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第七子劉長:力能扛鼎,屢次叫闆哥哥漢文帝,最終絕食而死

作者:瑾兮文史

公元前199年,漢高祖劉邦行軍途中路過趙國,趙國的國王也是劉邦的女婿張敖,為了溜須嶽父,派自己的一個妃子趙姬去劉邦房間侍寝。

劉邦本是流氓地痞出身,不講什麼倫理道德,坦然接受,一夜過後,劉邦揚長而去,這個過程對他而言如同吃飯上廁所一樣平常。

劉邦第七子劉長:力能扛鼎,屢次叫闆哥哥漢文帝,最終絕食而死

劉邦

然而沒過多久,趙姬懷孕了,張敖大感意外,想不到劉邦快六十的人竟然還有生育能力,到底該不該告訴他呢?回想與劉邦的點點滴滴,張敖犯了難。

劉邦不太喜歡張敖這個女婿,根本就是瞧不起,就連張敖送上自己的美人,劉邦也不領情,還用腳去點指張敖,極其傲慢無禮。

張敖忍氣吞聲不敢發作,可他手下丞相貫高實在看不下去,偷偷跟張敖說要暗殺劉邦,吓得張敖趕緊制止,連說不可。

貫高卻說我們自己行動,成功了擁立你為王,失敗了我們負罪與你無關。張敖聽完沒有表态。

也就是那次劉邦傳回的路上,貫高布置了刺殺行動,可是劉邦臨時改變路線,使刺殺計劃落空。

趙姬的突然懷孕,張敖不能告訴劉邦,他怕劉邦懷疑他别有用心,是不是在學呂不韋,吓死他也沒那個膽子。是以他把趙姬找個地方藏起來安心養胎,與她保持距離,日後也好對劉邦解釋。

劉邦第七子劉長:力能扛鼎,屢次叫闆哥哥漢文帝,最終絕食而死

可是沒過多久,貫高刺殺行動組一個成員向劉邦洩了密,劉邦大怒,将張敖和身邊所有人都抓了起來,要全部殺死。此時貫高等人極力為張敖辯解,呂後也替女婿求情,劉邦氣呼呼地隻留下張敖,其餘都處死了。

這期間趙姬也被一同關進監獄,她讓獄卒把懷孕的消息告訴了劉邦,正如張敖所料,劉邦嗤之以鼻,根本沒搭理。

趙姬又讓弟弟去求大臣審食其,據說他是呂後的情人,審食其對呂後說明了情況,呂後本來就讨厭劉邦的其他女人,有個戚夫人夠讓她頭疼了,又弄出個趙姬,呂後當然不答應,審食其也沒再深勸,反正與他沒啥關系,可就是這一念之差,日後給他帶來殺身之禍。

趙姬心灰意冷,在獄中生下孩子後自殺身亡,這個孩子就是劉邦的第七個兒子劉長。獄卒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抱着孩子去見劉邦,劉邦自己回想一下,算了算時間,估計也做了一個漢朝的親子鑒定,确認此子是自己所生,他非常後悔,指令呂後來撫養劉長,并且厚葬了趙姬。

在呂後家裡,劉長得到了一個皇子的待遇,可僅僅過了三年,劉邦死了。劉長三歲就成為孤兒是不幸的,但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他又是幸運的。

劉邦死後,呂後因強烈的報複心,對劉邦的寵妃戚夫人,以及劉邦的其他兒子們展開瘋狂的屠殺,最終目的就是想讓大漢江山成為呂氏的天下。

劉邦第七子劉長:力能扛鼎,屢次叫闆哥哥漢文帝,最終絕食而死

呂後

劉邦一共有8個兒子,其中老三劉如意、老五劉恢、老六劉友都被呂後直接或間接殺死,老大劉肥命大逃了出去,老二劉盈(漢惠帝)是呂後所生,被母親的殘暴吓破了膽,最後抑郁而死。老八劉建雖然是病死,但呂後卻殺死了他的兒子。

老四劉恒因為離得遠被呂後忽略躲過了魔爪,後來陰差陽錯成為漢文帝。老七劉長一直在呂後身邊,若想殺他比碾死一隻螞蟻還容易,也正因為如此,可憐的孤兒劉長才得以保全性命。

另外,呂後并不讨厭劉長,甚至還挺喜歡,原因也許是劉長與其他皇子有着明顯的不同。

劉邦是馬上皇帝,能征慣戰,可是他的兒子們多數是文弱型的,呂後的兒子劉盈最為典型,劉邦活着時就說他不行,差點把太子身份拿下。

劉肥窩窩囊囊,被呂後害死的那幾個兒子也不值一提,就連後來的漢文帝劉恒也是文勝于武。

而劉長與兄弟們截然相反,骨子裡流淌着劉邦那好戰的血液,力能扛鼎,曆史上能用這個詞的沒幾個人。

呂後似乎很喜歡勇猛剛強的小夥子,後來劉肥的兒子劉章因功夫了得被呂後賞識,也印證了這一點。

劉長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長大,雖是孤兒,卻不缺少母愛,由于武力過人,加上呂後的嬌慣,養成了飛揚跋扈的性格。

