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表外表裡

2024-05-26 22:52釋出于湖北表外表裡官方賬号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本文來自:表外表裡 ,作者:王賽芳,編輯:曹賓玲 付曉玲

入夏的胡志明市,熱浪逼人,但莊蒙卻感覺,眼前的人海更令人躁動。

彼時他置身于一場越南跨境電商研讨會之中,前期收到500家電商報名時,他就預料到人氣爆棚了,沒想到當天還是超預期來了1000多人,把現場圍了個水洩不通。

這些人裡,不乏特意從國内飛來、身揣幾百萬現金的老闆,他們的臉頰因為激動泛着紅暈,眼神裡沒有長途奔波的疲憊,反而發着亮,彰顯着他們對越南市場的志在必得。

然而,莊蒙知道,在場的10個人裡,至少有7個人會血本無歸。

這話說出來很少人會相信,畢竟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去中東做APP,有土豪追着打錢充值;去北美做跨境電商,能坐聽金錢入賬的聲音;甚至去非洲賣舊衣服,都可以實作财富自由。

拿下越南這個“南天小中華”“世界工廠2.0”,更應該像探囊取物一般。

但紮根東南亞的莊蒙深知,越南特殊的國情,決定了這片熱土具有一定的“非典型性”,掘金不僅有難度大,還要求速度快。

他每次跟淘金客們分享投資機會時,都會強調“機會很多,陷阱也不少”,但問題是,人們常常認為自己會是幸運的那一個。

一、一年漲一半,中國人争搶越南入場券

客車、輪渡、摩托......動辄換乘N次,颠簸幾個甚至十幾個小時的送貨經曆,是阿偉在越南代理保健品的常态,但他甘之如饴。

他的動力來自在越南僅兩年時間,靠三個代理品牌,實作了銷售額破億——而在國内,達到這樣的水準花了12年。

“這不是說越南比國内市場大,畢竟整個東南亞加起來,人口也才7億,不到中國的一半。”在阿偉看來,關鍵在于越南的池子漲起來了,但裡面遊泳的不多,“國内一個賽道可能有90%的人盯着,而東南亞大概隻有1%。”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對這一點,樊藝空間設計創始人佳蔚最有感觸。作為室内設計師的他,開局就趕上國内的“地獄模式”,在逼仄的環境中卷生卷死。

他是國内外屢獲大獎的新秀,但近兩年的創業曆程中,市場萎縮、設計費被一壓再壓仍是家常便飯,如果形勢繼續下去,不僅自己的事業遭到考驗,其他年輕設計師的生存空間也會被擠壓。

左右為難之下,佳蔚決定跳出區域限制,去思考别的出路。而一次聚會,讓他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那是一個私人性質的朋友聚會,本意是互相交換資訊,看看能不能找到啥路子,但酒過三巡,士氣一片低迷,因為除了一個越南工作的朋友,幾乎沒有人逃過“降薪、欠收”。

而這位朋友“越南生意跟撿錢一樣,剛花了上千萬在深圳華僑城入手兩套房”的分享,惹得衆人羨慕不已的同時,也讓佳蔚看到了機會:當一個地方的經濟熱起來時,房地産通常一馬當先。

沒有任何猶豫,佳蔚單槍匹馬飛去了越南考察。“一去樓盤現場,我就知道有戲,幾乎每個新盤都排老長的隊伍,搶購火爆程度不輸幾年前的國内。”佳蔚心潮澎湃道。

被看到的火爆場面刺激,佳蔚當即決定買2套房産“探路”。在其中一個購房現場,他整整排了3個多小時,才簽上購房合同。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是以沒等市場調研結果出來,佳蔚就拍闆去越南建設第二個業務重心。“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說,這有點倉促和不明智。”他事後複盤道,“但你不趕緊邁出那一步,機會可能不見得是你的了。”

有這樣想法的不止佳蔚,幾乎每一個越南淘金客都以此為行動指南。

莊蒙所在的出海企業資質認證申請公司,無論河内,還是胡志明市的辦事處,差不多每天都要接待三四波客人,每個客人的共性要求就是加急、加快。

“注冊還要多久才能通過啊?加錢能加快進度嗎?”從一個淩晨持續到另一個淩晨的催進度短信,讓莊蒙忙亂的同時,也深感熱意洶湧。

在全球深受疫情影響,經濟增長受挫的背景下,越南是為數不多實作經濟強勁複蘇的地區之一:2022年全年經濟增速達到8.02%,2023年仍保持差不多水準的增長。

宏觀經濟環境之外,營商環境也在持續向好。一方面,2016年以來,越南當地持續出台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外商投資。

