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北京的街道上,一個服務員在大街上到處招攬客人,但是他面前的飯店卻空無一人。人人都議論“東來順”的羊肉不好吃了。東來順、全聚德,作為中國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就是這個東來順飯店,在那一個時間段突然沒有客人了。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傳到了毛主席的耳朵裡,引起了一場不小的轟動。

圖|50年代的東來順
東來順的肉為何不好吃了?
1956年2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長達四五千字的報道,對“東來順的肉不好吃了”做了深度解說。
在文章的開頭,這篇文章把東來順一頓誇,其中是這樣寫的:
立秋過後,天氣轉寒,東來順的涮羊肉就上市了。三朋四友吃一餐,每人攤上八角一進制的,價錢也算公道。‘老北京’都把秋後上東來順吃涮羊肉當着一種惬意的享受。占一個座,擺一隻熱氣騰騰的火鍋,調上辣椒油、蝦油、芝麻醬和腐鹵等各味作料,随意叫幾盤羊肉,慢慢吃來,很有味道。愛吃肥的,叫一盤大三岔,肉色是一頭白一頭紅;愛吃瘦的,叫一盤黃瓜條,肉色是一片紅;要是願吃半肥半瘦的,叫一盤小三岔正合适,這小三岔肉色又是一個樣:兩頭紅中間白。一盤一盤肉片端上來都是齊齊整整,切得薄薄的,卷成個小筒,看着舒适,吃起來又細又嫩。
當人看到這裡的時候,都會禁不住流口水,甚至很多朋友的腦海裡都會有這樣的場景:一群人來到東來順吃火鍋,當吃到那美味的羊肉時,都會禁不住說一句:你還别說,人家東來順的羊肉,就是不一樣。
但是,文章到了這裡後,卻話鋒一轉:
可是,最近有一個時期,東來順的涮羊肉竟不好吃了。肉盤子端上來,肉片一團一團的,放到鍋裡不是一條條,是一塊塊的,送進嘴裡嚼不爛,咽不下。作料也差了。醬油不甜,芝麻醬粘舌頭,辣椒油有時竟換成白水拌的辣椒末。佐食品也差了。從前的糖蒜,用手去皮,指上粘糊糊的,像是沾了一手蜜,味道又香又甜;現在的糖蒜好像從水缸裡掏上來,清清淡淡的,又辣又苦。顧客們意見紛紛,有經驗的老主顧進門來不是先占座,而是先打聽:‘今兒肉好不好。’店裡的服務員打掃飯店,隻見桌上地上盡是一堆堆嚼不爛的肉渣,心裡也難受。
這褒貶不一的話讓整個北京甚至全國人民對東來順這個“百年老字号”産生了相當大的誤解。當這件事發生後,東來順非遺傳人陳立新馬上展開了調查,甚至驚動了警局。到底是有人造謠還是真的不好吃了?
圖|東來順非遺傳人陳立新
當時,東來順請來了幾位顧客,讓其免費吃,到底是哪裡不好吃了?經過顧客的回報,是羊肉品質不好,涮出來的肉片嚼不動。說白了就是羊肉不一樣了,以前的羊肉肉片多,現在變得少了,同時,合營後吃涮羊肉的人多了,切肉勞工沒有增加,公方代表隻号召切肉勞工及時供應肉片,滿足顧客時間上的要求,卻忽視了肉片的品質。
甚至,有的顧客直接說,東來順公私合營了,為什麼羊肉片這麼不好?為什麼辣椒油變成了辣椒糊、芝麻醬變成了花生醬?有的顧客甚至尖銳地提出:合營的優越性為什麼不能展現在涮羊肉上呢?
圖|毛主席
這些問題,矛頭直接指向了中央政策上,是以“東來順的羊肉不好吃了”能傳到毛主席的耳朵裡,也是意料之中。
毛主席:東來順的羊肉必須要好吃
在報紙上發表的這篇文章這樣寫道:
“保證東來順涮羊肉的品質,确實可以說是政治任務。東來順涮羊肉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性勞動的結晶,愛護這種烹調藝術,繼承和發揚這份寶貴的民族遺産,這怎麼不是一件政治任務呢?東來順的涮羊肉不好吃了,人們不隻批評東來順,批評商業部門的那一個機關,而且會批評黨和政府,會批評社會主義制度。這怎麼不是一件政治任務呢?”
