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狂士遍地走,為什麼諸葛亮獨獨看不慣彭羕?三個原因不容忽略

作者:圖說三國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1033期 圖文/姑蘇寒山)

三國狂士遍地走,為什麼諸葛亮獨獨看不慣彭羕?三個原因不容忽略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發現,那個時期流行狂士文化,尤其是謀士,大都心高氣傲。例如,龐統初投劉備,不得重用,便直接用罷工來表達抗議;郭嘉前往袁紹陣營,意識到袁紹不能成大事之後,立刻飄身而去,臨行前還在袁紹的智囊團面前,大肆貶低了袁紹一通;劉巴更是屢次拒絕劉備的招攬,就算投奔劉備之後,也敢不給張飛面子,對張飛施行冷暴力,等等。就連千古名相諸葛亮,在出師之前,也曾讓劉備三顧茅廬,可謂擺足了架子。

三國狂士遍地走,為什麼諸葛亮獨獨看不慣彭羕?三個原因不容忽略

不過,說到此處,我們不禁會産生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既然三國時期狂士遍地走,甚至諸葛亮本身就是一個狂士,那麼他為什麼獨獨看不慣彭羕呢?《三國志》記載:“羕欲納說先主,乃往見龐統。統與羕非故人,又适有賓客,羕徑上統床卧,謂統曰:‘須客罷當與卿善談。’統客既罷,往就羕坐,羕又先責統食,然後共語,因留信宿,至于經日。統大善之,而法正宿自知羕,遂并緻之先主。……諸葛亮雖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屢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廣,難可保安。”

三國狂士遍地走,為什麼諸葛亮獨獨看不慣彭羕?三個原因不容忽略

也就是說,彭羕打算投奔劉備的時候,并沒有直接毛遂自薦,而是跑去了跟他并不熟識的龐統家中,在龐統待客時,直接躺到了龐統的床上,并讓龐統趕走了客人,指揮着龐統獻上酒食,這才與龐統攀談。不過,他本身的确有能力,很快就折服了龐統,甚至得到了龐統和法正的聯名舉薦。然而,諸葛亮卻一直看他不順眼,表面上沒有與他撕破臉皮,背後卻經常向劉備打小報告。以緻于之的彭羕不僅被貶出了益州,還因為一句有謀反嫌疑的狂言,被處斬。

那麼,為什麼在那個狂士遍地走的時代,諸葛亮獨獨容不下彭羕呢?對于這個問題,小編有以下幾點猜測。

一、維護上位者的尊嚴

三國狂士遍地走,為什麼諸葛亮獨獨看不慣彭羕?三個原因不容忽略

很多人提到,諸葛亮和曹操是一類人,他們不僅都講究推行法律,以治理國家,還都非常注重等級尊卑。例如,許攸和婁圭,都是曹操故友,一個在官渡之戰臨陣倒戈,為曹操力挽狂瀾;一個在潼關之戰獻奇計,為曹操阻住了頹勢。可是因為他們居功自傲,對曹操不夠尊敬,就被曹操處死了。彭羕也是一樣,從他入仕之前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自視甚高,目中無人,得到重用之後,可能會更不重尊卑。這是諸葛亮絕不容許的,畢竟這對日後劉備稱王稱帝非常不利,是以他隻能除掉彭羕。

二、可能與私怨有關

另外,《三國志》記載:“羕起徒步,一朝處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也就是說,原本就是狂士的彭羕,在得到劉備重用之後更膨脹、更嚣張了,甚至很可能經常對諸葛亮不敬。諸葛亮自從投奔劉備起,就是最核心的人物之一,就算他再大度,大約也無法接受,一個剛剛投奔的新人,對自己不敬,甚至指手畫腳吧?是以抛開治國理念不談,僅是由于私怨,諸葛亮給彭羕穿小鞋,也不是什麼令人意外的事情。

三、彭羕是個不安定因素

再者說,諸葛亮向劉備打小報告,理由并不是彭羕狂妄,而是“心大志廣”,也就是說,諸葛亮認為,彭羕很可能有野心,甚至會有推翻劉備的想法。結合之後彭羕找馬超喝酒時,說出的“卿為其外,我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以及他為自己辯解時,說自己時常與龐統這樣互相勉勵,可見諸葛亮不算冤枉他——不管他有沒有謀反的想法和能力,在封建社會,作為一個臣子,說出這樣的話,本身就是非常敏感的。而諸葛亮一向以謹慎著稱,為了避免劉備去世後,劉禅駕馭不了,他連劉封都能除,一個彭羕又算得了什麼呢?

三國狂士遍地走,為什麼諸葛亮獨獨看不慣彭羕?三個原因不容忽略

也就是說,在那個狂士遍地走的時代,本身就是狂士的諸葛亮,獨獨容不下彭羕,既有可能是因為彭羕的行為,與他的治國理念不符,也有可能僅是因為私怨,還有可能是諸葛亮在未雨綢缪,提前除去不安定因素。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于《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内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