另一方面,“一帶一路”不斷推進下,中國連續多年是越南最大貿易夥伴,越南也是中國在東盟最大貿易夥伴。

自上而下、從内到外的倡議引導下,跟随國企出海的步伐,民企也加入了搶灘越南的大潮。

莊蒙的公司總部在印尼,本來很少涉獵越南的業務,完全是咨詢的客戶太多,才開始了這條線。如今,越南已經成為其東南亞第二大業務市場。

據他介紹,這兩年他們服務了接近200家企業,客戶群體覆寫半導體、鞋服、基建、汽車以及跨境電商等各種領域,今年上半年客戶數量同比去年又增長了50%。

而且每個人都像被上了發條,火急火燎,在他們眼裡,“早通過了一個月,說不定就能多賺一百萬了。”

面對這樣的狂熱,莊蒙是開心的,但他也會提醒客戶,不要對越南市場放松警惕。

二、沒喝上越南的湯,先淋上越南的雨

“有個深圳老闆,半年虧掉7位數,回國的時候頭發都白了……”在大排檔聽着酒友說八卦,莊蒙有些恍惚,類似的故事,他上個月好像也聽過。

國内精明強幹的創業者們,到了越南好像突然降了智,市場規模不看,同行調研也不做,以為到了越南就可以避開卷生卷死的競争,用國内商業模式降維打擊本地的“草包老闆”。

那位深圳老闆就是如此,看到TikTok Shop一款售價70000越南盾(約21元)的藍牙耳機意外爆紅,每月狂賣近4萬件後,他笃定越南市場還是一片藍海。

加上國内有某多多的成功經驗,自信的他一口氣在華強北購入了近百萬的白牌藍牙耳機,直接殺去越南準備大賺一筆。

結果撈金夢碎在了踏上半島的第一步——在越南,藍牙耳機等電子配件需要獲得官方準入,才能上線電商和商場零售管道,而前期沒有任何準備的深圳老闆,此時想要擷取合格證書幾乎已經不可能。

于是,花大價錢購入的一大批貨,隻能輾轉去街頭巷尾的手機店裡賣,在沒有品牌背書的情況下,不僅銷量慘淡,利潤更是少得可憐。

虧到彈盡糧絕後,那位老闆不得不割肉認輸,“興緻沖沖來,灰溜溜走”。

阿偉對這位老闆的經曆感同身受,“國人把很多行業做到了極緻,但去東南亞複制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太高,一個太低,中間環節填不上來,落地就是摔死。”

相比于其他人,阿偉已經算是小心謹慎的一類了,但仍然要“交學費”——坐在店内,看着玻璃窗外的路人在附近反複徘徊,猶豫到最後還是搖着頭離開,他的心底不是滋味。

要知道,這家麻辣燙剛開業時,生意曾經火爆一時,店内座無虛席,食材供不應求。如今,店員們都有時間閑聊、刷視訊了。

當初看到海底撈在越南走紅,他也對進軍餐飲業摩拳擦掌,下場前沒忘實地做一番調研,确認坐擁1200萬人口的胡志明市,麻辣燙不超過5家之後,才下定決心出手。

頂着“中國正宗麻辣燙”招牌的門店一落地,很快在消費欲旺盛的周圍人群中掀起熱潮。可是好景不長,因為食材供應鍊一直優化不了,菜品價格略高,顧客的熱情難以為繼。

阿偉也曾努力想把成本降下來,但他發現與馬來西亞、泰國等被華人群體深度滲透的國家不同,越南的華人華僑近幾年才明顯崛起,且主要活躍在工業區而非大城市,當地的食品、日用品甚至家電汽車等行業基本都被日本、南韓壟斷。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比如,越南街上開的機車,80%是日本牌子;化妝品市場,6成由日韓品牌把控。食品零售行業供應鍊同樣如此,看南韓樂天、日本永旺在越知名度就不難猜到,中國人繞不開限制。

“很難想象,國内菜市場已經泛濫的肉丸類凍品,在越南居然買不到。”阿偉很無奈,為了保證菜品口味和豐富度,他們最後不得不從國内進口丸子,價格自然一直居高不下。

不過,面對困境,他并沒有失去信心,“打開市場需要一個過程,生意也需要時間沉澱”,隻要不虧損,他就會繼續堅持,等待轉機。

而在越南做了多年外貿的Kiddy,已經等到了苦盡甘來的這天。

到越南賣燈具第一年,Kiddy根本不敢直視供貨商發來的催款消息,因為這意味着她又要從信用卡裡套錢,以貸度日。

但到了第二年,Kiddy就擺脫了靠信用卡周轉的窘境,第三年已經完全不用再為錢款發愁了。

她能扭轉境遇,就在于一直相信“做生意有賺有虧,堅持就會有積累”。

創業初期,市場上除了兩家頭部品牌,其他基本上都是跟Kiddy一樣的國内貼牌産品,品質、價格十分接近,競争空前激烈。在部分同行開始減配降價時,她始終堅持走物美價廉路線。

終于,店裡一款燈率先實作了破圈,顧客口口相傳間,生意逐漸有了起色。如今,Kiddy不僅燈具生意越走越穩,甚至還有多餘的精力去研究副業。

但她也明顯感覺到,留給的越南出海玩家的視窗期正在變短。

三、金窩變銀窩,越南正在失去成本效益?