随着一天天的長大,他漸漸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了解了母親的死因,在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可是滿腔仇恨又不知沖誰發洩,沖他爹,劉邦已死多年,沖呂後,目前他沒這個實力,是以一直默默隐忍着。

這一天機會終于來了,呂後倒行逆施在漢朝江山即将改朝換代之前突然病死了,開國老臣周勃、陳平聯合劉章三兄弟一舉蕩平諸呂,推舉劉恒即位,劉長成為漢文帝唯一在世的親兄弟。

呂後的死沒有解劉長的心中隻恨,他一身的武藝不能白練,他要報複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審食其。報仇的方式特别野蠻粗暴,跑到審食其家裡去拜訪,審食其熱情接待,他卻趁其不備拿出袖子裡的錘子将審食其砸死。

劉邦第七子劉長:力能扛鼎,屢次叫闆哥哥漢文帝,最終絕食而死

審食其身為辟陽侯,朝廷要員,怎麼可以随随便便給殺了呢,劉長也知道這事不小,主動去哥哥漢文帝那裡自首,陳述殺人的三條理由,一是當年呂後不肯接納他母親,如果審食其再多勸幾句或許結果就不一樣了。

二是呂後所做的壞事,審食其都沒有勸阻。三是審食其作為呂後的情人,也屬于呂氏餘孽,必須鏟除。

客觀地說,審食其死得有些冤枉,劉長母親的事,誰勸也沒用,看看戚夫人的下場就知道了,呂後眼裡容不下别的女人。劉長想報仇,凡是沾點邊的人就都算上。

漢文帝表面文弱,其實是一個胸懷錦繡、笑裡藏刀的人,對這件事情他看得一清二楚,這個弟弟恐怕是一個難剃的頭,但是他不想馬上治罪于他,希望用自己的寬容慢慢感化他。

可是劉長卻以為漢文帝是個無能之輩,做皇帝隻是運氣好,換成他一樣可以,從此愈發驕橫起來,連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後以及太子都讓他三分。

後來劉長的行為已接近無法無天了,他見到漢文帝不稱陛下,而是叫大哥,出入皇宮需要拉警戒線專車開道,一切都模仿皇帝的禮儀。

上帝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劉長在自己的封國行使皇帝的權力,他随意封侯拜相,還使人暗中和匈奴、闵越來往,謀反迹象明顯。有人舉報給朝廷後,劉長殘忍地殺人滅口。

劉長無視漢朝法律,對于犯人說減刑就減刑,說放就放,連招呼都不打。更過分的是,漢文帝看他們的百姓日子過得苦,贈送五千匹布帛,劉長竟然說不需要給扔回來了,簡直是要上天的節奏。

漢文帝面對劉長的所作所為,問滿朝文武該如何處置,大臣一起說必須治死罪,否則國家就亂套了。然而漢文帝卻說,畢竟是兄弟,于心不忍,廢掉王位做百姓吧。

大臣們說處理得太輕了,應該發配偏遠的邛崃,但是給他衣食和宮女伺候,漢文帝點點頭說好吧。

于是,劉長走上了發配之路。不過與一般犯人不一樣,劉長不是走着,而是坐囚車,一路上吃喝不愁,沿途路過州縣的官員都給送吃的,隻是不敢打開車門,隔着欄杆喂他。

一向飛揚跋扈的劉長,無法忍受這種屈辱,憤然絕食而死。其實這個結局,早被聰明的大臣袁盎預料到了,他曾提醒漢文帝不要落得個殺弟的惡名,漢文帝隻說不會吧,我沒想殺他,隻是讓他吃點苦頭而已。

等劉長真死了以後,漢文帝慌了,問袁盎該怎麼辦,袁盎這個人善于玩弄權術,後來的名士晁錯就是被他給玩死的。

袁盎提出治罪沿途的官員,是他們不開車門喂食,導緻劉長屈辱而死,于是斬殺一路涉事官員。封建的統治階級,處死一個王爺,需要多少冤魂去陪葬。

劉邦第七子劉長:力能扛鼎,屢次叫闆哥哥漢文帝,最終絕食而死

漢文帝劉恒

劉長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哥哥漢文帝,力能扛鼎有什麼用,開國名将周勃,是扶漢文帝登基的人,一樣被治得服服貼貼,就憑劉長那點心機,還是算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