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找2020天府美食地标|四川安嶽不止石刻和檸檬!一碗“傷心涼粉”也能吃出家鄉味

視訊加載中...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

說起四川安嶽,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石刻和檸檬。這裡有十萬尊唐宋摩崖石刻,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0處。而檸檬種植面積達52萬畝,鮮果産量61萬噸,産值超131億元,是世界檸檬五大産區之一。安嶽也先後被授予“中國檸檬之鄉”“中國石刻藝術之鄉”等稱号。

尋找2020天府美食地标|四川安嶽不止石刻和檸檬!一碗“傷心涼粉”也能吃出家鄉味

10月8日,封面新聞記者走訪安嶽發現,除了石刻和檸檬兩張名片外,當地的周禮傷心涼粉也頗受歡迎,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不少人忙着将這款融入了麻、辣、香、脆的特色美食打包帶走。有顧客表示,将把這“傷心涼粉”帶到重慶,給同僚嘗一嘗家鄉味。

尋找2020天府美食地标|四川安嶽不止石刻和檸檬!一碗“傷心涼粉”也能吃出家鄉味

傷心涼粉怎麼做?

據了解,安嶽周禮傷心涼粉曆史悠久。二十世紀初期,周禮廚師文江源在保持其黃涼粉傳統風味的基礎上,着重研制出獨門調料配方,使其更加香辣可口。在80年代又傳于其女兒文百翠和女婿姚長明,并加以研發創新,品質不斷精進,成為遠近聞名的“傷心涼粉”,先後被授予“安嶽縣名菜”“資陽名小吃”“四川名小吃”,還申報了國家專利和注冊了商标,成為“中華老字号”提名品牌。

尋找2020天府美食地标|四川安嶽不止石刻和檸檬!一碗“傷心涼粉”也能吃出家鄉味

以往,想吃到正宗的周禮傷心涼粉,往往要從安嶽縣城驅車40公裡,到周禮鎮才能品嘗到。如今,周禮傷心涼粉第三代傳人楊贊将分店開到了縣城,大大友善了好吃、想吃的食客。

“給我一碗中辣的涼粉,不要蔥。”“我打包兩份微辣的涼粉。”楊贊的店不大,顧客卻絡繹不絕,兩名服務員忙個不停,一人負責切涼粉,一人負責拌調料。

楊贊介紹說,傷心涼粉的原料為豌豆,經手工精制而成,涼粉呈淡黃色,質地柔韌,夾起不斷,“我們的涼粉甚至還可以打結。”

尋找2020天府美食地标|四川安嶽不止石刻和檸檬!一碗“傷心涼粉”也能吃出家鄉味

而要想把涼粉拌制成菜,光有品質上乘的主料還不夠,豐富的調料也為其增色不少。醋、味精、醬油、蒜泥、白醬油、辣椒油、五香粉等各色調料擺滿案台,其中不乏獨家秘方,“我們的秘制醬料是由十餘種香料制作而成,這也是周禮傷心涼粉的精髓。”

不到十分鐘的功夫,先後有十餘名食客前來購買涼粉,有堂食的,也有打包帶走。從重慶回老家安嶽的王女士稱,幾乎每次回來都會吃一碗涼粉,有時還會打包帶去重慶和同僚一起分享。

傷心涼粉為何“傷心”?

近年來,傷心涼粉以其獨特的風味,成為安嶽當地人喜愛的席上佳肴。好吃,基本沒有多少争議。

不過關于傷心涼粉的來源和名字的由來,卻有不少說法。記者在網上搜尋發現傷心涼粉名字主要有洛帶客家和周禮兩個版本。

尋找2020天府美食地标|四川安嶽不止石刻和檸檬!一碗“傷心涼粉”也能吃出家鄉味

據洛帶客家版本,當年湖廣填四川時,廣東客家人遷至洛帶鎮,因思念家鄉的涼粉,故傷心不已;此外,傷心涼粉味道辛辣沖鼻,食之都會被辣出眼淚,旁人觀之,還以為遇到了什麼傷心事。

而周禮版本卻有另外的說法,楊贊解釋說,一是涼粉做工繁瑣,制作者辛苦傷心;二是調料配方偏重麻、辣、辛、香,往往令食者流涕不止,辣得傷心;三是由于涼粉傳統手工制作,産量有限,外地專程前來購買的顧客有時會空手而歸,傷心失望。

關于兩個版本的表述均略顯誇張,卻有相通之處:味道辛辣和心情低落,隻是原因不同。

如今,“周禮傷心涼粉”以其獨特的風味,聞名于安嶽縣及周邊縣市,遠銷貴陽、成都、重慶、昆明、北京、上海、新疆、廣州等到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睐和贊揚。

天府美食地标評選開啟 快來推薦赢禮品

國慶大假期間,大家吃到美食美味,無論是火鍋、川菜、小吃還是家鄉菜,都可以拍下美食視訊、圖檔投稿,就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

尋找2020天府美食地标|四川安嶽不止石刻和檸檬!一碗“傷心涼粉”也能吃出家鄉味

投稿方式有三種

方式一:打開封面新聞APP青蕉社群,上傳視訊至熱門話題#食在天府 味在四川#;

方式二:上傳視訊、圖檔至新浪微網誌,帶#天府美食地标#超話,并@封面新聞、@四川美食搜尋;

方式三:上傳圖檔至成都範兒微信公衆号背景,備注#食在天府 味在四川#+姓名+電話。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