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中這位國家級烹饪大師,您認識嗎?

作者:漢水甜甜

第一次去鄉緣飯莊是南鄭區文化館舉辦中國輕煙派畫家徐漢志老師畫展後,參觀學習的文朋詩友們在此相聚一起,一邊品嘗鄉緣的美食,一邊載歌載舞以示慶賀。在鄉緣裡幸遇了老闆甘霖。

漢中這位國家級烹饪大師,您認識嗎?

甘霖和國家級大師曹永勝

甘霖,既是鄉緣的老闆,又是主廚。初次見面,觀其貌有四十五六歲,中等偏高,寸發、皮膚白淨,我印象中的大廚不是大腹翩翩,就是面發清瘦,唯甘霖例外,他身材勻稱、恰好适中,聲音低沉而有磁性,雙目炯炯有神。身着工裝時,幹練且特專業;西裝革履時,儒雅頗有紳士風度。

雖然隻是 短暫的相聚,鄉緣卻在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環境舒适,設施齊全,菜品豐富味道鮮美。品讀鄉緣,總有一份親切和溫暖,更有一份高雅大氣。尤其這個“緣”字,韻味十足。再見甘霖時,問其緣由,他娓娓道來:鄉緣居于大漢山腳下的何家灣村,用鄉村鮮嫩的食材做成美食佳肴,以此和鄉村結緣,和綠色結緣,和民俗結緣,和食客結緣,人生何處不是緣?和有緣人一起走 杯小酒 品嘗鄉味,互訴鄉愁是人生之幸事。由此可見,甘霖是一個很有情懷的人。

1969年出生于南鄭區高台鎮甘家壩村的甘霖,1986年7月,從原南鄭縣第十中學畢業,10月在縣政府招待所開始學習廚藝,89年考取中式烹調二級廚師,92年在寶雞考取中式烹調師,97年 考取特二級中式烹調師,2000年考取特一級中式烹調師 ,2016年考取 二級技師, 同年10月在陝西渭南第二十六屆廚師節大賽中獲一金二銀,2017年在重慶第二十七屆中國廚師節被授“中華金廚”,2018年考取進階技師,同年11月17日,他帶着自創品牌菜“漢簡羊排”去漢中參賽,獲得97分的最高成績。2019年7月12日在河南信陽考取注冊中國烹饪大師。一路走來,他都在烹饪路上不斷學習進取、攀登頂峰。

漢中這位國家級烹饪大師,您認識嗎?

甘霖和國家級大師趙德利

2004年,甘霖在南湖飯店管理3家飯店餐飲的同時,在縣政府對面開了鄉緣家常小吃店,由夫人主管,人們習慣叫它“鄉緣老店”,和朋友另開一家“一得酒樓"曆時3年。2017年12月,在公共汽車103終點站對面開了三間三層的“鄉緣飯莊”至今。他擅長陝、川、魯、粵菜及寺院菜的研究,精于對淡水魚、山野味的制作,對面點、小吃、鄉村宴席的制作獨有創意,自制面點有醬肉鹽菜包子、蘿蔔絲餅、菊花酥等。建立了“甘霖菜單”。在選擇食材上嚴把品質關,蔬菜要選擇當天采摘的,肉食如雞鴨魚牛羊豬全用當天宰殺的,禁用冰凍肉,短缺的甯可不做,絕不以次充好欺騙客人。他參加中國烹饪大師的菜品有蘭花甲魚。創新品牌菜有:漢簡羊排、茶韻鞭花、銀梭蝦球、雙龍戲珠、菊花牛沖、玉珍魚絲、棒打龍袍、松針肘子、拔絲雪糕等。

甘霖所做的每一道菜,僅從菜名都可以品出,那是傾注了對中國飲食文化研究的精髓和靈魂的。如他的參賽作品漢簡羊排。竹簡是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出現在西周時期,盛行于春秋戰國,是我國曆史上使用最長的書籍形式。漢中曆史悠久,乃漢王劉邦的發祥地,他築壇拜韓信為大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集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文化等稱謂一脈相承至今。漢中青竹資源豐富,村舍山間青竹遍布,甘霖由天漢、青竹、竹簡,聯想到一片片的羊排,靈感突降,将一片片帶皮的黃羊(此羊沒有膻味)排經過自創方式腌制、籠蒸、油炸再烤制等多種工序,做出外酥裡嫩的漢簡羊排,一片片帶皮的羊排如同繩串的竹簡,排排書寫着漢文化的深厚底蘊。

