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網追記昆明基層幹部曹永:一心為民的“行家裡手“

作者: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訊2月20日,人民網發表了《“你們都在一線,我是支部書記,怎麼能臨陣脫逃!”》一文,報道了在防控抗疫工作中的昆明基層幹部曹永倒在戰“疫”一線,于2月14日淩晨12時40分,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54歲。曹永用行動把自己寶貴的生命和那顆滾燙的心,永遠留在了熱愛的崗位上。以下是報道全文:

人民網追記昆明基層幹部曹永:一心為民的“行家裡手“

“師傅,最近疫情嚴峻,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大意不得。”

“老人家,買菜不友善就别下樓了,我們可以幫忙買。”

……

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類似這些話,昆明官渡區金馬街道金馬社群金馬寺大村小組黨支部書記曹永每天都要重複很多遍。村裡的防疫工作,他總是放心不下,以身作則的同時,還反複叮囑組上的村幹部:“社群是一道關鍵的防線,這個時候嚴管就是愛,一定大意不得。”

2月4日一早,曹永向往常一樣早早帶領村組從業人員投入戰“疫”。完成第二輪清潔消毒工作傳回辦公室,還沒來得及揭開茶杯喝上一口熱茶,他突然暈倒了。

人民網追記昆明基層幹部曹永:一心為民的“行家裡手“

曹永生前照片。(金馬社群供圖)

緊急送到醫院後,診斷為心髒主動脈夾層破裂。住院期間,同僚們前去探望,曹永總要詢問疫情防控情況。同僚們勸他多休息,不要牽挂村組工作。氣息微弱的曹永卻說:“你們都在一線,我是支部書記,怎麼能臨陣脫逃!”

大家都盼着,曹永這個村裡的“主心骨”能早日出院。

誰也沒料到,在醫院的短暫會面,竟成了很多人跟他的最後一面。

2月14日淩晨,曹永病情突然惡化,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54歲。

心系村組事務卻忘了自己

除夕之前,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擔任支部書記的曹永第一時間加入了社群防控隊伍。

對轄區161戶532名居民進行防控排查,勸散節日聚會群衆、印發張貼宣傳單、開展全面消毒、為不友善出門的老人送菜……每天,從清晨奮戰到夜裡,曹永和其他同僚一直堅守在管控點位上。

“社群是一道關鍵的防線,這個時候嚴管就是愛,一定大意不得。”每天“連軸轉”,曹永仍然覺得“不放心”。

城中村改造後,金馬寺大村的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新商品房。但金馬寺大村内依然有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還有一個小型菜市場。這也是曹永最放心不下的地方。

“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服務跟不上,封閉管理難度大,我怕消殺做得不到位。菜場買菜的人多,風險比較高。”防疫期間,每天早上一到崗,曹永第一件事就是帶領小組成員到菜市場巡查,逐一給商戶噴灑消毒藥水,耐心向菜販、買菜居民宣講防疫知識。

忙完後,再沿着金汁河走到各老舊小區,一單元一單元地進行消毒,單元門頭、樓梯欄杆、門把手……每個小細節,他都留意着。

對曹永來說,不管幹什麼,不僅要“幹完”,更要“幹好”,這一直是他改不掉的“強迫症”。

2019年7月,昆明普降暴雨,轄區太平村地質災害風險隐患較大。曹永帶領村組從業人員24小時輪班巡查,協助受地質災害威脅地塊企業迅速搬離,并在道路上設定警示牌禁止車輛、人員停留在危險區域,成功消除了安全隐患。

走上抗“疫”一線,轄區的每一處垃圾箱、醫藥品廢棄投擲點的情況,都印在了曹永的腦子裡,别人問起來,他總能脫口而出。

一直牽挂着村組事務,曹永卻獨獨忘了自己。

“年三十别家都團圓,怎麼你還要值班?”除夕那天,聽說兒子要值完班才能回來吃飯,曹永80多歲的老母親有些不解。他跟老母親和妻子女兒承諾,忙完這一陣,一定好好陪陪他們。然而,這個承諾,他卻再也不能兌現了。

一心為民的“行家裡手”

