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鄉的味道:傳統又經典的潮汕小吃——春餅

春餅,又名春卷。這款小吃很普遍,全國有許多地方有,每個地方的口味可能都會略有不同,今天來說一說潮汕地區的。逢年過節,每家每戶做粿的同時,總會有些人喜歡順手再做一些春餅,解解饞。

在潮汕地區,春餅是一種很常見的食物,老少鹹宜。不論是在哪裡的小市集,都能見到春餅的身影,售賣春餅的攤位可能很小,但光顧的人卻絡繹不絕,特别是逢年過節,更是顧客更多,如果除了賣成品的春餅之外,還賣春拼皮的話,更是生意火爆。

說到餅,很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扁平的形狀,但實際上春餅是長方形的樣子,側面略微有點橢圓的形狀。油炸之後春餅,外表金黃通透,表皮很薄并且酥脆,香脆可口,賣相十分好看,一眼看見就能激發食欲。

家鄉的味道:傳統又經典的潮汕小吃——春餅

說到潮汕春餅的制作,說難也不算難,說簡單也不算簡單。主要的難點還是在于餅皮。潮汕春餅的餅皮很薄,并且有一定的柔韌性,看似簡單,卻很考驗手藝。

餅皮的制作,将面粉放入盆裡,加水、加一點攪拌,反複搓揉,讓面團起筋,手提起面團的時候不會掉落;把鍋放在爐上加熱,注意控制好溫度,溫度不需要太高,用手抓一撮面團,在鍋底部旋轉一圈,鍋底塗上面糊,然後提起面團,待鍋中熟透,邊上翹起,用手揭起取出春餅皮。餅皮直徑大緻控制在15至20厘米左右。

因為餅皮制作略微複雜,考驗手藝火候,是以一般都是在市場的春餅攤買現成的。有許多攤位上的春餅都是現做現炸,是以一般餅皮也是當場制作,拿事先搓揉好的面團,将面團快速的在熱鍋中貼合一圈,濕面粉就會粘在鍋面上,烘幹後變成了一片圓形的薄片。

家鄉的味道:傳統又經典的潮汕小吃——春餅

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春餅的餡料也更多元化,口味多樣,有甜有鹹,自家做的會根據自家喜制作餡料,因人而異,随意搭配。潮汕地區最常使用的是鹹的餡料,一般是綠豆、豬肉、蝦仁、香菇、蔥等等組成。将綠豆洗淨去皮(或者直接選已蛻皮的綠豆),浸泡1-2小時,然後蒸熟,将豬肉切成小塊或者切條,加入适量的鹽或魚露調味,蝦仁選小蝦仁或者切小,香菇切成小塊,蔥洗淨後切成蔥花,鍋裡加入少許油,分别對切好的豬肉、蝦仁、香菇、蔥花爆香炒熟,炒好的料和先前蒸熟的綠豆均勻拌在一起。

家鄉的味道:傳統又經典的潮汕小吃——春餅

拿個小碗或者小碟子,取少量面粉加水調成比較粘稠的粉漿,視餅皮的大小,取1-2張餅皮平鋪在案闆上,加入适量餡料,包成枕形,包制時不宜包得過緊也不宜過松,過緊會出現餅皮接觸油無法舒展開而導緻皮發硬,過松一下油鍋全散開不成型,接口處用面粉漿粘合 ,至此,春餅生坯算是完成了;接着把油倒入鍋裡,加熱待油溫升高,放入春餅,注意适當的給春餅翻身,讓春餅炸得均勻,顔色接近金黃色便可起鍋,豎起來瀝掉油份。至此,美味可口的春餅算是新鮮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