正在實作的那種不去狀态,相反,鑒于沒有出路的想法(一方面,存在可以變得未獲,但另一方面,當人們探索存在時,存在立即成為一種"存在主義",進而失去了其本質),人們隻是放棄了存在的問題,并聲稱它是一個僞問題。但是,或者人們決定承認現在正在揭示的禁區狀态。然後,人們必須以某種方式了解這種無路狀态。在這些情況下,這種将消極轉化為好處的流行方法起到了救贖的作用。相應地,我們可以說,鑒于我們的禁區狀态,存在恰恰是被強加到這個無路可走的事物中的東西,它又被強加到事物本身中。是以,存在本身表明它是既存在又不确定的東西:它不可避免地被呈現出來,然而,它是不确定的。是以,存在表明自己是這樣的東西,這是沒有出路的狀态,這恰恰是存在的本質。這種看似由存在帶來的脫離狀态,是存在的獨特标志。是以,我們把這個無路狀态看作一個謂詞,在這個謂詞的幫助下,我們赢得了對存在的決定性斷言。這就是:每一次思考存在的嘗試,存在都被颠覆成存在,進而在本質上被摧毀;存在本身恰恰具有它将人類思想帶入這種無路可走的狀态的本質。如果我們知道這一點,我們就會對存在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但是,我們是否真的對存在"有所了解",或者我們隻是在試圖抓住它的過程中發現存在與我們和我們的思想之間的關系?事實上,我們得到的隻是一種洞察力,即我們無能掌握存在本身。隻要我們隻滿足于呈現這種禁區狀态,我們就已經确定了一種"尴尬"。但是,有了這種識别(這似乎是一個重要的見解),我們對我們始終處于的停留領域視而不見,盡管完全無視。因為我們需要存在于我們所有對存在主義的進行中。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反思我們立場的另一種可能性,即我們既不對這種無路狀态視而不見,也不對這種無路狀态本身及其認同假裝是明智的結論視而不見,我們甯願并首先在這種無路的情況下環顧四周,排除一切匆忙脫離它的意圖。

當我們說存在時,存在被我們"存在",進而被抛棄(verworfen)。但存在總是被抛給我們(zugeworfen)。抛棄和抛擲的同時,無論朝哪個方向看都沒有出路。如果沒有出路的迹象,我們再也不能思考出路了,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先踏入那個想象中沒有出路的地方,熟悉它,而不是追求通常的"出路",那又如何呢?如果我們需要的"出路"(豆子普魯琴)的來源是基于要求(Ansprüchen),這些要求總是與存在的本質不相容,并且隻源于對存在的渴望,那該怎麼辦?如果沒有出路的東西(當我們想要掌握存在時,存在將我們置於這種無途而行的事物中)必須首先被視為我們被根本地放置在哪裡的暗示(我們正在處理這裡的存在)呢?

這種"無路可逃"的地方并不代表一種情境,我們不能把它等同于一種日常行為的一種"情境",或者即使隻是這樣一種比較也不可能。這個地方意味着一個仍然隐藏的住宿區,我們曆史的精髓紮根于此。隻要我們試圖通過那些曆史描述——對曆史上已知的許多過程的曆史描述——來識别這個停留領域,我們就沒有地方可以留下來。因為這個停留的領域是一個與我們的本性有關的東西。我們是否知道這一點,或者我們是否隻是進入冥想并不是決定性的。

那麼,如果我們可能甚至不知道我們在哪裡,我們是誰呢?如果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我們是誰)的許多答案僅僅基于随機使用已經給出的答案,而這個答案與我們所觸及的問題(我們是誰)中可能提出的問題不相稱,那該怎麼辦?因為現在我們根本不問"作為人類"的問題,假設我們了解傳統意義上的人的名字。在傳統意義上,人是一種"動物"(動物,動物),隻是地球上和宇宙中居住的生物之一。我們知道這種生物,特别是因為我們是它自己的類型。有大量的"科學"讓我們了解這種被稱為"人類"的生物,統稱為"人類學"。有些書的标題是傲慢的,比如"男人",他們假裝知道這個人是誰。就好像美國僞哲學的思想,今天被德國科學過于親切地接受,表達了關于人的真理。

我們還可以随機識别出生物"人類"在一個非常不同的,更窄或更廣闊的區域,例如在它們日常活動的更窄或更廣的範圍内,或者在地球的廣闊區域,這隻是浩瀚宇宙中數億顆恒星中的一顆。尼采在他的論文《不道德意義上的真理與謊言》的開頭寫道:"在宇宙中一個閃爍着無數太陽系的遙遠角落裡,曾經有一顆恒星,智能動物發明了認知。這是"Weltgeschichte"中最自豪,最具有欺騙性的時刻:但這隻是一個時刻。經過幾次大自然的呼吸,星星凝固,聰明的動物必須死亡。"人":一種出現在"自然界"中的動物,伴随着一種聰明的(理性的)動物,即萬物的理性。

《現象學》原譯本系列已載入參考書目

哈士系列

現象學的概念

現象學心理學

内在時間意識現象學

被動綜合分析

邏輯研究(所有兩卷)

邏輯與認識論導論

文章和書評(1890-1910)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貝爾瑙關于時間意識的手稿

海德格爾系列

存在與時間

霍爾德林詩歌的诠釋

相同與不同

時間概念的曆史導論

現象學的基本問題

康德對純粹理性批判的現象學解釋

論人類自由的本質

形而上學導論

哲學文本(從現在開始)

"思考"II至VI(黑色皮革1931-1938)

由德國大師呂迪格·薩夫蘭斯基(Rudiger Safransky)撰寫

赫伯特·斯皮爾伯格的現象學運動

《道德意識現象學》(德)作者:愛德華·馮·哈特曼

心靈現象由耿甯撰寫

生活中的一流事物(書的上下)作者:瑞士的耿甯

回顧埃德蒙·胡塞爾的編輯

現象學和返鄉研究,作者:Hans Lerner Sepp

《Living Now》作者:Klaus Hiel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