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心涼粉是四川省的周禮鎮的一道風味名小吃
它起源于清朝,二十世紀初期,由周禮廚師文江源在保持其原有黃涼粉傳統風味的基礎上,着重研制出其獨門調料配方,進一步突出了川菜的“麻、辣、香、脆”特色,使其更加香辣可口,從此成為遠近聞名的“傷心涼粉。
傷心涼粉一說有二解:一是指該涼粉太辣,吃了涼粉的人都會被辣出眼淚,個個淚汪汪,别人還以為遇到了什麼傷心事。
二則指為居住在洛帶鎮的當年湖廣填四川來的廣東客家人思念家鄉時做的涼粉,因為思念而傷心,故得名。
客家人是廣東、福建、江西、台灣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組成部分,作為南方古代漢族移民群體,是世界上分布範圍廣,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明末清初,四川境内人口銳減,十不存一。清王朝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從湖廣地區移民到四川,這就是“湖廣填四川”。
客家人也是這樣來到四川,現在成都市龍泉驿區十陵街道、洛帶鎮、西河鎮一帶很多居民都是客家人。在遷徙中有人病死,有人丢失,苦不堪言。
等他們曆盡艱辛地安頓下來,吃着涼粉,憶起跋涉之苦,懷念病逝離散的親人,便不由得悲從中來,淚滴滿襟,吃進嘴裡的涼粉也混合了淚的苦澀,因為思念而傷心,是以叫它“傷心涼粉”。
傷心涼粉的原料主要是蕃薯粉和豌豆粉,用老牛石磨推出來,香味濃郁,柔嫩化渣。
小小一碗“傷心涼粉”,要放13種佐料才上桌,且熱涼粉和冷涼粉的佐料不同,13道佐料哪些先放、哪些後放也有講究。
雖然一碗小小的涼粉是幾元錢的小吃,但是讓很多吃過它的四川人贊不絕口,流連忘返,更是讓在外的川人想念不已!因為它的味道确實夠麻辣,在吃的時候會掉眼淚,會冒汗。一般的外地人還直說吃了會麻暈過去~~而且接受不了那麼辣的還吃一口要喝一口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