服裝廠二代卡瑟琳的越南考察之旅,可以用“失望”2個字概括。

走進越南服裝交易市場的一霎那,她感覺時間仿佛倒退了十幾年:最熱賣、最暢銷的衣服,還是黑白灰、包裹嚴實的老舊、保守款式,看着就沒啥嚼頭。

電商管道的衣服倒是百花齊放,如女裝領域正流行韓式風、歐美甜辣風等,回報率看起來更高。但卡瑟琳了解到,越南跨境電商就是一個“九死一生”的賽道。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在“現金為王”的越南,貨到付款的比例仍高達26%(2020年資料),使用者拿到衣服,不喜歡就退貨,中間不費一分一毫,可退貨率本就堪憂的服裝企業根本吃不消。

并且,與歐美流行亞馬遜等貨架電商不同,越南直播帶貨異常火熱——2023年越南電商體量僅有印尼市場的25%,但TikTok Shop在越南的團隊規模已經和印尼團隊旗鼓相當,這顯然不是“苦直播帶貨久矣”的卡瑟琳願意看到的。

然而,在這樣“未富先卷”的賽道裡,玩家還在拼命往裡擠,卡瑟林之是以飛往越南,就是看到其風頭正盛,有大量同行陸續把工廠轉移去越南。

事實上,不僅服裝行業押注越南,如莊蒙所見,國内各行各業都去尋求新機會。而越南的體量有限,勞動力、空間、配套都是有天花闆的,大量境外投資的湧入無疑會讓越南失去“成本效益”。

最近兩三年,越南的人力成本已經水漲船高,與國内的成本差距不斷縮小;部分熱門地區原本低廉的廠房租金、地價,漲到幾乎跟深圳廣州等國内一線城市齊平。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阿偉對人力資源的變化感受最深刻。“我從小到大在爸媽那裡都沒有受過委屈,憑什麼要受你這個窩囊氣?”看到越南員工在辦公室大發脾氣,他趕忙上前,熟練地拍肩安慰。

類似的“心理SPA”,他已經做了無數遍,如果不能處理好本地員工的情緒,他們分分鐘就會“炒老闆鱿魚”。

阿偉說,越南偏歐美的職場文化,使得本地員工服從性不如國内,今天幹得不開心,明天就可能走人。此外,不缺工作機會,也讓他們有了“待價而沽”的底氣。

他處理那位發脾氣的員工時,就要考慮這些因素。

在布置工作任務時,阿偉可以同時交給中國員工好幾件事情,他們會在規定時間内自行判斷輕重緩急,合理配置設定時間;但越南員工隻能完成單線任務,如果一次性布置兩件以上的事情,他們大機率會直接崩潰了。

習慣了“分工有序”的中國員工,無法了解越南員工的“愚蠢”,難免會産生口角摩擦,玻璃心的越南員工受不了,自然就鬧起來了。

每當這時候,阿偉就要化身心理按摩大師給員工排解情緒,不能随意讓員工跑路,因為越南政府對外資公司的要求裡,規定了本地員工的比例。

而除了“嬌氣”,越南員工對于薪酬待遇的要求也不低。

“有些工廠,上下班還會要求班車接送,加班有補償,一言不合就提勞動法。我現在的想法就是隻要不鬧罷工,一切都好商量。”阿偉感慨在越南當老闆真的“太難了”。

但天不遂人願,2019年越南官方資料顯示,越南罷工事件,80%都發生在外企。

“說白了,在他人的地盤,除了入鄉随俗,還要習慣政府對本土資源的優先保護。”阿偉表示,越南的未來終究是屬于越南人民的。

不僅如此,還要習慣一些“越南特色”。比如,經常會有從業人員以各種名義上門“稽查”,實質上就是收小費;辦理合規資質,哪怕手續都齊全了,也不要以為高枕無憂,要想想是否還有“沒走完的程式”。

當然,現在越南政府已經明令禁止這種行為,他相信随着開放程度的加深,未來越南的營商環境會越來越好。可他同樣承認:“現在想去越南躺着賺錢已經不現實了。”

結尾

其實,去越南掘金并不是近兩三年才發生,卡瑟琳的叔叔,20年前就出海了。

彼時,越南剛打開國門不久,叔叔毅然奔赴那裡搞工程機電,現在已經在海防擁有2棟辦公樓;如今,國人開始去越南卷基建,叔叔轉頭搞了個越南投資公司,從包工頭搖身一變成資本大佬。

如果時間倒退幾年,卡瑟琳或許會大膽一點,但現在的越南,讓她望而卻步。

“連李嘉誠都對越南絕口不提了,我何必去掙最後一個銅闆?”看着身後蔚藍的大地,卡瑟琳登上了回國的飛機。

(文中莊蒙、阿偉、Kiddy、卡瑟琳為化名,特别鳴謝部落客Go global出海新機會、跨境大表哥-中澳越對本文的支援。)

檢視原圖 501K

  •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 去越南,收割一個時代

繼續閱讀