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建中:著名作家賈平凹的盧氏之行

作者:景象常新

新聞來源:西部線上

董建中:著名作家賈平凹的盧氏之行

賈平凹在蘭草紅軍紀念館

2011年4月4日下午,著名作家賈平凹悄然來到盧氏縣采風。在盧氏的5天時間裡,他品嘗了當地小吃,探訪了地域文化,并暢談了盧氏縣與丹鳳縣的關系,令人難忘。

賈平凹此次來到盧氏,主要是想查找關于盧氏的曆史資料,便于今後的創作。但他低調行事,緻使盧氏各界幾乎無人知曉。我算是第二個接觸他的人了,而第一個接觸他的人是橫澗鄉的普通職工小趙。

一年前,喜愛寫作的小趙給賈平凹寄去了兩篇習作,沒想到賈平凹居然給他回信了,還寫了批語。此後,他們常有電話、短信往來,慢慢地,就成了未曾謀面的朋友。春節期間,賈平凹給小趙發短信說,清明節回丹鳳老家時,想到盧氏轉轉。小趙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我。

4月8日一早,小趙給我打電話,說賈平凹來盧氏了,已是第5天了,上午就要離開。他說,賈平凹到盧氏後一再叮咛,不要給任何人講他在盧氏,說不能給上司們添麻煩。放下電話,我趕緊找了幾種關于盧氏的文字資料,匆匆趕往飯店。

握手、問好、讓座,賈先生謙讓随和,使我瞬間沒有了距離感。面前的賈平凹衣着簡樸,藍色的呢子外罩上似乎沾了不少灰塵,腳上的黑皮鞋幾天沒有擦過了。但是,他那濃密的眉毛和深邃的目光,讓人領略到他非凡的睿智。

賈平凹一口濃重的陝西音,與盧氏地方話極其相似,樸素易懂,令人倍感親切。于是,我們談盧氏的曆史淵源,談盧氏的地理環境,談盧氏的文化底蘊,談紅二十五軍從盧氏入陝西,談曹靖華先生的革命生涯等。

賈平凹說:“我的老家和盧氏山水相連,早都想來看看。我知道丹鳳、洛南和盧氏交界的地方,人稱''雞鳴聞三縣'',咱們其實都是老鄉啊……我這幾天在鄉下轉,盧氏老百姓真好啊,待人很實在、很厚道……盧氏縣城這麼大,建設這麼好,真沒想到。”

談話間,我再次提出向縣裡有關上司通報一下的想法,賈平凹婉言謝絕:“上司們都很忙,還是不要影響他們。”

随行的木南老師催促該用早餐了,我連忙拿出帶來的紙張,請賈平凹給我寫句話。他說:“寫啥呢?”随後拿起筆,稍加思考,寫下了“盧氏自古出秀才”七個字。

盧氏的早餐,最有名的當屬原汁牛肉湯,我提議去喝牛肉湯,賈平凹說:“好,咱就去喝牛肉湯。”我知道牛肉館的條件很簡陋,便委婉地向他說明,賈平凹說:“沒事,你們能吃,我也能吃。”

城裡的一家老字号牛肉館,牛肉湯的味道确實非同尋常,賈平凹連喝了兩碗,不住地誇贊“好喝”。

4月8日上午9時,我和小趙乘另一輛車送賈平凹取道官坡鎮傳回陝西。

中午,我們趕到了盧氏最西端的官坡鎮蘭草街,鎮上司安排了道地的盧氏家常菜。賈平凹津津有味地吃着糁子飯、酸黃菜、懶糕馍,連聲道好。之後,大家到位于蘭草中學大院裡的紅二十五軍軍部參觀,賈平凹還留下了“紅色蘭草”“讀書有福”“人傑地靈”的墨寶。

賈平凹此次盧氏之行,是一次輕松的生活體驗,用他的話說就是“随便轉轉”。幾天内,他除了去湯河溫泉和熊耳山之外,其他時間都是在橫澗鄉的各個村子和縣城的背巷小街轉悠。小趙說:“賈老師對啥都感興趣,見啥問啥,有些事他非得刨根問底弄個清楚。”

我去飯店見賈平凹時,給他帶了一本《盧氏文史資料》及金光先生所著的反映盧氏風土人情的散文集《最後的風景》,賈平凹看了很高興,連說“有用有用”。臨别時,他囑我随後給他寄一套《盧氏縣志》,稱“有空了研究研究,要寫點關于盧氏的東西”。

小趙感觸最深的是賈平凹的樸素和真實。他說賈老師一連幾天白天都在鄉下農家吃飯,啥都吃,最愛的是酵子馍、油烙馍和酸黃菜,而且頓頓離不了大蒜和辣椒。每天傍晚回到縣城,吃的都是回民飯館的糊包馍,也不要一個菜,十幾塊錢就打發了。在離開飯店的時候,他回頭看見桌子上的塑膠袋裡還有一塊烙馍,便說:“把這個拿上,回去還能吃。”小趙說,賈老師在鄉下走累了,随便往路邊石頭上、土堰上一坐,也不管幹淨與否。4月7日那天中午,陽光燦爛,賈平凹竟然在橫澗鄉代家村的一個豆稭垛旁睡了一覺,醒來後說:“舒服舒服,比席夢思還舒服!”

他是一個很和藹、随意的人,時不時還來點兒小幽默。一次,他們走進一戶農家,被一條狗攔住了,旁人趕緊拿棍子趕狗,賈平凹說:“不敢打,狗娃是來歡迎咱們的。”他傳回陝西時,準備抄近路從九龍山去官坡鎮,途中他的商務車架在馬鞍形的土堆上進退不能。我們隻好下車把車往後推,賈平凹也上前和我們一起推車。他邊推邊“嗨喲嗨喲”地喊着号子,那腔調悠揚而滑稽,把大家都逗笑了。在鄉下,他看到一座被泥石流沖刷出道道痕迹的山體說:“遍體鱗傷啊,要是人,不知道有多疼!” 接着又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不過山還是山,總不能把整個山沖垮吧!”

與賈平凹先生短暫的接觸,使我們感觸良多。他那大家風範,更使人受益匪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