“曹永當過兵,在部隊立過三等功,身上有軍人作風,遇上急難險重的事,他總是帶頭沖在前。他工作經驗也很豐富,處理事情有一套。”在共事二十多年的老搭檔王海濤眼中,曹永是抓村組工作的“行家裡手”。

但這個“行家裡手”,并不是曹永與生俱來的禀賦。

擔任支部書記,他的筆記本裡密密麻麻地記滿了黨建相關知識;做監督委員會主任,上了年紀的他像國小生一樣努力記、背各項紀律條例。

勤奮好學的曹永,靠着日複一日的點滴知識積累,打開了眼界、拓寬了思路。

“我生在這個村子、長在這個村子,現在能在社群工作,能為父老鄉親服務是我的榮幸。大家信任我,我就一定要把咱們村組的工作做好。”這是曹永常挂在嘴邊的話,他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

2002年,曹永從新聞媒體報道中獲悉,國家将利用福彩資金資助開展老年“星光工程”,他立即組織班子成員商讨項目申報事宜并準備材料。最終,金馬寺大村獲批國家“星光工程”資助金78萬餘元,村裡用這筆錢建設了老年活動中心,極大提升改善了村裡老年人的休閑娛樂環境。

金馬寺大村集體經濟比較發達,如何把集體經濟盤活管好?曹永也下了一番功夫。比如,對金馬寺大村2号院,曹永組織對其房屋、場地的租賃進行公開招标,租金比以前增加了23.3萬元,實作了居民年終分紅逐年遞增。

擔任社群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期間,曹永切實抓好“三資”監管,推進政務财務公開,先後完成了原金馬鐵屑廠和原昆嵩熱鍍鋅管廠招投标的監督工作。其中,原昆嵩熱鍍鋅管廠租金由15萬變為121.7萬元一年,切實提高了失地村民的收入,維護了集體利益。

“再小的賬也要擺在台面上算清楚。”他和村組幹部堅持用公開透明原則管理集體資産,赢得了群衆的一緻認可。

“不近人情”的“主心骨”

面對公與私、是與非,堅持公心,是曹永30年社群工作一直恪守的準則。

“我們那麼好的關系,曹永堅決不給我開後門。”村民松文林是曹永從小玩到大的好友,他曾連續數年向擔任支部書記的曹永遞交入黨申請書。曹永沒有因為“關系好”就将松文林納入發展對象,而是嚴格按程式,在組織内部、群衆中廣泛征求對松文林的意見。對收集到的問題,就找松文林談心談話。曆時數年,直到松文林成熟、支部大會表決通過後,才将他發展為支部黨員。

因為太“嚴”,也有人說他“不近人情”,曹永總是一笑置之。

但嚴歸嚴,村民們知道他公道正派,碰到棘手的事情,都習慣找曹永幫忙出主意,他也總是“來者不拒”。

他在社群“資格老”,卻從來不擺“老資格”的架子,凡事都和班子商量,注重采納居民意見建議。

他還特别注重“傳幫帶”,社群很多人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學生”。

“四年前我剛上任的時候,很多工作一頭霧水,對怎麼抓基層黨建更是沒有思路,是老書記不厭其煩一點點教出來的。”說起曹永曾經對自己工作毫無保留的指導,金馬社群黨總支書記羅正冬一直銘記在心。

人民網追記昆明基層幹部曹永:一心為民的“行家裡手“

曹永(左二)和村組黨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金馬社群供圖)

在曹永和村組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小組各項工作進行得井井有條,“有事找黨員”成為村組居民的“新風尚”。

在目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金馬寺大村内各小區、樓棟的黨組織和黨員用堅守經受住了嚴峻考驗,至今沒有發現新冠肺炎疫情。

曹永走了,走得很突然,他沒能看到戰“疫”勝利,不能再看看他工作了近30年的社群,不能再陪伴家人。

“你們都在一線,我是支部書記,怎麼能臨陣脫逃!”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曹永還對疫情防控念念不忘。這是一位退伍老兵響應“國有難、召必回、戰必勝”号召的莊嚴承諾,這也是一位基層黨支部書記踐行初心使命的铿锵誓言。

掌上春城記者:沙蘭梅

責編:張曦

編審:楊豔

終審:李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