東來順,是中華老字号,建立于1903年,在過去一百年内,東來順的菜肴作為京華菜系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創立、發展和不斷豐富,曾經對弘揚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延續、創新、發展京華菜系做出過貢獻。在1912年,也就是新民主的思想剛開始的時候,東來順的涮羊肉便聞名京城,是以東來順在北京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圖|東來順創始人
當這件事傳到中南海的時候很快引起了中央上司人的重視,尤其是正在主持全國财經工作的陳雲。在陳雲眼裡,這件事是發生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是一場有很大影響的重點現象,必須要立刻改正。
1956年1月20日,陳雲在一場知識分子的會議上,曾這樣說道:東來順那個羊肉,人家一塊兩毛八一斤,我們硬要減到一塊零八分,叫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為了提高勞動生産率,本來一斤切六十片,結果切了三十片,切厚了一點。不僅如此,全聚德的烤鴨也不好了,醬園的醬菜也做得不好了。
圖|50年代東來順後廚
這些都是調查後得出來的結果,實際上,不光是東來順,就連全聚德,王麻子等響當當的品牌産品都出現了品質不好的問題,說白了其原因就是改變了它們原來的經營辦法。
這件事很快受到了毛主席的重視,陳雲在為毛主席作報告時說道,它原先隻用三十五斤到四十二斤的小尾巴羊,這種羊,肉相當嫩。我們現在山羊也給它,老綿羊也給它,凍羊肉也給它,涮羊肉怎麼能好吃?羊肉價錢原來一斤是一塊二角八,合營以後要它和一般鋪子一樣,統統減到一塊零八,說是為人民服務,為消費者服務。這樣它就把那些本來不該拿來做涮羊肉的也拿來用了,當然就不如原來的好吃了。
圖|毛主席題字
毛主席當即指出,不管是工業還是商業,都應該想盡辦法保持原來好的品質,公私合營後,應該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品種和品質。
毛主席說:“這是一個問題。我們在這一點上,要羊肉必須繼續好吃,烤鴨子要更加好吃,才能證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并且,毛主席親自題字,可見這件事的重要性。毛主席寫道:王麻子,東來順,全聚德,要永遠儲存下去。
毛主席的決定,無疑是給東來順這些老字号打了一針鎮定劑,問題分析出來了,并不是這些招牌本身的問題,而是在公私合營中,産生了問題,是以找到原因後馬上改正就好了,不要讓這些老字号的名聲在人民心中受到了影響。
在剛剛建國的時候,毛主席也曾在北京安暗訪過,對于東來順的品牌和品質還是給與肯定的,作為中華老字号,作為中國人民的文化遺産,不能因為公私合營而消沉下去。
毛主席做了批示後,各部門馬上行動起來,經過調查原因和改變飯店的營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東來順的羊肉還是按照原來的方法,不接受任何羊肉,要專門做自己的特色。通過保證特殊原料供應、貫徹優質優價政策、補充切肉勞工和改革工資制度等辦法,迅速恢複了東來順涮羊肉的優良品質。
對此,毛主席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社會主義’的羊肉應該比‘資本主義’的羊肉更好吃。
圖|老字号同仁堂
北京顧客:好吃就行
經過改革,東來順在北京的名聲終于恢複,“東來順的羊肉不好吃了”變成了“東來順的羊肉又好吃了!”,從此,東來順成為了廣大人民群衆心中最佳的就餐場所,毛主席在宴請一些國家上司人的時候,也是首選東來順,可見,在當時,東來順為我國展開外交活動,也是在側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60年代以後,周恩來、鄧小平、陳毅、葉劍英等上司人都來過東來順宴請客人,當年尼克松來到中國,吃了東來順的飯後,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圖|毛主席在宴會上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中畫大師齊白石、平劇大師馬連良等前輩名人,生前經常在東來順吃飯,并為東來順留下墨寶。
此後,東來順的原料不僅恢複了,還比以前更好了。它們改變了原來不合理的價格,保證了羊肉的精細,很多顧客不僅沒有意見,還笑着說:隻要好吃就行!
圖|作家為老字号題字
這些風波過後,東來順和全聚德等,都恢複了名譽,而毛主席和東來順也成為京城的一段佳話。
如今,這件事已經過去很多年了,東來順依然屹立在中華老字号的名單裡,有人說,幸虧毛主席保住了東來順,不然可能就不在了。實際上,除了毛主席對東來順的照顧,還有它自己特有的百年匠心,這才是傳統文化遺産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