“茶韻鞭花”更是妙趣橫生。南鄭茶園近20萬畝,聞名遐迩的“漢水銀梭”來自這裡。牛:勤勞、堅韌,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二者結合,靜動協調。此菜做法考究:将發好的金牛沖解成鞭花狀用上湯腌制,取漢水銀梭茶入開水泡制,将鞭花放入煨好的茶湯内,每盅内點綴一片漢水銀梭茶葉,型似菊花綻放的茶韻鞭花就呈現眼前。品菜的同時,仿佛置身于一望無際的茶海裡或層層梯田裡,有精瘦或膘悍的牛正在奮耕,也有映着夕陽徜徉在茶樹間和地邊甩尾嚼草沉浸在惬意中的牛,那既是一幅充滿勃勃生機的水墨畫,又是一曲安靜祥和的田園牧歌。不僅表達了甘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蘊含了他與時俱進、頑強拼搏的精神。

漢中這位國家級烹饪大師,您認識嗎?

本文作者和甘霖在參加活動

提起包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剛正不阿,獎罰分明,是人們心中的包青天。北宋仁宗年間,包拯奉旨陳州放糧,在天齊廟遇盲丐婦告狀,此婦即真宗之妃,是當朝天子之母,經老太監陳琳說破當年狸貓換太子之事,迎接李後還朝,李後要懲仁宗不孝,命包拯代打皇帝,包拯急中生智,脫下皇帝的龍袍,用打龍袍來象征打皇帝,以示皇上犯罪與庶民同罪。于是棒打龍袍被傳的家喻戶曉。未曾想到棒打龍袍也是甘霖的拿手菜。将蛇皮(因是屬國家保護動物,後改用鳝片)在鍋裡過油或滑水塑形後鋪盤子中間,再将雞脯肉搗碎搓成圓棒粘上面包糠在油鍋裡炸熟繞鳝片放一圈,這道色香味俱全的棒打龍袍就做成了。在甘霖眼裡,菜不僅僅是吃飽吃好,還要吃出故事和學識。

甘霖不僅在做菜上很有造詣,而且熱衷于對飲食文化的研究。2018年與有共識的同仁一起成立了南鄭區面皮協會,他任會長,肖岚任秘書長。5月在漢山廣場成功的舉辦了首屆“公主杯面皮大賽”,招攬了全國各地的遊客。2019年成立了漢中市民間飲食研究會,任會長,餘永福任秘書長。4月油菜花盛開之時,被聘為漢中市首屆面皮大賽的評委,為面皮産業和再次推動南鄭旅遊做出了貢獻。他熱衷于飲食文化的研究,也喜歡文學研究,先後加入了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和省國學藝術研究會會員。他文思靈活,在新集面皮文化藝術協會座談會上,即興賦詩一首《面皮歌》:粳米泉水磨玉漿,竹籠鐵勺兩手忙,一陣水霧沸房梁,五張玉餅揭案上……

漢中這位國家級烹饪大師,您認識嗎?

甘霖和漢中文化名人唐光中老師

甘霖是一個很懂感恩的人。曾經有人高薪聘請他去國外發展,因牢記古訓:父母在不遠行,放棄了發展的機會。想到常年居住老家的父母少不了左右鄰舍的關照,隻要老家有人找他坐席,擇菜、洗菜、搬桌椅、端菜等付工錢的活全找村裡人,做的菜隻收成本,以此回報鄉裡鄉親,家鄉人更敬重他的人品和做出的菜道地、水準高。他在傳統做席的基礎上大膽改良,就地取材。如:幹席裡的油炸洋芋絲、油炸火炮子、炸面疙瘩、炸蕃薯片、炸河魚、炸薯片……這些食材幾乎家家都有,吃起來也很順口。把過去四品四盤子裡的食材和調味通過增減改的更合民俗民味。全家福改為金玉滿堂,八寶飯改為甜甜蜜蜜,糖醋魚改為魚躍龍門……既有味覺享受更展現了人們高品質的生活追求。

甘霖是一個愛心滿滿的人。在水滴籌上共捐款1千多元。去年臘月,新集鎮黃河村有一個得白血病的女孩,聽說新集面皮協會的正在幫助籌款,他立即捐款祝福孩子早日康複。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甘霖名同其人,人同其面。(文/圖 陳麗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