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中的“寶藏”街道
就是校園周邊的那條街
不僅有五花八門的文具
琳琅滿目的小零食
更重要的是承載着童年的歡聲笑語
聽别人說:開始懷舊的時候說明心已經慢慢變老了。
随着年歲的增長,對一些“舊”的東西産生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比如舊物件、老街巷、老味道...
比如許多年前在石浦吃到的炸蝦餅,時常會想起在漁港古城的那條街口,那一口迫不及待的美味。
走進石浦漁港古城,那沿街斑駁的老店鋪,老漁行與特色場館,定能使你感受到濃厚的海洋文化、漁文化、商賈文化,仿佛為你打開封存的記憶。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土裡總有深厚的飲食文化衍生出來的老底子味道讓人魂牽夢萦,一種故鄉的味,一種兒時的記憶,成了很多人的鄉愁。
沿着碗行街拾級而上,遠遠的就聞到彌漫在老街上的誘人油香味,擺攤的是一位本地大姐,今天卻見叔叔在掌勺,站在店鋪門内的油鍋前,看左手一把勺子,右手一把夾子,不緊不慢地忙碌着。
石浦老街的炸蝦餅起源于何時,已無從考究。在石浦人的印象中,從小就在老街及附近鄉鎮吃過美味的蝦餅。路邊支起一口油鍋,備上一盆面糊,一盆蔥末,還有小海蝦,一個炸蝦餅的小攤就成形了。
炸蝦餅的工藝并不複雜,蝦提前用鹽、少許甜酒浸制。一勺面糊,三兩隻海蝦,一把小蔥,再一勺面糊,“滋啦~~”一聲進油鍋裡蹦跶出無以言狀的滿足。
大約兩分鐘,炸蝦餅就出爐了,炸好的蝦餅整齊的排放在鐵絲架構上,散發着金黃的色澤。
讓人垂涎三尺的油香撲鼻而來,迫不及待和小夥伴兩個人要了兩份。很多食客說是打包,往往沒等離開攤位,就已經三下五除二把蝦餅消滅了。
“蝦餅要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
大叔笑呵呵地說熱騰騰的蝦餅包裹着金黃酥脆的外殼,咬開來就是酥脆的海蝦,帶着面糊的軟糯溢入口中,咬下去的時候心裡覺得,沒錯!這就是念念不忘的味道了,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分外美味。
風味小吃,在當地人的舌尖上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打磨,創造、改良、演變、提升,把風土人情作為調料,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光,古漁鎮的生活被妥帖綻放在味蕾裡,胃口也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平凡的食材,簡單的搭配,接地氣的做法,樸實裡充滿着鄉味鄉情,伴随着那些油炸香氣,回憶間就已經唇齒留香,足以讓人怦然心動。
在石浦老街這條帶着舊時光痕迹的街上,大叔夫婦在用自己的手藝默默延續着這份簡單的美好,惟願這一口接地氣的小吃,能被更多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