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見是一種緣分,若是喜歡請關注花煜寒哦)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花煜寒|文

從純文學的角度來說,《風起隴西》在人物設定與故事情節上,比起《三國演義》也是不遑多讓。

但比起《三國演義》的演義來,《風起隴西》則更是披着三國外衣的民國諜報小說。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從演義文學的曆史角度來說,《三國演義》憑借對正史《三國志》的引用與改編,成為了僅次于《東周列國志》的正史演繹小說(重視史實根據的程度)。

而《風起隴西》除了借由“揮淚斬馬谡”引出魏、蜀兩大諜報機關之外,其他的主要内容幾乎全部都是杜撰出來的虛構内容。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而被《風起隴西》描寫的這兩大諜報機構,在真正的曆史上或許根本不存在。

無論是在正史《三國志》,還是名著《三國演義》中,都不存在這樣的機構或族群。

之是以會如此肯定,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時效與距離。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當一個遊枭曆盡千辛萬苦,将從魏營取得的情況傳回蜀地之後。

或許這個情報所展現的内容早已發生,并且已經達到了無法挽回的程度。

而這也是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将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于帳中、決勝千裡于陣前,賦予了某種程式上的呼風喚雨和神機妙算。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從人物角色上來看,《風起隴西》中較為重要的31個出場人物中,幾乎有三分之二是憑空杜撰出來的。

他們既不在《三國志》的正史中有過記載,也不在《三國演義》這樣的小說中出現過。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即使在《三國志》正史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在《風起隴西》中也因為劇情需要,将其經曆和喜好做了一定程度的改編。

比如“漢都鄉侯中都護骠騎大将軍”李嚴,這位一心想要彈劾孔明的托孤重臣。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雖然曆史上的李嚴确實對孔明的北伐不感興趣,而且頗有“苟利其身,無心北伐”的趨勢。

但他卻也沒有膽大到如此大張旗鼓的要去彈劾孔明,反而還鬧出過“勸亮加九錫”一出好戲。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雖然這樣的一出戲,很可能是李嚴用來諷刺諸葛亮的,但從李嚴本身那種“苟利其身,無心北伐”的性格來說。

他隻關注于自己在蜀地的一畝三分地,對于劉備托孤于他二人的初衷,早就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更别提《風起隴西》中,李嚴還有要向東伐東吳的想法了。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另外一位“漢丞相府司聞曹靖安司屬員”高堂隆(劇中叫高堂秉),雖然在蜀國的正史中并無此人,但在魏國的官員中卻是有這樣一号人物的。

隻不過他的官階與名氣,要比《風起隴西》中的高堂隆大得多罷了。

在曹操時期,他曾擔任過“任丞相軍議掾”一職,後改任平原王曹叡傅。

在曹叡帝即位之後,高堂隆被任命為“給事中”與“散騎常侍”的官職。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至于司聞曹的大家長楊儀,雖然他在正史中确實一直都跟随諸葛孔明,但這個楊儀在許多人的評價中,都是一個心胸狹隘之人。

東吳的孫權還曾說過,像楊儀、魏延、牧豎這樣的小人,如果有朝一日諸葛亮不在了,必将成為禍亂!

試想這樣一個人,如果掌握了司聞曹這種間諜機構,将會是怎樣的一種災難呢?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再來看“漢丞相府軍器諸坊第六作坊主管”黃襲,他本該是一名帶兵的将軍,并不是什麼兵器作坊的主管。

在“馬谡失街亭”之後,他雖然沒有跟馬谡、李盛、張休等人一起被處決,但也沒有向王平那樣,因進谏而受到提拔。

是以他最終落得一個被奪了兵權的下場,當然也有可能最終被安排到了兵器作坊任職也說不定。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比較讓人意外的是“漢丞相府軍器諸坊總務記室”霍弋,不僅曆史中有這樣一号人物,而且實際上的任職也與《風起隴西》非常相似。

但在孔明死後,霍弋可謂是平步青雲,先後任“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建甯太守”等要職。

最後被任命為“安南将軍”,卻因劉禅不聽其言,導緻蜀漢亡國。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最後便是那個壞到出汁的李邈了,正史中李邈的命其實是諸葛亮救下來的。

但卻隻因為“街亭大敗”後,與諸葛亮意見不合被遣返蜀地,便對諸葛亮懷恨在心。

并在諸葛亮去世後,向劉禅上書慶祝稱諸葛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因為如此惹惱了劉禅,将他下獄處死了。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至于劇中那些主要人物,像是陳恭、荀诩、馮膺、孫令、柳瑩、翟悅、郭剛、黃預等人。

幾乎全都是虛構出來的人物,他們背後的人與事都隻存在于《風起隴西》之中。

也是這部精彩古裝諜戰戲中,最鮮活的那一份血液。

正是他們這些從來不存在的人物,一起構成了精彩紛呈的《風起隴西》。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但這樣的一份精彩,同樣也是問題所在。

就像傳世名著《三國演義》那樣,即便他有着“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創作基石,卻總歸是一部“捧蜀貶魏”的小說而已。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關系,作者用了100多回的巨額篇幅來描寫諸葛亮生前的三國。

可是孔明去世後那漫長的46年,卻隻用15回便草草收場了。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更麻煩的是,由于《三國演義》太過精彩,并有着70%的曆史内容,這讓許多讀者很容易被其所混淆、惑亂。

并由于對那段曆史産生了許多的錯誤認知與了解,特别是現代影視化的關系,更讓這種趨勢有越演越烈之勢。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而《風起隴西》也逃不脫這樣的“命運”,當他過于成功與精彩之後。

再加之他背後的三國曆史與背景,在那些從《三國演義》中所熟知的名字背後,雖然大部分都是虛構杜撰出來的内容與人物。

卻很容易讓人産生這樣的錯覺:原來三國時的情報傳遞是這樣的,原來李嚴是這樣的一個托孤重臣等等。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也許很多人認為筆者這樣的長篇大論,有些吹毛求疵了。

這種問題确實該引起我們的重視,特别是家長與孩子們一起觀看時,一定要向他們傳遞正确的曆史觀。

曆史上的劇中人物是怎樣的,還有劇中的那些人與事,或許都是虛構、臆測出來的,并不符合曆史的發展與邏輯等等。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這就像成年後的我,在看過《三國志》以後,會突然發現:原來我從小到大對“三國”的認知,竟有如此多的錯誤與偏見。

這就像将電視劇版的《西遊記》與原著小說《西遊記》放在一起比較,你會發現這是兩部幾乎沒有太多相似性的作品。

是以不要被《風起隴西》騙了,三國時代或許并沒有如此精細的諜報戲碼在上演!

《風起隴西》是曆史嗎?别被他騙了,這隻是小号的“三國”而已

(看完記得關注“花 煜寒 ”哦!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